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中的因子叠加法
地理研究中的因子叠加法 四川省巴中市第二中学 王怀杰
高中地理注重理论阐述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同于初中地理注重介绍性的知识框架。它要求学生从一定的浓度运河理解各类地理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原理,但地理事物的产生、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制约的。这就得找出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以便抓住本质。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先找出主导因素,避开其它因素干扰,形成一种理想的架构模式,从而得出最简单而直观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再找出共它次要因素,把它叠加在理想模式上,进一步得到与实际地理事物很接近的、甚至是完全一致的地理结论。我们把这种方法暂取名为因子叠加法。现以《大气运动》一节为简述如下:在《大气运动》一节中,教材先介绍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由于冷热不均形成了大气最简单的运动形式——热力环流,进而推导出赤道和极地冷热不均而形成了赤极环流。 这就是一种理想状态。如果这种理想状态成立的话,那么近地面的两极的气流都向赤道流去,北半球各地就只有从北极区吹来的北风,南半球各地也就只有南风了。这显然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合,但这并不能说明推理有错,因为此时我们只把地球看作是一个表面温度两极冷、赤道热的球体,此时的主导因素是地面的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而影响大气运动的其它因素一个也没有考虑,如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和地表的海拔高低差异等。 如果以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去影响赤极环流的风向,则原来从赤道到极地的环流便会被地转偏向力截断为三圈环流,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由于叠加了地转偏向力这个因子,与前面简单的赤极环流相比,较为接近客观实际,风向也有了东北信风、东南信风、西风和极地东风。 但这仍然不能全面概括全球的实际大气运动。特别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太阳直射点季节性移动,均会导致三圈环流的位置不稳定和带状分布的不完整。地表均一的程度是影响气压带和风带完整与否的主导因素。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地球表面比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要均一。因此,南半球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带状,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都被海、陆上各自因热力而形成的气压系统截割成块状。不同季节,海洋和陆地高低气压相互交替又形成了风向随季节变化而反向的季风;并且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是气压带和风带南北摆动的主导因素,而气压带和风带的摆动所形成的季风则使大气运动进一步复杂化。由于叠加了地面状况和太阳直射点季节性移动这两个因子,比起三圈环流的那种格局来说,更接近客观实际了。 那么,这时的大气运动是否就变得杂乱无章了呢?不。理想的赤极环流虽然演变得面目全非了,但我们通过观察全球一月和七月的大气流动图,六个风带仍然清晰可辩,《大气降水》一节中多雨带和少雨带的形成和分布就充分体现了三圈下一步环流对降水的影响。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实际的大气运动可以看作是由理想的赤极环流演变而来的,因此,仍然是有规律可循的。地理研究中的因子叠加法就是这样不断地在理想模式上叠加可能存在的影响因子而使总是复杂化、客观实际化,从而找出地理事物客观实际的产生、发展、变化与分布规律,让我们更有效、更科学地去认识、利用、改造地理环境。 在高中地理中还有很多地方是利用这种因子叠加法。如行星风系是形成洋流的主导因子,把它与气压带和风带相结合,就可以推出洋流模式图。再把各大洋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关系等因子叠加上去,就得到各大洋的洋流系统;又如从简单的生物群落开始,叠加上生物之间的关系,得到食物链、食物网,再叠加生物生存的环在子,就得到系统平衡特点;纬度地带性因子和经度地带性因子相叠加,得到理想大陆的自然带分布模式,再把各大陆的位置,面积,地形等因子叠加上去,便得到世界自然带分布的具体情况。 总之,因子叠加法可以让复杂的事物更容易体现出其内在的规律。它也符合人们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把握这种研究方法,对教师讲授并指导学生学习高中地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
- 上一篇:地理的多学科特性
- 下一篇:指导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