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爱的真谛
作者:市教科所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0 点击数:
820
一、说教材 《掌声》是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爱的奉献”主题中的第一篇课文。作者以回忆的语气写了一位原本内心自卑的小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和爱的掌声中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作者以饱含爱心的笔墨,朴实无华的语言,把关爱的主题寓于故事中,课文以英子“自卑——感激——自信”的情感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 学情分析: 本学期是学生进入三年级的第一学期,他们刚由字、词、句过渡到段、篇,在学习方法上处于过渡阶段。另外,由于课文中的英子是一位残疾人,身处城市中的孩子是家中的宠儿,很难懂得关爱别人,珍惜别人的关爱。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三年级阶段学习目标,结合教材和学情,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理解“犹豫、歧视” 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创设情境、角色反串,联系上下文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来读、悟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微笑着面对生活。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 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来体会英子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 二、教学理念 立足师生共同发展,树立大语文观,实现新课程下有效语文课堂的教学。在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追求“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我认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有效果、有效率的教学,也是对学生发展有效益的教学。这样的课堂必定是充满教师情感和智慧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意识的课堂。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让学生快乐成长。 三、联系实际,说策略 根据课标精神,结合教材和学情,为落实真实、有效的课堂,采用教法和学法如下: (一)、说教法 1、自主、合作、探究法。早在半个世纪前陶行知先生就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和解放孩子”依据本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将探究点确定为“英子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让学生积极自主参与阅读、研讨,从中学会交流合作,提高语文素养。 2、多种教案预设法。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而做出及时的判断和处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不拘泥于预案,灵活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如最后一段的学习,我就预设了多种预案,可以直接读英子的来信,可以用采访的形式等以学定教。 3、可移动板块法。根据课堂和学生实际,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删减、增加、改换。对教学环节、教学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4、读中质疑法。在初课课文后,我让每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俗语说“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让学生在质疑中提高,同时通过朗读来解决问题。 5、情境感悟法。由于英子是残疾人,如何让学生进入角色去了解英子的内心变化?在第一课时,我向大家介绍了“小儿麻痹症”,让学生体会英子的可怜。在第二课时,我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你就是英子,你就是英子的同学,你心里怎么想?” (二)、说学法 1、朗读感悟法。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篇课文字里行间处处是情,因此,要在自主阅读,个性阅读,自由交流、自悟表达中体会情感。 2、现场模拟进入角色法。让学生进入角色,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开启想象的阀门,抒发内心情感,发表独立见解,与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3、联系生活法。将课堂与生活有效整合,在学生得出“掌声是爱”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爱还可以怎么表达?由此真正突破教学难点。 四、情感互动,说流程 (一)课前铺垫,感受“掌声”。由于是借班上课,课前和学生的交流是少不了的,在和学生交流时,我时时紧扣“掌声”展开。先让孩子鼓掌欢迎听课的老师,然后我给学生演唱了《掌声响起来》这首歌的一部分,让学生学会鼓励别人,学会给别人掌声,然后让学生说“为什么给老师鼓掌?”初步感知“掌声”的多种含义,为理解课文中“掌声”的不同含义作了有力的铺垫。 (二)、整体感知,走近“掌声” 开课以后,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情感变化。然后提出要求“你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学会质疑,在质疑中进步。 (三)、朗读感悟,走进“掌声” 1、掌声前——自卑 在每个学生提出问题后,我引导学生从“掌声前的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入手,体会英子的性格,先让学生快速默读全文,你认为掌声前的英子是什么样的?结合课文中的语句来说一说,然后抽生汇报。 ①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②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来。 ③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先让学生个性化朗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对“默默地、总是、立刻、犹豫、慢吞吞”的理解来体会英子的内心活动。在指导“犹豫”时,我采用联系生活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并指导学生用“犹豫”说话。在学生走进人物内心的基础上,再采取多种方式读来进一步感悟文体。最后我设计了“深情引读”,通过师饱含深情的引,学生的读再掀情感高潮。 2、掌声后——自信 在了解了英子的自卑后,我设问“面对孤独的英子、自卑的英子,你最想看到她变成什么样?”自然过渡到第四段的学习,抽生读后,让学生揣摸这时的英子及她的同学心情怎样?然后指导学生带着高兴的语气再读这一段。 3、掌声中——感激 ①在学生读后,我问“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让学生默读第三段,画出自己喜欢的或最令你感动的句子。 ②交流重点句:a、“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这时,我设置情境“假如钱老师是英子,你们的掌声想告诉我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第一次掌声所包含的意义。然后抓住文中描写英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悟交流:这次掌声为什么使英子感动得流下眼泪?她当时怎么想? b、“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次,你又想通过掌声告诉英子什么?英子是怎样做的? c、对比两个“一摇一晃”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让学生体会是掌声让英子从自卑走向自信。 此环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由重点词拓展升去,进一步感受“掌声”,并挖掘文本空白点,让学生充分展开想像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丰富“掌声”内涵。 (四)联系实际,升华“掌声” 在学生对课文中两次掌声有了深刻的认识后,我引导学生读英子的来信,进一步感受掌声对英子的作用。然后,对“微笑着面对生活”进行理解。掌声传达的是什么?把信中的“掌声”换成自己感悟的词来读。然后出示课件,师配以深情旁白:“爱是什么?爱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爱还可以怎么表达?将暖暖爱意融入到学生生活当中去,让课堂在暖暖的关爱中结束。 五、板书设计(略) 六、说反思(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