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工作对于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教育改革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一、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 (一)校本教研的涵义 所谓“校本教研”就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校本教研有以下三方面的涵义[1]。 1.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 校本教研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意味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下移到学校的具体教学情境中,教学研究的问题是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的,而不是预设和推演的,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许多教学问题只有置于学校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才有可能寻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强调教学研究的基地是学校,意味着教学研究的方式将发生很大变化。一方面,学校内部的教学研究要立足于学校自身真实的教学问题,做到“以校为本”。另一方面,校外教学研究机构不仅要采用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还要更多地采用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倾听和反映学生、教师和校长的教学要求,发现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学习和鼓励他们的实践智慧和创新精神。教学研究既要研究教材、教法,更要重视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课程、研究学校。 2.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 校本教研强调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认为教学研究不应是少数专职人员的专利,而应是所有教师的权利和责任。只有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从事教学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学校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才有真正的可能。校本教研指导“问题解决”式的行动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实践者。从研究的问题来源看,教师研究的问题直接来自于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需要;从研究的过程来看,教师的研究是在自己教育教学中进行的,并与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从研究的目的来看,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可以说实践性是校本教研最根本的特征。 强调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是为了防止中小学在教学研究中步入误区。例如,在有的学校,教学研究项目仅由学校里个别“科研能人”乃至校外专家“代劳”,或者教育科研项目越做越大,甚至动辄就要形成某种理论。这样的研究游离于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之外,脱离教师的经验范围,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起不到应有的支持作用。加强校本教研,校外教学研究机构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展和提高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教师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将会为整个教育创新带来活力。 3.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校本教研,无论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机制,其直接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其中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这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内容。 体现校本教研的直接目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看它是否植根于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是否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善联结起来。而且,评判的最终主体应该是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而不应该是学校之外的其他主体。当学校以为教学研究没有直接指向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时,他们应该在制度上能够很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要求。这并不是否定校外评价的应有地位和作用。校本教学研究的成果,包括它的目的指向,应该由学校师生自己确认,这一点在制度上应该获得更多的鼓励和肯定。 (二)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 校本教研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2]。 1.自我反思,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内在力量。 自我反思,是教师对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教师的一种反审认知活动。自我反思是一种研究活动,是校本研究中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内在力量。它体现了教师是专业人员,是发展中的个体,是教育活动的研究者。 三段反思――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的反思。 教学前反思:是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反思。它使教学具有前瞻性,利于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中反思:是及时、自动地在教学行动过程中的反思,它使教学活动能高质高效地进行,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 教学后反思:是对课堂教学全过程进行回顾性的批判性研究。它使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做出及时的理性分析,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素质和评价能力。 2.同伴互助,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基本条件。 国内外的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师进行教学实践、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校内同伴间的互助指导、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分享经验,利于本校教师群体中的不同思想、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冲突与交流,必然促进教师队伍的共同成长。可以说,教师群体的同伴互助和合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与灵魂。同伴互助的形式有: 交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执教者应主动与同伴交谈,包括交换信息、交流经验、解惑解难、探讨新的见解、专题讨论等等。这种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的讨论,使每个教师都能获得个体单独学习、思考所得不到的东西。 协作。是指教师多人共同承担责任完成研究课题或教学任务。通过群策群力、互动互补,促进教师在合作中成长。 帮助。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导,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新教师的指导,皆是同伴互助的良好形式。 评课。针对典型课例,组织教师“听课―评课”,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相互切磋。对成功的闪光点要作理性提升,对不足之处要共商改进的措施和提出提高业务素质的具体意见。 评课不要刻板地死抠“教学环节”或仅囿于知识的学习,要关注教与学中的一些本质性问题,例如:教学设计是否科学? 是否为学生创设了科学、宽松的学习环境? 是否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否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是否关注学生学科思想、方法的训练? 是否处理好以启发式为中心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的运用? 是否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是否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是否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等等。 3.专业引领,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 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 鉴于校本教研活动是在本校展开的,参研人员的主体是本校的人员,但还必须有一些非本校的专业人员参与。这部分专业人员主要包括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和大学教师、研究生,他们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他们的参与可避免低水平反复研究的弊端,可使校本教研得以深化和持续发展。 专业引领的形式:主要有理论学习辅导讲座,学术专题报告、教学现场指导(听课、评课等) 及教学专业咨询(座谈) 等。其中教学现场指导是最有效的形式。实践证明,专业研究人员与一线教师共同“备课―听课―评课”,是以“课例”为载体的专业引领,对教师帮助最大。 二、校本教研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教师只有树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新课程理念,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课程改革这一宏伟工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为了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开发以校为本的教育研究活动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3]。 校本教研是教育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点,也是科研兴校的着力点。校本教研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而且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是缩小新课程理念与教学行为反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新课程概念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新课程概念与教师的教学行为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同的反差。许多教师在实践中试图变革自己的教学行为,使之融入到新课程中,但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深、把握不准,教学行为的变革往往呈现出形式化、表层化的特点,致使教学效率依然低下,教学中的无效或低效劳动依然存在,究其深层原因,就是缺乏“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以校为本”的教研是以解决学校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目的,以变革教学行为、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可见,校本教研是解决新课程理念与教学行为脱节的有效活动形式。因而,校本教研不仅能有效解决好新课程理念的衰减或走样的问题,而且能使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变革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 (二) 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校本教研是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研究,其直接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研究的问题来自课堂,研究的行为发生在课堂,研究的结果也必须落实在课堂,这样的教学研究,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作用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三) 是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创办学校特色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已成为当代中小学的办学方向与追求。创办学校特色需要特定的条件,包括校长的风格、学生的需要、教师的特长、科研的支撑、学校的底蕴和社区的环境等。其中,科研的支撑、“科研兴校”已成为学校的共识,而且越来越为广大校长和教师重视。但如何走出一条立足学校、促进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科研路子是许多学校尚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校本教研正是广大学校创办特色的一条可探索的道路。在以课题研究为核心作用的校本教研中,学校可以通过与科研部门合作、校长与专家对话、教师与研究人员交流,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教师的科研素养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逐渐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校本教研的基本模式与实施策略 (一)校本教研的基本模式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发展。校本教研可以有以下四种基本模式[4]。 ①课题研究模式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核心与龙头,也是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最重要的形式。校本教研是在学校的层面上展开的,教师研究的问题通常也是其他教师遇到的共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也应该借助集体的力量,也只有教师的集体参与,才能使教师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灵感,在信息交流中获得启示,在争辩探讨中廓清认识,才能形成研究的氛围、研究的文化,真正提升整个学校的教研能力,因而交流与协作被视为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课题研究无疑为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一个最佳的平台。课题研究有利于形成稳定、全面和大规模的协作,有利于整合全校教师的力量。 但是校本教研制度下的课题研究,应该是一种为改进自己教育行为而进行的研究,是一种从实践到理论的研究,即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或自认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出发,不断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间接经验的基础上,将普遍性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理论,从而实现自身行为的改进和提高。因此,在课题选择上,应着眼于我国教育改革的走向,着重考虑开展这种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从学校和日常教育教学事件、偶发事件等活生生的实践中发现问题,确定选题,通过研究,发现教育实践的灵感和智慧并加以总结。要着重选择那些跨学科的、与每个教师都相关的、相当学科的教师都能从研究中获益的课题。 ②课例分析模式 课例分析模式主要包括一个课例、二轮反思和三次研讨等环节。所谓一个课例是指一个个实际的教学例子,它是开展研究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课例分析模式实际上就是围绕一节课的课前、课中和课后所做的一系列反思和研讨活动。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进行第一轮反思,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更新理念,并与同科教师进行广泛而深刻的探讨(第一次研讨),在此基础上形成关注新理念的课例设计。然后对新设计进行研讨分析,通过深入访谈,讨论教学行为如何改进,这就是第二次研讨。在此基础上,按照新的教学设计实施新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听课人员举行会议,比较分析三个阶段课的差异和变化,进行第三次研讨。施教者在新教学行为完成后进行第二轮反思,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肯定成果并写出教育反思与体会。课例分析模式的运作过程包括原行为、新设计、新行为三个阶段,期间有两轮在寻找差距中的反思与调整。课例分析模式具有简捷、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因此,它应该成为校本教研活动中最常见的模式。 ③案例生成模式 所谓教育案例,是对教育实践中发生的一个包含有疑难情境或某些决策行为的真实描述,它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生动故事,向大家提供具体的背景、人物、场合、事件和后果,引发人们的反思。在形式上,案例可以是学生学习的有趣故事,也可以是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发事件或困惑的记录,还可以是师生交往中的曲折经历。一个好的案例往往代表一类典型事件,蕴含着深刻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技能,有利于促使教师的分析与反思。案例还包括每个教师成长的经历和教育教学实践中成功的事例,这些都可以讲述教师的成才过程,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成功的案例不仅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不仅包括教法,也包括学法,还包括学生成长变化的过程等等。 ④活动与交流模式 活动与交流的模式形式多样,方法灵活。下面仅从教学比武活动、经验交流活动、教改沙龙以及教学开放日等方面进行说明。 教学比武活动。广延的校内教学比武活动包括各种优质课比武和各种形式的公开课。不论哪一种形式的活动,都应该体现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三个基本要素,都应该自觉地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确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难点,选择教学方法。教师必须把握优质课的基本标准,学生自主学习是优质课的重点,师生合作学习是优质课的标志,学生探索性地学习是优质课的关键。听课教师也应该按照上述标准进行评课。 经验交流活动。包括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德育经验交流活动和教育科研经验交流活动等方面。无论哪一种形式的经验交流活动,都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切实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要从学校实际工作出发,克服形式主义倾向。 教改沙龙。教改沙龙形式活泼,方式灵活。既可以是同一学科内的老师的交流,也可以是跨学科的教师的聚会。从内容来说,可以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展开探讨,也可以从教育体制改革和学校发展规划上进行交流。教改沙龙形式新颖、生动、有效,是校本教研的前卫模式。 教学开放日。校本教研并不是封闭式的,只有让社会了解学校,使学校融入社会,才能真正促进办学理念的不断创新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开放日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的自我反思,也为同伴互助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更使专家引题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它成为了校本教研不可或缺的模式。 (二)校本教研的实施策略 学校开展校本教研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3]: 1.树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新理念 学校校长、教师应该树立以校为本、以发展为本的理念,并把这些理念融入到校本教研的开发中去,并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以此推动学校的改革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具体地说,应树立如下理念:校本教研必须以学校发展为本,即强调必须从学校实际工作出发、围绕学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通过解决现实性问题为学校发展服务;校本教研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即必须确立教师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体,通过科研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校本教研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即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事业,要研究学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要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反对形式主义。 2.建立校本教研的组织保障体系 学校应明确校本教研的组织机构和各部门职责,使校本研究的组织管理工作有人抓,要整合教导处、教科室的力量,发挥教研组长与骨干教师的作用,鼓励教师参与到具体实践工作中去;联系并确定定期参与或提供咨询的专家或教研员,组织校本教研专业引领小组,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教研氛围,确保每一学科、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校本教研中来。学校也要成立专门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分工负责。学校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由校长、其他行政领导、学科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组成,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同时,校长必须为老师参加校本教研提供条件和支持,为教师参加校本教研创造良好的环境。 3.制定校本教研的制度保障体系 制定校本教研制度必须具有民主的基础,要经常听询教师的意见。校本教研的制度主要包括:教研组长活动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教研奖励制度、学科课题申报制度、专业引领制度、全校教研经验总结交流制度、校本教研专刊和“家长开放、接待日”制度、图书资源服务制度、网上信息平台制度、档案服务制度等。只有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确保校本教研规范进行,才能激发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化素质,进而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4.提升广大教师的行动研究能力 在现有条件下,不少教师不知道如何做研究,缺乏与研究相关的能力,以及缺乏相应的专业指导,所以应该对教师行动研究能力加以扩充。可以通过培养教师感知问题的敏感度、熟悉研究基本技巧、把握研究的特点、扩充参与研究的渠道等方面来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行动研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基于教育教学,通过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的研究。这种研究是从问题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以解决教师的实际工作问题。 5.营造校本教研的校园文化氛围 教师从事校本教研的原动力应在于他们的精神境界。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四个层面: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通过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特别是网络技术建设为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网络服务平台;通过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特别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为校本教研提供制度保证,使校本教研合理化、规范化;通过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特别是教师自觉的反思行为、群体合作行为的塑造,为校本教研提供行为范式;通过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增强学校凝聚力,培养广大教师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为校本教研的开展提供人文环境和支撑。可见,营造富有时代精神的校园文化是校本教研高效运行的必要保证。 6.构筑校本教研的评价激励机制 为了促进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能够持续不断地参与校本教研,必须制定相应的评价激励机制。学校对教师参与校本教研评价时,必须坚持发展性评价。坚持发展性评价有助于激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要把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完善各项校本教研制度,落实校本教研的责任,对校本教研有突出贡献的学科组、备课组或个人予以表彰奖励,是形成良好教研风气的关键。要建立健全校本教研考核制度,把校本教研纳入教育工作者工作实绩考核范畴,把校本教研的成果与岗位竞聘、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资晋级等联系起来,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 四、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最大挑战, 就是需要一支高质量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如何通过“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等项措施, 做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工作, 已成为当前学校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校本教研本身就促使专家、理论工作者、教研员和教师一起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对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 经过反复的探索和实践, 把新的教育理念真正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研究是立足于教学的研究, 是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是从问题出发, 从教师的需求出发。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过程。教师真正的成长不仅仅在于岗前培训, 也不仅仅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脱产培训, 而应当立足教学实践, 学校即研究中心, 教室即研究室, 教师即研究者。这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其主要途径有[5]: (一)以“课题研究培训模式”促教师成长。 即围绕课题开展教学研究, 并在研究过程中接受校本培训的“科研、教学、培训三位一体”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 将这种培训模式向“以促进教师自我成长为主要任务”, 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向“自觉行为”转变。除了参加培训和教研活动外, 教师必须增强研究意识, 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 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 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形成在研究状态下的工作方式。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其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 更是一个知识的建构者和创造者, 一个教育理想的实现者。“校本教研”给了教师这种机会, 使教师在研究状态中 不断克服工作带来的倦怠, 体会教研的乐趣和价值。 (二)以课例为载体,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课例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 课例“学习―研究”是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 包括研究人员、上课教师与他的同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讨论。提供教研的课例不是优秀课堂教学行为的展示, 也不是优质课观摩, 而是课前带着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 课中以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教学, 课后进行反思、交流。校本教研的全部过程就是为了真实地体现与展示上课教师这个特定对象教学的特点及其发展过程,使全体参与者都能获得对于有效教学及其意义的理解, 使教师专业水平获得提升。 (三)实现“全天候课堂开放”,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校本教研”就是教师与新课程的对话、教师与自身的对话、教师与教师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是一种“对话文化”。开展对话可以以“沙龙”的形式: 自由漫谈、民主开放, 但不散漫, 主持者确定研讨主题, 记录者将研讨主题的背景、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及效果记录下来。评课时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说存在的问题、改进意见, 允许对课堂持不同看法, 求同存异。倡导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育“故事”的写作, 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的需要。 (四)构建校本教研的运行机制。 学校可以依据本校实际开展校本教研。提倡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以年级备课组为研究小组, 将整体研究与分散研究相结合, 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主体作用和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优势, 构建起校本教研的运行机制。建立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 以教学反思、交流研讨、协作解决、结对帮扶、专题讲座、教学咨询、教学指导、听课、评课、说课、课改沙龙、校长讲坛、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 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教学研讨课、教学案例评析或个案研究交流等活动, 为教师参与教学科研提供机会, 创造条件,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五、第一责任人――校长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 在当前的形势下,校长工作的重中之重与第一要务就是抓紧抓好校本教研。校长作为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就是要建立以校为本、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制度[6]。 校本教研是一种在学校层面上展开的、以校为本的、自下而上的新的教研制度。校本教研赋予了校长新的历史使命。校长作为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要把校本教研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为此,校长必须明确课程改革中教学研究工作的方向和指导思想,不断改进和完善教研制度,逐步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比如建立校本教研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 1.建立有效的校本教研运作机制,健全校本教研的组织机构。 根据校本教研工作的需要,学校要建立校级领导、中层教研室、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构成的教学研究组织。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直接由校长领导,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部署、管理,由教研室或教务处组织实施,并充分发挥年级组在组织、统筹、协调上的作用,从而使校本教研从部署、管理到实施、评价都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为充分发挥学校的研究职能,提高学校自身教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立校本教研的导向机制。 要鼓励每一位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保护他们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建立对话交流制度、课题研究制度和教研成果奖励制度,形成浓厚的群研氛围。 3.创设校本教研的保障机制。 为了保障校本教研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要制定理论学习制度,开展教学后记、教学设计、典型案例和教学反思等评比活动;可举办“课堂开放日”、课标研讨会、观念更新报告会,互相开展课堂教学观摩;同时把教师参加校本教学研究活动作为评优树先、晋升职称的考评内容之一;寻找校本教研的关键点和突破点,在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上为教研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努力营造学校教研氛围。 应努力创设一种教师之间、教师与专家之间、学校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与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成为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 5.强化校本教研的全过程管理。 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研究的规划,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如教师经验交流制度、课程实施评价制度等,使校本教研尽快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李志涛 整理)
参考资料: [1]谭小林:《校本教研的实质及其意义》,载《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7月。 [2]吕传汉、汪秉彝:《课程改革与校本教研》,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5月。 [3]张扬群、汪天彬:《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开发管见》,载《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5月。 [4]唐新湘:《校本教研的基本模式初探》,载《教学与管理》,2004年10月1日。 [5]杨玲:《开展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载《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3月。 [6]解腊梅:《校本教研:新课程背景下校长的第一要务》,载《山西教育》半月刊,2004年第1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