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察蚂蚁》的困惑中走出
作者:市教科所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0 点击数:
911
课堂上,我让孩子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蚂蚁,然后用笔画一只,并请画得最快的5位同学把画贴到黑板上展示。孩子们边看边画,十分认真,很快就全部完成了。 先看前面这几个作品:一个没有触角;两个画了8只脚;还有一个虽然画了6只脚,却把其中的2只脚画到了腹部;只有一个孩子画得比较规范。再看看其它孩子画的:好家伙,居然还有的孩子把蚂蚁画成了4条腿,真是五花八门啊! 我总结出三个问题:1.蚂蚁有几只脚?2.脚长在什么位置?3.是否有触角?并让孩子们重新用放大镜仔细看清楚了,再把画修改好。最后,终于百分之百的正确了。 可是问题接踵而至。当孩子们把不同的食物都取一点,在鞋盒子里摆成一个圈,又把蚂蚁从瓶中倒入圆圈的中心,准备观察蚂蚁去吃哪种食物的时候,蚂蚁真是一点也不配合,到处乱爬,什么也不吃,甚至有的还想逃出去跑掉。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只好扫兴地把蚂蚁送回家去。 我真后悔,这项实验没有提前做一下,要是亲自体验在前,怎能如此的失败呢?想到这,我立即出去捉几只蚂蚁,拿着放大镜对着瓶子仔细观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蚂蚁有儿只脚,根本看不清。我真笨,课堂上怎么不拿瓶子亲自看个究竟呢?没有亲自参与活动,怎能给与正确的指导?原来最终的“百分之百的正确”,却是“百分之百的水分”,这真让我有一种难以言表的苦涩感。 我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马马虎虎、想当然了。这样做看起来场面很热闹,孩子们都在自行参与。都在动手实践,而且课堂的活动内容也很丰富,但并不实在、有效。老师忙于控制每个活动的时间,孩子们机械地完成任务式的实验。由于教师的束缚,孩子们的聪明才智被压抑,学习兴趣仅仅停留在对实验器材的好奇上,心并没有走进实验,思维并没有融入整个实验的过程。这着实让我感到困惑。 第二年我再教这一课时,终于从困惑中走出来。上课伊始,我既没有组织学生讨论观察方法,也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只向孩子们讲清观察任务:(1)用硬币和牙签摆一只蚂蚁,然后记录在本上,并标出各部分名称;(2)关于蚂蚁你们还有什么发现也写在记录本上。然后,就让孩子们分组行动了。 我加入在一个实力比较差的小组,和他们一样进行观察与实践,同时还被推选为记录员。当我把三个硬币摆成一条直线的时候,他们已经把触角摆上了,看样子是在想办法让蚂蚁停下来,好仔细观察蚂蚁的脚。这时我不由得想起“孩子们天生就是科学家”的话来。看,孩子们摆弄来,摆弄去,反反复复的那种投入与专注的神情,与科学家们探索与追求真理的样子难道还有两样吗?更令我感动的是,孩子们动作轻轻、小心翼翼的样子不正是他们珍爱生命、喜欢小动物的真实写照吗?突然有一个孩子兴奋地跳起来说:“我摆好了!”接着,一个又一个学生也相继完成。大家彼此议论了一会儿,就七嘴八舌地指挥我做好记录。小组成员共同商议决定,先自由观察,一有发现就招呼大家过去共同分享。 这节课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们,由他们自己去观察,自己去发现,他们在与蚂蚁直接的 接触与细致的观察中获得了对蚂蚁正确的认识与了解。孩子们为了能让蚂蚁停下来,以便看清楚蚂蚁的样子,采取各种各样的办法。有的用毛笔的毛、纸团的缝隙等夹住蚂蚁;有的用放大镜、小玻璃片等把蚂蚁压在什么地方;有的把蚂蚁或挤在手心里,或挤在塑料袋里,或挤在瓶子里;也有用蜂蜜、糖浆、米饭等把蚂蚁粘住的;还有用食物引诱的办法,等蚂蚁来吃食物的时候再进行观察。真是方法各异、花样百出啊! 这些是教师教的吗?显然不是。完全是他们在观察与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学会了自己教自己。因此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方法强加给学生,更小能牵着他们走,把他们圈在自已设计的小圈子里。教师必须留下很大一片空间,让孩子们可以自已教自己,因为只有他们自己才晓得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 在汇报交流第2项观察任务“关于蚂蚁你们还有什么发现”时,我发现孩子们的观察活动只是在低层面徘徊,所获得的也仅仅是一些表面现象,一些肤浅的东西。为此我感到困惑,猛然想起“逗蚂蚁玩”。于是我组织学生讨论,一下子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有设小障碍的,也有给它们正常的生活搞点小破坏的等等,想出许许多多逗蚂蚁玩的办法来。 下面是孩子们“逗蚂蚁玩”的几个实例: ●我想起妈妈说过的话,在衣柜里放樟脑丸,小虫子就不敢来咬衣服了。于是想到:用樟脑丸刺激蚂蚁一定好玩。 我们把樟脑丸压碎,洒在蚂蚁爱吃的食物上,把食物放在蚂蚁聚集比较多的地方,它们就是不过来。于是,我们捉几只蚂蚁放在上面让它们吃,就看见蚂蚁不仅不吃,反而心神不宁地向四处奔跑,一会儿,全散开了。接着,我们用樟脑丸在地上又深又宽地使劲画个圆圈,把几只蚂蚁困在里面,他们惊慌地在里面乱跑。我们又把一只蚂蚁放在“白线”上,它就像站在热锅上一样,进行着垂死挣扎——使劲地狂跳不止。其它蚂蚁可能担心自己,就绕着圈寻找出路,同时又觉得它可怜,就不断地跑来看看它,给它一点安慰。最后它终于跳出去跑了。许多蚂蚁可能感到好奇,圈里圈外都有蚂蚁跑过来看看那个地方。突然,有一只蚂蚁跑到那纵身一跳,出去了。接着一个接一个地都从那里冲出去跑了,再一看,一个蚂蚁也没有r。我们凑过去仔细一看,不知什么时候出了个缺口。原来,蚂蚁是用焦躁不安的样子来掩饰一项伟大的工程——运土铺路啊! 如果你要问蚂蚁怕樟脑丸吗?我们会告诉你,当然不怕,蚂蚁用它的机智勇敢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终于战胜了樟脑丸。 ●我们想看看大蚂蚁能不能给小蚂蚁做大王。小蚂蚁正排着队往家里搬运东西,我们把一只大蚂蚁放到小蚂蚁的队伍中,把小蚂蚁吓得很快跑开了。一会儿,一群小蚂蚁上来把敌人围住,趁敌人不注意,一只小蚂蚁冲上去咬住敌人的一条腿。大蚂蚁还没来得及反击呢,另几只蚂蚁也冲上去咬住其它的腿。很快敌人的几条腿便被咬断了。这时大家一拥而上,把敌人咬死拖进洞里。我们发现蚂蚁吃它的同类敌人。 ●我们在蚂蚁行走的路上放一块小石头。石头近处的蚂蚁立即往回跑,一边跑一边摇着触角好像在喊:前面有危险,快跑。蚂蚁们很快惊慌散开了。一会儿,它们又整好队伍前进了,还互相碰碰触角交流着刚才发生的事情呢。我们又用毛笔在塑料垫板上画一个水圈,放进两只蚂蚁。它们在里面乱跑一通,就绕着水的边缘边走边用触角点点地,就像盲人在用手杖探路似的。突然,一只蚂蚁加快脚步直跑出圈外,随后另一只也从同一地方跑出。仔细一看,原来水干了一个小口。我们发现蚂蚁用触角交流信息,还用触角探路。 ●蚂蚁的触角还能闻气味呢!我们把死蟑螂放进纸杯里,把杯子放到离蚂蚁不远的地方。一会儿过来儿只蚂蚁,徘徊着朝这边爬来,还不断地用触角碰碰地,好像闻到气味了,在寻找一样。爬到近处,停下来抬起头,两个触角在空中摇来摇去,终于闻出气味来自于杯子,于是迅速地直奔过去,在杯子底下转了一圈就往上爬,很快有许多的蚂蚁爬进去,围住死蜂螂挤着吃。奇怪的是:蚂蚁的队伍里有来有往,出去的是吃饱了还是不愿意吃呢?原来它们分工合作,有力气的在一起合力把蟑螂撕开咬碎,其它蚂蚁则忙着来来往往地往家里搬运。 听了孩子们讲述“逗蚂蚁玩”的过程,我真为他们高兴,同时也感到惭愧,孩子们说的许多我都不知道。可见,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既是学生,学生又是教师,师生教学相长。教师角色从“权威”、“传授者”转向“向导”、“领路人”、“合作者”,这才符合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要求啊! |
- 上一篇:找回属于儿童的科学课
- 下一篇:孩子,请不要急于动手做“实验”——《测脉搏》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