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
作者:市教科所 发布时间:2007-09-30 16:26:10 点击数:
577
[内容提要]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固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的一种创新活动。本文着重从语文教学中,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力求角色转化,达到师生共为主体的目的。侧重引发学生思考,主张在课堂上以计论、辩论等为手段,课外以写作为依托,使学生不仅是一个学习者,而且是一个自觉的研究者。变原来仅只“学会”为现在“会学”的人的创新理念。
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是面向21世纪世界教育提出的一个响亮口号。我国的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的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从幼儿教育到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共同任务。《〈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学中,我尝试着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保证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教育领域有一个很知名的"三主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这本是一个很不错的命题。但在教学中,学生为主体却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并没有真正体会到主导的实质含义,而把主导演绎成了潜意识里的主人和领导。于是就希望学生顺从、听话,于是就有了老师专场演讲式的满堂灌、一言堂:就有了学生正襟危坐地聆听,课堂上积极主动举手发问的学生凤毛麟角。学生们似乎也早以习惯了起立--作答--坐下的形式,希望接受训练,不想自己探究;喜欢听讲,不喜欢思考;爱照着练,不爱用心去创造。华东师大教授叶谰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一个智商再高的儿童,当他的求知探索的冲动一旦泯灭于最富想象联想的年龄段,这个人一生的发展也就有限了;而一个国家,当他的国民的创造性探索精神普遍消失于学生时代,那么,这个国家的发展就必然充满危机。可见,还学生主体学习地位已是时代的必然,而研究性学习的应运而生为我们医治教学上的满堂灌、一言堂这一痼疾提供了良药。狭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本文所谈初中语文课堂的研究性学习是从广义而言的,它的着眼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学会必要的研究方式,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养成平等态度,具备独立精神以及相应的实践习惯。这 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养成观念,是提高和发展自己,是为终生学习奠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以往授 -----受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同时也使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了切实的落脚点。 要使学生这一主体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教师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中要着力组织激励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刺激学生的发现欲,从而让它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学习主题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无论会不会答,都应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表扬它们勤于思考的可贵精神,鼓励它们敢于在别人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大胆质疑的勇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真正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之所以要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是由中国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中国语言文字本生就具有模糊性,由此也就决定文学作平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一篇文章往往能提供给读者多角度的理解。"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母菜特"。因此,对一篇文章,就应该允许有各种不同看法的存在,允许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既然如此,学生提出自己并不同于老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有为何不可呢?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而并不是一定要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才能真正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 在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动感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而研究性学习较之其他语文实践活动,更需要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研究性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特殊的价值。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内充满兴趣。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并思考,对课文作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评判。在教授《死海不死》时,一开篇就让学生思考:题目中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中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有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他们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兴味,由此看来,关键在于教者如何接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 如:讲授《孔乙已》时,一开始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有以下子难以回答的问题,很自然地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兴趣盎然地深究其名?q探索来源,在此基础上,老师顺势利导地让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也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激疑激趣的疑问,会诱发学生研究的欲望,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当然,要上好一节语文课,要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课堂在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如在教授《变色龙》一文时,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疑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那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消稽可笑等;在此基础上,老师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时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教师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生反复研读课文地过程中,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很容易地接解决了。 三、以课堂讨论、辩论为形式,促进研究学习的深入 《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烦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教学实践表明: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促进研究性学习向纵深发展,离不开课堂讨论和课堂辩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真正做到精讲,学生已理解的坚决不讲,不是教学重点的不讲或少讲;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全面开花,也不能不动脑筋地把教参上的东西和盘端给学生。而应当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鼓励他们质疑问难的探索,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帮助学生摆脱尽信书,尽信教师的思维桎梏。引导学生不仅从常规常式上去生疑,也从特殊变式上去生疑,教会学生思。并通过与人交流激活思维,解开思维的死结迸发创造的火花,发展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要改变备课、授课方式,把教学目的改成学习目的,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详尽写出每课所需达到的知识、能力、情感、创新等方面的目标。从授课上,应留给学生教学活动的空间、时间。如果可能的话,每篇课文都要提供给学生讨论的话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索,拓宽他们的思路,进行多角度的锻炼。话题可以是学生质疑提出的问题,可以是课文中有争议的问题,也可以是对课文的评述性问题等。这时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讨论、辩论获得预期的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把研究性学习引向深入。 如上完《愚公移山》后,我就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了一场愚公移山好还是搬家好的辩论赛,同学们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的学生认为愚公不必移山,他或可以搬家,或可以开山辟路,要么靠山吃饭发展经济;甚至有学生认为愚公投诸渤海之尾的做法是利己不利人,是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等等。最后老师在肯定同学们的意见的同时结合文章的写作目的,引导学生形成共识:愚公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的。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不必过多强调愚公的做法,对愚公的具体做法还需要放回到先秦时代去考虑。但在当今的经济社会,还需要开动脑筋,运用智慧,不光肯干,还要巧干。这样既达了教学目的的要求,也避免了学生无的放失讨论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在教授《曹刿论战》一文时,我就曾组织过一场“鲁庄公真的鄙吗”的讨论会,引导学生结合当时背景辨证分析鲁庄公的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说:鲁庄公作为国君,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不仅能够接见曹刿,而且还能诚恳地与之探讨战前的政治准备,礼贤下士,任人唯贤,这说明他是开朗的,这在当时封建专制社会是难能可贵的。还有的同学说:在长勺之站中,鲁庄公作为国君虚心听从曹刿的指挥,甘愿扮好配角,这说明鲁庄公具有明君的胸怀…最后,同学们一致公认:鲁庄公并非传统说法的平庸国君、昏君,而是一位明君,只不过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罢了。 在学习《孔乙己》《范进中举》这个比较单元时,我也采用了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鼓励不同意见的同学持之以据地分析,然后也从课本出发,点拔学生,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与碰撞中,深入领会文章,从而达到了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四、以小论文、小作文为依托,形成研究性学习的结果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思维方式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有形的制作成果,它可以是自己的一种见解,一种认识,甚至可以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联想。这一学习过程不在于学生观点是否新颖,见解是否独特,而在于研究性学习过程所体验到的学习乐趣,在于对课文深入理解领会后的倾吐表达,而这也正是大纲所要求的。因此,在进行完课堂讨论或课堂辩论后,我往往要求学生把它们讨论、辩论的结果、心得写成小论文或读后感,或就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的某一点写出自己的认识。有时还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写、缩写、扩写等等,以练为主,成文即可,不作过高要求,以次养成研究的习惯,培养研究的能力。 如在学完《孔乙己》之后,同学们就写出了《我说孔乙己》、《孔乙己之死》《孔乙己是个可笑又可悲的人》、《孔乙己是个可怜又可憎的人》、《走进孔乙己》等文章,学生们深入挖掘教材抒已见,由表及里,全面深刻的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从而带动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教育家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乐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广泛地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实践证明,学生对语文研究性学习这种不仅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而且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是极大兴趣的,在活动中同学们焕发了极大的学习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挖掘教材质疑解疑,尝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主体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此文获四川省2007年中学语文论文评比二等奖
作者:巴州区第二中学 赵开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