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
迄今为止,科学家还没找出第二个适应人类生存的星球,因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然而在人类建设地球家园的同时,往往也使地球布满了累累伤痕,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给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破坏,环境恶化日益加重,自然灾害频繁出现,动植物种类不断减少,全球每年有4000成平米森林消失,600万顷土地变成荒漠,却产生100亿吨垃圾,这些不断出现的惊人数字,给人类带来了无数的灾难。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的那样:“人类在征服大自然的斗争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但是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早在公无前3世纪,先秦思想家荀况就指出:如果按照自然法则开发利用,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就可以使自然资源永续利用。古代《盐铁论法》也说:商鞅实行法制,规定了“步过六尺者有罚,弃灰于道者被刑。”四周时期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环境保护,教育为本。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弘扬绿色意识,倡导绿色观念,确立绿色伦理,现在的小学生将来是地球的主人,是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主力军,对他们进行环保教育,是他们认识自然,学会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面向二十一世人才建设的需要。 一、研读课本,挖掘环保素材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科普文章,直接或间接地宣传了环保知识。如《小狐狸卖空气》、《朱鹮又飞回来了》、《只有一个地球状》、《高大的皂荚树》、《草原》……教师要深入挖掘作品蕴含的环保因素,在学好语文知识的同时渗透环保意识,做到语言文字训练与环保相结合,不仅是教学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联系实际,渗透环保意识 良好习惯的形成,要从小做起,环保意识的培养也是如此。小学是人生的启蒙阶段,是一切品格培养的最佳时期。从小给他们渗透环保意识,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30年的一天》是一篇极好的环保教育材料。文章记叙了那一天人们在恶劣环境中生活的情景。教师以此为镜,因势利导,激发学生讨论其根源,再联系实际调查周围环境的变化,并找出变化原因,再想想自己的行为与环保有关吗?从而使学生树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白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很多课文都可以这样去引导,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文内容,更要有实际行动,每天记录自己在保护环境方面的点滴,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三、开展活动,宣传环保知识 开展写作活动。写作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思想。一篇文章的主旨与学生的品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的同时,更要指导他们如何提炼主题。尤其是与环保有关的文章,一定要提示他们如何去渗透环保意识。可以带领学生校外观察,或安排学生自己外出体验,强调学生观察生活,写出某地今昔的变化及原因,写出城乡的异同及根源,写出某人行为的好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自己收获了,还会把环保知识宣传出去,让当地的人们明白环保的重要性,从而参与到环保中去。 开展实践活动。很多课后都有实践活动,充分利用这一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把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身能力,还能在活动中起到宣传作用。如学了《爬山虎的脚》就外出找爬山虎,学了《五彩池》后找泉水,学了《钓鱼的启发》后观察河流、鱼塘等等。目的是找出与环保有关的因素。 开展版报活动。把自己收集的有关环保资料办成宣传栏。让人们明白地球的变化及其原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现在开始,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列中去,做一位名副其实环保小卫士。 当今的环保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增强环保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结合学科特点将有意识的环保教育寓于无意识的受教育中,使每个学生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要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她。 四川通江 刘伏琼 |
- 上一篇:浅谈抒情诗中的情景相生
- 下一篇:有效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