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请不要急于动手做“实验”——《测脉搏》教学案例
作者:市教科所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0 点击数:
891
科学课堂上,孩子们最喜欢做实验,一到动手做实验,个个小眼发光。特级教师路培琦说过:“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动手,要充分地动手,要给大段大段时间地让孩子动手。”但是,怎样动手?怎样动好手?如何做好探究活动,实现探究的应有效益? 时下不少科学课上,学生也是在做“实验”,但是却没有获得科学实验应有的效果,一堂课下来,虽然热热闹闹,但学生只是在原来的经验上兜圈圈。我曾看过这样一节课《玩放大镜》,一上课,学生就开始漫无目的地“探究”,个个都非常的“兴奋”,教师也没有加以干涉,没想到这些孩子竟然玩了整整一节课。老师还美其名曰:尊重个性,自由探究。下课前五分钟,学生总结这堂课的收获,没出意外,就是那“经典”的“干巴巴”的几条。我想,即使没有这一堂课的“玩”,他们也同样拥有这些经验。也就是说,虽然“操作”了一堂课,但学生的经验、知识、概念体系并没有增加和拓展。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何从学生的原有经验入手,沿着概念发展的走向,进入探究的理想状态? 我以为,要实现探究的应有效益,必须做到动手之前先动脑,把“动手探究”和“潜思默想”结合起来,使“做”与“悟”、“动”与“思”并重,且通过有效的思考来提升做的效益,进而通过“做”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接下来,笔者以《测脉搏》一课的研讨,谈谈如何通过动手之前的研讨来提高探究的效益。 《测脉搏》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教材中的一课,通过组织学生测量心脉跳动的次数,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发现人体心脉跳变化的一般规律。 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往往因为操作无序,使得收集到的数据不准确、不真实,结果得出来的结论毫无意义。所以,我认为上好《测脉搏》这一课,关键就在于如何取得准确而又全面的数据。而做到这一点,又必须加强实验操作之前的研讨,使学生明白操作的程序、方法和细节。 上课开始,教师组织学生测试自己在平静状态下的心跳次数。 接着,抛出问题:“当我们运动后心跳会怎样变化呢?” 学生:“会加快!” “可能达到多少?”“180、190、168、……”学生众说纷纭。这时候学生所有的数据,都是一种猜测,但学生都意识到人体在运动之后心跳的次数会增加,这是学生的已有经验! “在停止运动之后,心跳次数又会怎样变化?” “会慢慢恢复到原来,得到平静状态下的次数!” “这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 “3、5、9、15、2、1(分钟)……” 这时候,学生只能毫无根据地乱猜。科学需要证据,显然每个孩子的回答都底气不足,为什么?因为这些数据都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没有经过验证,是没有根基的。所以,这时候学生最需要的,就是希望自己的数据得到实际的验证。 然而,怎样才能知道“自己运动后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恢复呢?”那就需要测量! 是啊,学生测量自己心跳次数的需要已经产生了,然而怎么测量呢? “请同学们静静地思考几分钟,将可能导致研究失败的几种情况都列在科学记录上。” 十分钟以后,老师请学生安静下来:“说一说你们准备怎么做这个研究?” 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决不能含糊。在探究的过程中讲究思维的体验,而程序性的探究则可以体现孩子思维的条理性,因此,在动手测量之前,我们必须强调规划,规划好测试项目,规划好测试对象,规划好实验流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每一个环节应该注意收集什么数据等等,都应该明确。 孩子的思维往往是单向的,线性的,思维的周密性很差,考虑问题不够周全,常常顾此失彼,这也是小学生做实验常常失败的原因。而科学研究特别讲究思维的周密性,要考虑到各种各样可能的情况。比如航天员上天,必须考虑可能发生的任何情况,包括吃喝拉撒等。科学史上因一个细节的考虑不周全,而导致灾难发生的事例举不胜举,因此,思维的周密性也是科学素养的一种表现。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孩子考虑探究过程中会发生的种种情况,尤其是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种种可能性。 学生汇报:“我们组准备派一个同学运动,然后我们测量他运动后的心跳次数,几分钟以后,再次测量,看他在几分钟以后心跳次数是不是和我们现在的一样。” 看起来学生说得挺有条理。 可学生真的会做吗?他们对很多问题还没有考虑呢!且看老师的引导—— “你们准备选择哪一种运动方式?”老师边问边出示了四种运动方式图片:跳绳、慢步跑、仰卧起坐、上下楼梯。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喜好确定。 师:“运动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开始测量?” 生:“运动一停下来,就开始测量。” 师:“谁来测量?”“谁来计时?”“谁来记录数据”一连三个问题,让孩子们不得不冷静下来思考、协商。 师:“需要测量几次?一次测量几分钟?”这又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孩子们只想到,运动以后去测量,没想到几分钟测量一次,这样的深刻而有条理的思维是孩子平常思维的触角所不能覆盖的。 这时候,学生就开始小声商量,不一会又举手回答:“两分钟一次”“三分钟一次”,虽然学生说了,但是,他们真的明白两分钟一次是什么意思吗? “两分钟一次,究竟怎么测量?”这个问题逼着学生不得不去思考即将开始的测量程序。“我们在运动员一停下来就开始测量,测量一分钟;然后让运动员休息2分钟……”“这时候是第几分钟?”老师打断学生,插进来提问。“第四分钟”“接下来呢?”“第四分钟开始进行第二次测量,然后再休息2分钟。” “整个过程一共需要测量几次?” “一直测量到心跳次数和平静的时候一样。” “一到平静状态就停止测量了吗?” “不,还要继续测量一到两次。” 经过这么一系列严谨而周密的思考,学生们基本上明白了自己接下来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了。 这时候,教师出示了一张记录表格,表格上有实验对象、测量员、记录员、计时员,还有运动项目、平静状态下的心跳次数,最高的心跳次数,还有一个表格和坐标数轴图。 接下来,学生们根据自己拟定的研究计划和步骤,按部就班地操作,有的运动、有的记录…… 笔者以为,在探究动手之前,必须提醒学生注意三点:(1)通过探究的活动,你需要获得什么?你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是基础性的问题。(2)在探究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是体验性的要求。(3)探究活动以后,你产生了什么疑问?这是批判性的、创新性的要求。 密林探险、深窟寻幽这份探究的心境不可能在浮华的闹市中获得,在我们的课堂上,不能是冷冷清清,但也不能浮华喧闹。动静结合,张弛有度,激情与灵动的飞扬,深刻而理性的思索,应成为我们的教学现实。让我们给孩子一个宁静的时空,让他们托腮凝思;给他们一个自由的时空,让他们笃守内心的宁静,静静的感悟、默默的思考,聆听科学的跫音! |
- 上一篇:从《观察蚂蚁》的困惑中走出
- 下一篇:不要让你的孩子"寄人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