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探微
作者:市教科所 发布时间:2009-05-19 08:19:29 点击数:
1192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对文章立意的多元理解,已日趋形成,对人性的探究,能够拂去文章表面的铅华,还文本一个本来面目,就能延伸学生对作品理解的长度和宽度。 关键词:石钟山记 探微
《石钟山记》是苏东坡的一篇考察性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夏季,东坡由黄州赴汝州的旅途中。对东坡《石钟山记》的褒贬质疑,自古有之。晚清学者俞樾在《春在堂笔记》中批评道:“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前不久笔者拜读了任年顺先生的《<石钟山记>质疑》一文,可以说是对东坡《石钟山记》进行了大胆质疑的现代版,言之凿凿,确有不可辩驳之根据,笔者深深为任先生的不迷信、不盲从所感动。然而据我对苏东坡的生平的探寻,以及阅读余秋雨先生的《苏东坡突围》一文,觉得东坡《石钟山记》之所以能够传之千古,其主要原因或许并不仅仅是为考察结果而文,而是自有其“醉翁之意”吧! 那么,如何看待东坡的见解呢?还是让我们读读原文吧。 文章一开篇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有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作者对古代两位名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并不轻信。刚好他有了一个实地考察的机会,他先问寺僧,寺僧的说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样,东坡仍不轻信,决心“莫夜”“乘小舟”实地考察。其实,石钟山在鄱阳湖入长江的湖口的临江面,地处偏僻,文中说“余心动欲还”“舟人大恐”。再加上风险浪恶,又是盛夏涨水季节,一叶扁舟,夜航确是很危险的,所以“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而东坡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真相,不避艰险,亲自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用我们今天的高科技来看,是不完全正确,或者说是错误的,但这种求实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下面,我想就东坡游石钟山记游作一点探微,以显个人阅读之浅见。 探微一:苏东坡游石钟山之人文背景。 第一,迁徙的1084。宋神宗元丰七年,东坡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四个月后再贬汝州团练副使。所谓团练副使,即民间自卫队副队长级别。当时苏东坡48岁。正值壮年,然而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却是十分昏暗的时候。舍家别子,宦海浮游,难免心情沉重。 第二,此次离家,幼儿不幸夭折。为人父亲,在此沉重的打击下,其心境可以说是酸酸的,凉凉的。 第三,长子苏迈又因赴任分离。苏迈,生于嘉佑四年,即1059年。将“赴饶之德兴尉”。县尉乃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此时苏迈虽已25岁,可初涉官场,不能不让东坡牵肠挂肚。从苏东坡这方面来说,自他21岁(1058年)进士及第,入仕以来,可以说处于改革与保守的政治变革的风头浪尖,此时被贬,更是让他难以探寻“庐山真面目”。父子同行,难免不谆谆告诫。 如何告诫儿子呢?简单的说教,难以让人信服,设身处地,翔实考察,获得真理,此乃“训子”之途径也。 探微二:与子“观绝壁”,心动不如行动。 作者与迈于“莫夜”“乘小舟”所见到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这就是作者与儿子泛舟于石钟山所领略到的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夜景。置身此景之中,不但见多识广的“舟人大恐”,恐怕他们父子也不仅仅是惴惴不安吧! 既然夜间探访不易,为何他们不在白天去探访呢? 因为“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寺僧的“持斧”“扣之”,虽说是实地考察,但却是在人们容易前往之地,众人都能看到之地去探寻,当然所得到的也是一般人的结论,即“硿硿焉”。容易得到的答案对于东坡来说是没有价值的东西。白天不得石钟山之真面目,于是乎便夜间探寻。 求真的渴望是东坡人格美的特质,也是他解开石钟山命名之谜的动力。“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父子不畏阴森恐怖,经历一番惊险,终于发现水波硿罅,涵淡澎湃以及大石空中多窍与风水相吞吐的真相,听到了“与向之噌吰相应,如乐作焉”的钟声,彻悟了石钟山得名之由。对于东坡来说,这不仅仅是找到石钟山的命名之缘,更是给临上任的儿子上了生动的一课。因为此时他与儿子一起游石钟山是别有一层深意的。儿子马上就是县尉了,要管理地方治安,其中的艰难险阻是没法用言语去说得清的。虽然东坡多年挤身于官场,然而他对官场的风云变化的驾驭能力是极低的,可以说是低情商的。基于此,他是决不愿意儿子再走自己的老路。他要向儿子传达的是这样的信息,宦海犹如夜探绝壁,风险与结果难以预料。作者旨在向儿子传达一种信息,那就是要“ 于未晓处质疑,于无疑处生疑” ,不论是为官,还是做事,还是为人。这是一位多情的父亲的临别嘱咐,可谓是谆谆告诫,爱子之情,溢于言表。 探微三:与迈笑谈,意味深长。 “因笑谓迈曰”,“笑”不同于前面的“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悦的“笑”,表现了作者在探明真相生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间生动地显示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 此时父子之笑谈,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其中寄寓了东坡对儿子的劝戒之情。在谈笑中,东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寓于其中。这种朋友式的谈话,不是趋庭鲤对,而是一种新型的父子关系。能够在封建等级森严的东坡时代形成这样的父子关系,可见东坡的革新意识。 探微四:“叹”与“笑”,说古喻今。 文末作者写道“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自古以来,人们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知识层面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就不同,即使是对同一事物,由于观点不一,所认识的层次也不一样。“叹”郦道元因“风水声如钟”,于是便得出“石钟山”之名,故“简”。“笑”李渤的“扣而聆之”,便得出石钟山得名之由来,其探寻的不细致入微,粗鄙不堪,予以讥笑。 对郦道元、李渤的微讽,目的在于教导儿子苏迈名人尚且出错,更何况一般的人呢?要求他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切忌浅尝辄止,“臆断其有无”,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法国文学家左拉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提出了这样的见解:“在读者面前的不是一束印着黑字的白纸,而是一个人,一个读者可以听到他的头脑和心灵在字里行间跳跃的人。”由此观之,苏东坡在他的这篇《石钟山记》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可见一斑。我们可以透过字里行间去感悟一个历经沧桑,宦海浮沉达二十余年的父亲对即将踏入官场的儿子的殷殷嘱咐,深深教诲! “但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洗儿》)。这是东坡对儿子的期盼,也是普天之下父亲对孩子们的祝愿。人们都说父爱如山,由这篇《石钟山记》,我们能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体悟出其醉翁之意。
巴中市平昌县金山中学 马天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