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_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内容提要】:为切实贯彻新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新世纪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的改革。本文就怎样才能适应这一趋势,搞好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出了要从抓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以如下方式培养兴趣:一、导语激趣,创设情境;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兴趣。三、绘画激趣,巩固知识;四、设问激趣, 培养思维;五、运用幽默的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六、多种形式, 深入激趣;七、多媒体教学,直观激趣。
   
    时代呼唤改革,教育需要创新。语文,尤其如此。面对改革,语文教育须改变教法,提高认识,重新思考“语文是什么”这个问题,真正地设计好自己的每一节课,让学生不仅从这一课学到应有的知识,而且让他们兴趣盎然,沉浸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真正地对语文课产生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达到寓教于乐,增长知识的目的,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兴趣呢?笔者在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试着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取得一定成效,在此与同行共勉。
   一、导语激趣,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的乐于接受教育,也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
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 “同学们,我们学过苏轼诗中描写西湖的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知道了春天的西湖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夏天,也许有些同学知道景色最美的地方,是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瑞士,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而冬天最美的地方是哪儿?同学们知道吗?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泉城”济南。在作者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就让我们先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吧!
导语引古博今,讲得生动活泼,热烈精彩,妙趣横生,学生听得神思飞扬,如痴如醉,欲罢不能,那么课堂上出现的将是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活泼热烈的教学情景。导语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在每节课的开头,能恰当地、巧妙的用好导语,无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都是大有益处,往往能明显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习与吃饭一样,天天都要。如果我们每天都吃同样的饭菜,必然没有胃口。同样即使某种教学方法比较好,如果每天都用,必然会推动原有的魅力。只有新奇的刺激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胃口”。
  语文课加入音乐,是我常用的教学方法。语文课才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器官和发声器官,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教材内容,这样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前半节课让学生跟着磁带学唱这首歌,把学生带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星。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牢牢记住这首词,快乐地学习着!
   把《皇帝的新装》改成课本剧,将《苏州园林》改为导解说词,让学生客串一把导游等等,我在课堂教学中不定时穿插使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绘画激趣,巩固知识。
    在教八年级语文《核舟记》一文时,  我边讲解课文,边在黑板上用粉笔描绘,一堂课结束,一枚栩栩如生的核舟便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同学们也自始至终沉浸在这种情景中。
八年级语文《桥之美》一文,其独特之处就在于作者站在画家的角度阐释了桥在绘画中的作用,对“桥之美”进行了新的审视与追寻。读到这篇文章,一幅幅清新、美丽的景象,映入眼前:芦苇摇曳、石桥纵横、细柳飘丝、长虹卧龙,像朦胧的幻梦,像飘渺的歌声。那里有画、有诗、有情、有深邃的意境。这样的情景光靠老师一人的想象,显得苍白无力。于是,我让同学们动起手来,把自己头脑里的想象用笔描绘出来,然后,抽一两名同学上黑板把它画出来,随后,给同学讲解这样画的理由,并让其他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或看着这副画结合吴冠中先生的语言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学生们兴致都很高。尽管好多学生的绘画技巧不是很好,描述不是很流利,但学生们能把自己心中所想以及所感用绘画加以形象化,用语言加以直观化。这不但有助于体会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优美情景,更能使学生把新学的知识加以迁移,得到巩固。课后,好多学生把自己的画拿来让我看,并饶有兴趣地给我讲他是如何想的并怎样画的。其实,学生此时已经真正地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绘画教学,直观性较强,不但让学生动手、动口,更让他们动脑,不但巩固新学的知识,而且对旧知识有迁移作用,对学生的潜能有开发的功效,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设问激趣,培养思维
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如果善于从教学实际出发,设计出有高质量的、富于技巧性的提问内容,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教学《再塑生命》一文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①本文的题目叫《再塑生命》,可不可以改为“我的老师”呢?(巧妙析题,激发兴趣); ②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对课文重点方面进行设问);③你认为莎莉文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如果让你表述爱,你会怎样说?(难点方面进行设问)。
   经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教师的点拔,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使原来死水一样的课堂变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五、运用幽默的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
    1、幽老师自己一默。至今还记得高中时老师给我们上的一堂课——《装在套子里的人》,正当上课铃响,同学们静坐等待语文老师进入课堂时,语文老师身穿黑色长大衣,竖着衣领,头戴黑帽,耳朵上套着耳套,鼻梁上架着墨镜,右手提黑雨伞,左胳膊下夹着一个讲义夹,慢慢走进了教室,口中念念有词:“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全班哄堂大笑,热烈鼓掌。老师正是抓住了“套中人”别里科夫的外形特征,活生生地再现于学生面前,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接下来的课堂气氛就不难想象了。
    2、幽学生一默。遥远故事、笑话等的穿插,适时解决一些有碍于课堂氛围的因素。 
   有一次,由于午后天气闷热,学生昏然欲睡,我就讲了一个故事:“一日课上,天闷,师寐,生笑之,师曰:‘吾往见周公矣’。翌日课上,某生亦寐,师怪之,生曰:‘今我往见周公,公言昨日未遇汝。’”学生听了都哈哈大笑,睡意也在笑声中消失了,学习情绪得到了及时调解。这样的形式很多,即兴式幽默虽然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它就教学效果而言,是十分明显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分布相对均衡,减少注意力的转移,让他们在“有趣”中“有得”是语文情趣教学的目的。当然,课堂幽默不同于一般的生活幽默、戏剧幽默,它是以育人为目的的,故而幽默的语言、方式、内容应符合教学实际。把握好幽默的时机,要注意有机地结合教学内容,做到适时、适地、适人、适度,让学生在愉悦中启智益性。让我们的学生在情趣教学中变得乐学、爱学,最终有所成;让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幽默中不断提高自己,增进艺术情趣和魅力,最终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
     六、多种形式,深入激趣。
    语文教学的形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可以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课本剧等等,多种形式的运用,既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 “献给母亲的歌” 中,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母亲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了一次演讲比赛。在饱含激情的演讲比赛中,不仅让学生听到了动人的亲情故事,还增加了写作素材,更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洗礼,对母爱有了新的认识。学习《寓言二则》一课,课后要求背诵全文,这项作业难度大。教师讲解课文后,把学生安排好小组,让学生编排课本剧,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排练中。最后教师把每三个小组安排在一起进行表演,评出最好的一个组到全班表演。这项作业在快乐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
    七、多媒体教学,直观激趣。 
    2005年,我县多数农村中小学校已经拥有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从那时起,多媒体就走进了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多媒体以有趣的音乐、图像、颜色、画面、动作,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可以把幻灯片、教学光盘等教学手段穿插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兴趣盎然。《观潮》一课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作为农村中学的学生,从来没有亲眼目睹过这种罕见的壮观景象。在学习这课“潮来之时”一段时,我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先通过网络把钱塘江大潮涨潮时的景象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观看涨潮的雄壮气势,听潮水奔腾、冲击的声音,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中对涨潮时的景象所作细致描写的句子,最后,让学生谈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去熏陶,让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出浓郁的情境,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训练智能。
俄国教育家马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愿意学习语文,才能让学生学好语文,让“知之者成为好之者,好之者成为乐之者”,这也是每个语文教师所追求的教学目标之一。

      此文获四川省2007年中学语文论文评比三等奖

     作者:通江县瓦室中学  姚 力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中文域名: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