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的冷思考
作者:市教科所 发布时间:2009-06-02 09:43:28 点击数:
464
“因材施教”是宋代大儒朱熹总结孔子教育思想提出的。他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其中“因”是根据的意思,“材”指的是人,“施”是实施,“教”是教育、教诲。《现代汉语词典》中“因材施教”被解释为: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因材施教”已被作为一项教育原则,要求在教学中予以落实;但是在教学中真正能够落实吗? 我们先来看看被公认为实施“因材施教”的典范的孔子是否真正落实了因材施教。 首先,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孔子也没有完全做到因材施教。仅举一例。《论语•子路篇》第四章: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段话的意思是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樊迟的志趣在种庄稼,孔子却骂他是小人。可见,孔子并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从教学的结果来看,传说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七十二贤人是按什么标准来划分的,我们暂且不去计较;假定七十二贤人都是优生,按现在的计算老师教学的比率来看,孔子教学的优生率仅为百分之二点四,实在低得可怜。 最后从孔子弟子对历史的贡献来看,孔子弟子似乎远不如荀子的弟子。荀子的弟子韩非子、李斯对历史的贡献之大是众所周知,在此不再赘述。 这样看来,孔子是没有真正落实了因材施教。(当然,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注意到学生的特点,然后施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时间过了几千年,是否有哪一位教育家完全实现因材施教呢?答案是否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只要我们冷静地想一想,就会发现其中的原因。 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没有哪位教师能对学生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做出准确的分析,即使是心理学家也如此;退一步讲即便能够,教师也不可能找到适合每一位学生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人,每位学生的“材”也不相同;每位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每位学生的“材”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教师不可能做到对学生的“材”的特点以及它的变化及时掌 握,且迅速做出适合每位学生的教学。 这样一来 ,教师对学生的“施教”就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那么,教师应当怎样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我认为教师应当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 |
- 上一篇:怎样写优秀事迹总结
- 下一篇:数学教学的“创造性”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