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市教科所 发布时间:2008-05-04 17:47:27 点击数:
897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基础。教学资源内容很多,这里就科学课中的教学材料的运用谈谈点滴收获。 一、运用材料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教学中使用学具和合理运用材料,有利于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小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好奇心很强,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有结构的学具或材料,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让学生去亲自操作、摆弄,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归纳,表述结论等,如:在学习《种子的构造》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你想研究什么种子就带什么种子来研究”,上课时,学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种子:花生、黄豆、玉米、芸豆、小麦等等,在课堂上,教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以“种子里面有什么”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样把学生从被动学习知识的地位转变到主动探究知识的主体地位上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运用材料促进学生探究学习 科学教材中举例的事物、提问的情景、思考的问题、讨论的主题、选择的探究项目都源于学生身边的事物。因此学生在理解意义上不是很难,但要学生自己进一步去探讨和研究事物,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小学生还不具备学习自觉性,小学生喜欢动,喜欢玩,利用教学中的材料或学具进行实验、开展活动。在《空气》课堂上,叫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气球和细线,第一步先用嘴轻轻地吹,用小手轻压;第二步把气球里的气放了,再用力吹,再压;第三步把气球里的气放了,使劲地吹,直到不能再吹。第三步的时候好多学生都把气球吹爆了,教室里留下灿烂的笑声。然后叫学生分组讨论空气的性质,最后根据他们的结论去读科学家的结论。学生通过这节课简单的实验感受到在科学实践和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乐趣,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使知识在他们大脑中形成完整形象,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感悟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和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运用材料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运用材料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是实际的实物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真实性的特点,直接感知和语言传递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教材中的知识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物体形状》的课上,列举身边熟悉的物体,让学生去讨论,认识物体的形状。对于他们的结论,我没有急于肯定或否定,而是让学生互相评价:哪种说法更准确、更科学。通过相互交流、评价,思维不断激烈地碰撞,学生思维开阔起来,课堂活跃了。最后我将他们的结论归纳:物体有的圆、有的方、有的形状不规则…我端起水杯,问学生:水有形状吗?教室里稍作片刻雅静,又热闹起来,学生对水的形状说法可多了,于是拿出一些不同形状的东西让学生去装水,让他们去探讨水的形状,最后学生自己得出水是没有形状的,他们从获得成就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比起让学生死记硬背:水是无色、无味、透明、无形状的,效果好多了。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亲自使用材料或操作学具,通过实践验证前人获得的科学结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四川巴中恩阳四小 江春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