好课的“十个看点”_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好课的“十个看点”

一看目标是否明确具体

教学目标,按照新课程理念可分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是显性、短期目标;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隐性、长期的目标。假如出示的是显性的、短期的目标,学生遭遇的只能是一堆“死”的符号型的结论,势必造成单纯的知识传递,造成死记硬背和封闭僵化,使教学缺乏“人气”,缺乏生命活力。好的教学目标应是显性和隐性、短期和长期、预设和生成等目标的完美结合,既有知识、技能的增长,又有智慧、情感、信念、意志、价值观等的发展和生成,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生命的内涵。这样的“结合”最能见出教师教学的功底,也是一位教师成熟的标志。

二看师生是否交流互动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看到的是一种双边(或多边)交往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指点,学生思考;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共同探讨问题,互相交流,互相倾听、感悟、期待。这些活动的实质,是师生间相互的沟通,实现这种沟通,理解是基础。教学实践显示,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间的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友好关系是建立在互相切磋、相互帮助的基础之上的。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并有一定深度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师生互相切磋、共同研究中来增进师生、同学之间的情谊,培养积极的情感。我们看到,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与学生建立起了一种非常融洽的关系,相互理解,彼此信任,情感相通,配合默契。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合作学习,真诚沟通。老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一丝微笑,学生都心领神会。而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面部表情的些许变化,老师也能心明如镜,知之甚深,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这里的灵犀就是我们的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与学生建立起来的相互理解。

三看教学过程是否常态自然

教学常态主要指自然状态。让教学走向常态,就是要还课堂以自然本色。少一些造作,少一些拘束。让课堂更加实在一些、生动一些、活泼一些、开放一些。这样的课堂孩子们一定无拘无束,自主探究,尽情释放与展示自己的才能。这样的课堂教师将被彻底解放。完全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与合作者。常态自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就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独立完成;能独立完成一部分的,就独立完成一部分;能独立完成一点点的,就让他们独立完成一点点。避免所有内容都当新知识讲,并在他们独立探求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加以点拨、讲评,使同学之间的议论、交流达到深化理解新知识、掌握规律,学懂弄通的目的。

四看课堂是否亮点突出

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应该是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汇点,情感的兴奋点,灵感的激发点,教学的创新点,是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一振.会心一笑或跃跃欲试的教学精彩环节。如果课堂教学中没有营造亮点,就不能突出教学重点,教学过程就缺乏起伏和高潮,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

什么是参与?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的参与,但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教师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六看教材是否挖掘到位

儿童生活中有很多知识是课堂的生长点,《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要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挖掘学生生活经验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叶圣陶老人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材是课程资源之本,是教与学的重要基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因此,在依托和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挖掘和拓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实现教学的优化组合,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比如,在教学 “三角形”这一单元练习时,将原题“一根18厘米长的线,可以围成边长是几厘米的等边三角形?”改为“把一根长18厘米的铁丝截成3段,每段长度均为整厘米数,能拼成三角形吗?”这样改动,使原来的题目由封闭题而变为开放题,增加了思维含量。学生在探究与交流中,得到了如下多种答案:拼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6cm、 6cm、 6cm;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① 5cm、 5cm、 8cm;② 7cm、 7cm、 4cm;③ 8cm、 8cm、2cm;拼成一个一般三角形: ① 3cm、 7cm、 8cm;② 4cm、 6cm、 8cm;③ 5cm、 6cm、 7cm。这样,学生的思维水平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上自然得以提升。

七看课上是否动态生成

以人为本是动态的课堂的主要特征。而以人为本的教学,课堂既不是让学生回答老师预先设计好的一连串问题,也不是全部问题的解决,而应让学生产生旺盛的生命力。其教学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选择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更多的问题。而且,动态的课堂,问题是富有挑战性的,答案是不确定的,过程是现场生成的,结果是不能完全预测的。在一案例中:估计一碗黄豆的粒数?只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唯一的各不相同的生命体,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背景、文化基础的不同,他们对问题的理解,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的特点,于是,才有了如此多的回答,才能凸现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中飞扬。课堂因此而丰富,而炫目!课堂教学不是一个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涌现出许多新的想法,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暴露许多新的思维。教师要用“心”施教,充分珍惜这些创造成果,挖掘学生的亮点资源,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

八看教学是否扎实高效

评价教师是否有效地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是否恰当的设计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否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建立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否帮助学生很好的掌握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是否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向思维素养的过渡。也即是教学的“三维目标”的有效性。

九看功底是否扎实深厚

要有渊博的知识。我们有些学科老师自身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掌握得不够,不善于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善于补充教材之外的知识。常言道“给人一碗水,自己应备一桶水”,这“一桶水”所折射的道理显而易见。教师要想拥有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就不能满足于已有的学历和已掌握的知识,不仅要注重积累,而且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自觉拓宽知识领域。为适应全面育人和教育职能多样化的需要,教师应摆脱只能教一门学科的局面,应既能教必修课,也能教选修课、活动课,由单一型教师向复合型教师转变。我们提倡教师不仅能在本专业领域中贡献突出,更要多才多艺。这样,当我们每天站在学生面前时,都能别具一番神韵,别有一番风采。要有渊博的知识。要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要会写一手漂亮的字。要熟悉每一位学生。要自如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要有较强的组织教学的能力。

 十看设计是否重点突出

 首先教学目的、要求,应突出,应来自于教材、教师。这样才能保证课堂学习的方向。其次,观点的强化。对于学生总结不到位的地方,教师还可以补充,把一些该讲出来、该澄清、该拔高的地方再点出来。如果学生总结的非常精彩,教师仍可以通过学生重复的方式,暗示这些内容的重要性。再次,矛盾的澄清,错误的纠正。允许学生出错,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要求。既然学生出错,就得给学生时间说、给学生时间做。但当学生的表达或行为呈现出明显偏差时,并没有得到同学的纠正和指出的时候,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打断,通过提问、提示等启发的方式,给予必要的指导;甚至有时需要直接给出答案,或者补充要求。

         南江县九顶小学    杨伯国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中文域名: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