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抒情诗中的情景相生
作者:市教科所 发布时间:2009-04-16 14:38:55 点击数:
1226
中国素有“诗歌王国”之称。在中国,诗歌这种文学样式,产生最早,作者最多,读者最广。在这源远流长的诗歌长河里,抒情诗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而言,总是占其主流。在中学语文课本选录的诗歌中,抒情诗也是最多。因此,教会学生欣赏抒情诗,是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怎样教会学生欣赏抒情诗呢?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抒情诗中的情景相生,才算是给了学生欣赏抒情诗的一把钥匙,下面我就浅谈抒情诗中的情景相生。 本文拟从(一)情景相生在抒情诗中最客观存在的,(二)情与景在抒情诗中的结合方式,(三)情景相生的表达方式,(四)情景相生的审美特征,(五)情景相生与读者的关系这五个方面进行探讨论述。其中(一)意在说明情景相生的前提;(二)意在说明情景在抒情诗中是怎样相生的;(三)意在说明情景相生的前提;(四)意在说明具有情景相生的抒情诗给我们的美感;(五)意在说明情景相生的最终完成离不开读者。 一、情景相生在抒情诗中最客观存在的。 情指思想感情,包括人生哲理。景指景物。情景相生在这里指在抒情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与作品中的景物和谐辩证地统一。 情景为什么会想生呢? 首先,诗人的思想感情总是受客观生活的触动,才会产生创作欲望。因此这种思想感情总是和一定现实生活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或者景动情,或者情触景。李商隐的《登乐游原》便是典型的情触景之作。“向晚意不适,驱丰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作者先交代了自己心情的“不适”,接着有交代了散心的方式及地方,最后找到了感情的寄托物——“夕阳”,这种先有情,后寻景感应现实的方式,便是情触景。景动情,就是诗人看到了富有诗意的景物,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引发了诗人的灵感的被动感应现实的方式。它是在客观景物中看到了人的本质,并用诗的形式来肯定和表征人的本质。例如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前四句纯属写景,写出了泰山那种巍然耸立,青翠欲滴而又绵亘天外的雄姿;写出了泰山那种集大自然一切秀美于一身,而又独具风采的特殊神韵。第五六句是写景兼抒情,写泰山的运气和归鸟,抒发了诗人胸襟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内心感受。最后两句倾吐了诗人想象登临绝顶的豪兴,也反映了诗人远大的报负。这首诗是诗人远望泰山,被泰山雄姿神奇秀美的景激发出诗人的情写成的,是景动情之作的范本。 总之,诗人的“情”不能与现实生活中的景分割开。即使最纯粹的抒情,也总是有一定的“情中景”。 其次,诗歌的形象性,也要求诗歌情景相生。诗歌总是有感而发的,因而诗歌总要抒发作者一定的感情,表达作者对人生真谛的领悟。即诗歌总要表达意。不过诗歌意的表达还有其特殊方式,那就是通过象来显示。象指具体有形的事物形象,即本文所讲的景。意与象的完美结合便使诗歌具有形象性。但诗歌中的象不等于事物的外在形式,不是纯客观的景,而是饱含诗人感情的,具体的,独特的象——诗中的景。这种景是意与象的结合,情与景的交融。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进人。”诗人用“月夜”、“旷野”、“大江”、“寒烟”这些景象构成了静寂空旷的背景,作者和他的孤舟点缀在这画面上,烘托出环境的冷清,从而表达出作者内心的凄清。这首诗中的景与情已经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因而,这首诗便具有鲜明独特的形象。可见,诗歌的形象从本质上意味着情景相生。 二、情与景在抒情诗中的结合方式 一种是情与景相辅相成。即景物与感情格调一致,景乐则情乐,景哀则情哀。情与景相辅相成又可分为借景抒情和触景生情。所谓借景抒情又叫融情与景,它是借用景物的描绘,寄寓作者的情怀。换句话说,就是把诗人的感情渗透在景物描绘之中,做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这种借景抒情的特点在于作者笔下的景物深深打上了诗人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的烙印,而且随诗歌感情变化而变化。王维抒情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就是这样的作品。“寒烟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该诗描绘了辋川秋日景色,有苍翠的寒山,有潺潺的流水,墟里的孤烟等,而这些景物的描写又蕴含着诗人“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闲情逸致。所谓触景生情又叫景情交融,它同借景抒情不一样,它往往表现为先绘景后抒情,绘景与抒情结合起来写,使之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情交融。触景生情的特点在于“景于情合”。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前两句写景,描绘了月光如霜般的凄清景象;后两句直接抒发游子思乡之情。始终游子孤独、凄清的情怀与如霜的月光交相映衬,使全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完美境界。 另一种是景与情相反相成。即景物与感情格调相反:即本应是快乐、明快的景物,却以悲哀、阴暗的情调去写;原本是悲哀、阴暗的景物,却赋予它欢乐、明快的色彩。其原因是作者情绪造成的,这正如马克思所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也没有感觉。”这种相反相成,或者用乐景衬托哀情,或者用哀景衬托乐情。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只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首诗前两句写李龟年所处的优待及声名的显赫,后两句写在江南美丽的地方遇到了沦落的李龟年。两相对比,表现无限的哀情。这就属于以乐写哀。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无人不识君。”这首诗前两句写黄云暗日、风雪弥漫、群雁哀鸣的悲哀景象;后两句陡转笔锋,把别情写得明快豁达:不要为前程发愁,凭你的才华和名气,到哪里都会被人赏识。这就属于以哀景写乐。情与景的这种结合方式,使相反的两种情绪互相映照、对比,从而使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这正如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三、情景相生的表达方式 首先,情景相生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是赋比兴。《毛诗序》把赋比兴同“风、雅、颂”合称六义。钟嵘则直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赋比兴是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赋,朱熹说它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流沙河说:“赋就是敷,敷衍故事的敷,横向铺宽。谓之敷,纵向延长的谓之衍,将一个事象或一个物象铺展开来,直接加以描绘,白描也好,彩绘也好,但不用象征,不用比兴,不用隐词,不用典故,这种手法就是赋。”赋是一种直接的叙事和描写。其特点在于“铺陈”。例如《诗•小雅•无羊》:“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 ,尔牛来思,其耳湿湿。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糇。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这首诗运用赋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先民“放牧图”,其中描绘牛羊的姿态可谓栩栩如生。赋既然是直接叙事和描写,那么它是否是纯客观的叙事或描写呢?不是,因为人的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所以,用赋描写或叙事也不是镜式反映,而是融入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比,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钟嵘说:“因物喻志,比也。”它包括比喻和比拟。诗歌中用比的句子很多。例如《诗•邶风•柏舟》中的“心之忧矣,如匪浣衣。”把愁比做成一件脏了不洗的衣裳穿在身上。这个比喻很新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诗•曹风•蜉蝣》则采用拟的手法:“蜉蝣掘阅,麻衣如雪。”把朝生暮死的蜉蝣,拟成人,很好表现了诗人空负才华的忧伤,及对人生短暂的慨叹。《诗• 魏风•硕鼠》则把贪官拟成田间大老鼠,其憎恶之情溢于言表。这首诗便采用了拟物的手法。拟人和拟物合称比拟。运用比的表达方式,可以使诗中景表现的更生动、更鲜明,也可以使诗中的情表达的更浓烈、更含蓄。 兴,起头的意思。朱熹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如《国风•关雎》就运用了这种手法。所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是从河州中的雎儿起兴,然后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正文。兴除了有引出下文的作用外,更多的兴兼有比的意义。譬如《桃夭》一开始写道:“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是引入正文。然而以桃花起兴,又何尝不是以桃花来比喻新娘的美艳呢?难怪流沙河这样给兴下定义:“中国特有的象征用法,用于一篇之首或一章之首,谓之兴。”由于起兴中景和正文中的情扣得紧密,所以使整首诗达到情景交融。换句话说,起兴中的景与正文中表达的情是相生的。王雎儿雌雄常不相识,亦不曾相近,挚而有别,故用它来起兴写男子羡慕女子;桃树多子,桃花鲜艳,故用它来说婚事。可见,古诗人总是使景与情相映衬,做到情景相生。 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钟嵘在《诗品》中说:“若专用比兴,贵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贵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如果把赋比兴结合起来使用,则可以扬长避短。 其次,是赋比兴发展到唐代,三者的综合运用,创造出独特的意象,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在唐代抒情诗里,赋比兴已经统一于象,意在象中。明许学夷说:“诗有景象,即风人之比兴也:唐人意在景象之中,故景象不可分不可离也。”这表明,在唐诗中,比兴就是景也。不过唐诗中描绘的“景”,不是纯客观的景,而是经过诗人精心选裁的寄托了诗人情思的景。这种景是诗人神与物游,主观与客观相碰撞的产物。在唐诗中,景与情的结合已经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做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是李白流放途中,突然遇赦时写的。诗中没有一句直接抒情而又无一字不在言情。诗人那种遇赦逢生的痛快心情完全通过“彩云”“轻舟”等感情色彩十分浓郁的景物描写表达出来,收到了不言而喻的艺术效果。 最后是“不落言筌”(严羽)和“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语言追求和形象创造。这就要求诗歌语言和形象新颖、含蓄。 诗歌语言和形象的新颖性源于美的新颖性。美的新颖性指美由于表征人的超越性本质,因此,美总是随生活前进,显示出新鲜的、创造的和理想的特征。真正的美,在一定条件下总是对人的本质有新的发现,新的展示,新的肯定和新的满足。作为艺术美的诗歌也不例外。要做到诗歌语言和形象的新。首先,感情须真,了解须深。王国维说:“大家之作,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写景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这就说明诗人必须真实地反映某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揭示其本质与规律,准确地表达抒情主人公被生活激发出来的真情实感,才能使诗歌的语言和形象新。其次,开掘须深。开掘深不但能从不同的题材挖掘出不同的诗意,而且还能从相同的题材中发掘出不同的诗意。如同是《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抒发的是作者身居高位,声名远播的孤高情怀;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抒发的是患难时悲伤之情;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抒发的是作者不满现状的忧愤之情。这些诗句从同一题材中独辟蹊径、自成高格。 诗歌语言和形象的含蓄性源于意、象、言三者的矛盾。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可以言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庄子主观上是说道不可以言传,但客观上却指出了言与意之间的差别,认为意比言更精妙。因此,以言求意就成为人们长久追求的目标。在抒情诗中,言是用来塑造形象的,形象是用来寄托意的。怎样以最少的语言,塑造最鲜明的形象,怎样用极少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这就要求诗人讲求诗的含蓄。追求诗歌的含蓄,对于诗歌语言来说就是追求诗歌语言的“言外之意”;对于诗歌的形象来说则要追求诗歌形象的“象外之象”。 有“言外之意”的抒情诗歌语言既能增大诗歌本身的容量,又耐人寻味。如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本意是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再登上一层楼。它的言外之意有:要想获得更大的成就,还需要加倍努力;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等。 “象外之象”对于诗歌更为重要。流沙河曾提出“内象+飞白(象外之象)=一首诗的全部形象”这样一个公式。这说明象外之象是每首抒情诗不可缺少的。象外之象是无形的象,是读者根据有形的象(内象)渗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象出来的象如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这首诗的内象是夜深了,白玉石阶凝露了,露水浸湿了诗中主人公的罗袜;后来,她放下水晶珠帘,望着秋月。象外之象则有:诗中主人公独坐阶前的心情、神态等诸多形象。这些形象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象。这样便使这首诗含蓄有味。 总之,正如梅尧臣所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是诗歌语言形象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抒情诗情景相生的重要表现方式。 四、情景相生的审美特征 (一)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特有的重要范畴,是偏重于主观的,表现的中国艺术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意境在浅层次上是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的和谐统一,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艺术境界。 情景相生为什么具有意境之美的特征呢? 意境既然是由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的和谐统一。因此,情、景是构成意境的“零件”。但是情与景的简单相加并不能形成意境,这正如零件的简单堆砌并不能发挥机器的作用一样。那么情与景怎样结合才能创造意境呢?只有使情景相生才能创造意境。因为只有情景相生才可能情景交融,也才可能在它们的基础上形成意境。 怎样才能做到情景相生,以形成意境呢? 首先,注意情与景、神与形的统一。意境是由具体的象创造,没有具体的象,也就没有“象外之境”。但并不是所有的形象都能产生意境,只有那些生动传神、情景交融的景象才可能产生意境。要做到形神兼备,写景就是抒情。从而使整个艺术形象浑然一体,使具体的有限的象具有超越有限的无限情意,从而产生“象外之境”。 其次,还必须达到虚与实的统一。只有达到虚与实的统一,才可能创造出意境。之所以境生于象外,就在于意境是有形与无形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味外之旨”“象外之象”常是由虚实统一而产生的。王国维曾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是因为”红杏枝头”是写实,“闹”则写虚,虚实结合,使满枝红杏都活起来,从而激发出读者的想象,展现出言之不尽的春意情境。 (二)含蓄美。 情景相生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象”的语言和形象,便造成了情景相生的含蓄美。含蓄就是含而不露,耐人寻味,但又不晦涩。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提出“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可见诗歌含蓄的重要性。怎样做到诗歌的含蓄呢?从表达方式上来讲,那就要恰当使用比兴。正如毛泽东主席在给陈毅元帅的信中所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从情与景的关系上看,那就力求以景写情。譬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 前两句描绘了一个大雪纷飞,一片空寂辽阔的场景,后两句描绘了一个披蓑戴笠的渔翁,坐着一叶小舟冒雪垂钓的情景。整首诗没有一句直抒胸臆,那么诗人抒发的是什么情感呢?我们细心品味,就会从诗人描绘的恶劣自然环境与渔翁形象中体会到诗人赞扬的是顽强坚毅的人生精神和高洁的节操。这首诗以景写情,可谓是含蓄美的诗作典范。 五、情景相生与读者的关系 情景相生产生于诗人的创造,完成于读者的想象和再创造。那么,什么样的情景相生的作品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什么样的读者才能完成情景相生呢?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就告诉我们:只有美的东西才能激起人的美感,只有具有审美能力的人才能欣赏美。景情相生的诗歌是美的诗歌,这些诗歌只有肯定或表征了人的本质,才能激起读者的兴趣。这是情景相生完成的前提。但是,只有具备了欣赏情景相生的抒情诗能力的人 才能领悟抒情诗中的情景问题,才能更深刻的理解诗意。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给中学生朋友们一点启示。但要真正的具备欣赏抒情诗的能力,还要多读抒情诗,积累生活经验,培养敏锐的语感,养成悟的习惯。 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写作大全》李学勤等主编 中国工人出版社 《流沙河诗话》流沙河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 新订《人间诗话》广《人间诗话》王国维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写作大辞典》庄涛、胡敦骅、梁冠群主编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四川省南江县正直中学 许长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