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展评评课报告及总结_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教研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展评评课报告及总结

巴中市中语会第二届二次年会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展评

评课报告及总结

 

巴中市中学语文教研员    苟志弘

 

巴中市中语会第二届二次年会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于20061115日—18日在南江中学顺利召开,此次活动得到了南江县教育局、南江县教研室和南江中学等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圆满结束。

为了让参会的老师看到更真实的课堂,我们设置了临时抽签课,还有高中组5位老师同上《再别康桥》一课和来自农村中学的自选课共14堂,这次教学展评活动,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反思的。

一、这次教学展评活动的成功之处表现在

(一)能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

只有明确正确的教学目标,才能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导航。我们大部分教师能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依据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利用文本,采用“读、说、写”的基本教学策略,落实语言文字的学习,同时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如通江广纳中学蹇杰明老师的《沁园春.雪》,虽然讲得多,课堂沉闷,是一堂很传统的课,但能明确教学目标,课上得实在,能把语文的基础知识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南江长赤中学张敏老师的《紫藤萝瀑布》,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记笔记、作摘录的良好习惯,能抓住重点,让学生寻找文中的美句,并说出美的原因。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邵爱菊老师的《湖心亭看雪》能抓住古文教学的最基本的东西,一是字音、二是字词、三是朗读,把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了实处,教师声情并茂的背诵感染了学生,也感染了在座所有听课的老师。平昌二中向敏老师的《金色花》也是老师背诵给学生,其实象李清照的《武陵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们的老师都应该背诵给学生。平昌元山中学张立祥老师的《看云识天气》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学会抓重点词语提炼信息。还有执教《再别康桥》的五位老师都能让学生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来品味诗的意境,都能有感情地朗读来感染学生。

(二)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部分教师能引导学生同文本对话,一方面,在对话中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在对话中引领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等,同时,在训练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和方法,从而整合三维目标。

2.注重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并让学生勾画、圈点养成记笔记、作旁批等良好习惯。如:巴州区关公乡中心校赵传飞老师和南江县杨坝镇九义校刘莎老师《致女儿的信》都能让学生收集很多的爱情成语、爱情故事、爱情诗句等等;通江三中宋国莉老师的《桥之美》能让学生收集许多关于写桥的古诗词;平昌二中向敏老师的《金色花》让学生积累许多有关母爱的诗词;巴州区恩阳中学赵敏老师的《武陵春》让学生收集许多写离愁的诗词等等。这样既让学生养成了学会积累的好习惯,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得到了进一步转变,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多样。象刘莎老师在《致女儿的信》一课中,让学生当记者采访学生,也采访了听课的教师谈对爱情的认识,为课堂增添了亮点。邵爱菊老师的在《湖心亭看雪》一课中,老师把提问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提问,对学生所提问题,教师不包办解决,让其他同学帮助解决,这也是合作、探究学习。南江中学李勇老师在《再别康桥》一课中,最后让学生讨论“善待离别,珍爱生活”别具一格。巴中五中屈韬老师在《再别康桥》一课中,也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还有师生比赛朗读来品味诗的情感。巴中中学李礼老师在《再别康桥》中让学生站在讲台上给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及让学生自己选择背景音乐,这样让学生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学生很投入,课堂气氛活跃。

还有一些教师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尽管一堂课只有40分钟,几乎所有教师都花了较多的时间进行拓展延伸训练,并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教师基本功扎实,团队合作能力强

特别是5堂抽签课,尽管只有一天的准备时间,都能找出五彩斑斓的画面,配上美妙动听的音乐,制作出精美的课件。这体现了我们各单位的团结协作的能力,精神可佳。

二、这次教学展评,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部分课教学目标不明确

我们确立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应紧扣单元提示和课后练习题。因为《课程标准》要求,年段特点的体现,都浓缩于课文后面的练习题中。

有的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突出。如赵老师的《致女儿的信》,不管是上的第几课时,文章通过童话故事来让我们认识“爱情是什么”,告诉我们至真至美的爱情。而老师大谈特谈早恋的危害,以及社会现象的重婚、纳妾、傍大款、一夜情等等,游离于文本之外,上成了政治思想课,偏离了作者的意图,也偏离了编者的意图。

向老师的《金色花》老师示范背诵了课文,学生很受感染,可学生没有读书,没有理解文本,就让学生大谈而特谈母爱、谈家庭,把优美的诗上成了德育教育,政治思想教育课。这么美的诗就该让学生好好的读书啊,老师使劲在那儿讲有何用?泰戈尔的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的孩子的一场“捉迷藏”,实际上整首诗妙在“我”突发奇想,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在一天时间里和妈妈三次嬉戏。这朵金色花看起来似乎和妈妈分离着,其实他无时无刻不依恋着妈妈,他以儿童特有的行为方式表达着倾慕之情。而妈妈呢?对孩子是纵容是疼爱的,他们之间感情的互动是诗歌的亮点,也是重点所在。这首诗美,美在精巧的构思,美在诗化的语言,美在从自然纯朴中流露出浓浓真情。而这一切都要通过我们的朗读才能体会品味,因此教学的重难点在朗读。象“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这一句,老师也讲了这句的意思,大家也都知道,象我们平时有人撒娇:“你真坏!”实际上不是说你坏,那么就该指导学生读出语气,把要表达的意思,用我们的声音传达出来。还有最后一句“我不告诉你,妈妈”同样如此,要指导学生反复读这首诗,读出语气,读出感情,体会母子之间的纯真感情。

(二)潜心文本不够,缺乏对教材的深入钻研

比如,《致女儿的信》,苏霍母林斯基通过一个童话故事告诉女儿“爱情是什么”,从这个故事中,执教的两位老师都好似这样归纳的:上帝第一次看到的是爱情,第二次是忠诚,第三次是心灵的追念。真的是这样吗?请老师好好解读文本,教材4647页,上帝第一次看到的是“不理解的美和从未见过的力量”,而天使回答“这是爱情”,第二次看到的是“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天使回答“这是忠诚”,第三次看到的是“不可理解的美和同过去一样的力量”,天使回答“是心灵的追念”。实际上,上帝三次看到的都是“美和力量”,可我们的老师没有注意这三次的修饰语不同,第一次是“不理解”第二次是“无与伦比”第三次是“不可理解”,抓住这三次不同的修饰语让学生理解,还有上帝看到 “爱情”后的表情三次不同,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到理解文章最后一段中“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这句话,可我们的老师单独拿出这最后一句话,来让学生孤立的理解,学生能吗?

还有文章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是爱情,是象我们老师讲的“海枯石烂”“海誓山盟”“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吗?我们请看课文内容,上帝三次所看到的男人和女人,都是这样写的“男人和女人一会儿望望天空,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这就是爱情!多美啊!

又如,《桥之美》是一篇美学小品文,作者以一种新的审美视角将桥置于一个个构图框中,发掘出桥在不同环境中的美学效果,给人一种新的审美视角。其实我们的老师可以和前面一课《中国石拱桥》作比较,《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升是桥梁专家,他从科学的角度写桥的历史久、形式美、结构巧;而《桥之美》的作者吴冠中是画家,他从艺术的角度写桥的构图美、施工妙、形式多样。这样让学生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和感受桥的内涵美。

还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这篇优美的写景性抒情散文,文中有一句话“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也是课后练习第一题,老师应该知道本文写于1982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她非常悲痛(198210月,作者的小弟病逝,她写了一篇感人肺腑的《哭小弟》,不知老师们读过没有?),作者在小弟住院期间偶然看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于是撰写了此文,文章从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及紫藤萝花由衰而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这也是文章的主题),而理解这一切都要靠我们的朗读来品味领会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情感。

李清照的《武陵春》这首词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载不动许多愁”这是名句,学生能理解吗?我们的老师该不该引导?

 《再别康桥》多么美的诗啊,可我们的老师让学生根据诗的内容画几幅图画,多此一举,徐志摩把康桥写得这么优美,我们在朗读时,那些美丽的画面自然而然地就再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了。还有的老师让学生用花园里不要攀折花草树木,图书馆里保持安静,这样来理解“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未免太牵强附会了吧。

(三)不注重朗读的指导和训练,致使我们的教学目标不能达成

无论是《紫藤萝瀑布》、《致女儿的信》、《桥之美》,还是《沁园春.雪》、《金色花》、《再别康桥》,这些优美的文学作品该不该好好的去朗读?而我们一些老师的朗读流于形式,要么学生齐读一遍,要么听配乐朗诵或老师自己示范朗读一遍,就算完事,也不让学生自由朗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更不指导读,还不说教读。有的学生唱读,老师也不纠正,甚至老师也没读出语气,读出感情,比如《沁园春.雪》,学生唱读,老师也没读出味来,一首豪迈的词读得平平淡淡。有的老师对重音的理解就是声音高,有的该低沉时没沉下去,老师自己都没有读出味来,怎么指导学生朗读呢?象“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有老师是这样理解的:放弃做人的权力而做一条水草。是这样吗?甘心是心甘情愿,诗人对康河的一切非常留念,不愿离去,愿与康河融为一体。我们的一些老师最基本的东西没把握,没有读出韵味,没有读出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怎么去品味、鉴赏意境。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就应该好好的读,和作者的心以同一频率跳动,与文本交流,与作者的心灵交融。我们有些老师就做得很好,象邵爱菊老师,屈韬老师。

(四)游离文本之外的去拓展延伸

这次的14堂课都用了拓展延伸,好象没有拓展延伸,课就不完美,甚至一部分老师花大量的时间、费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去搞拓展延伸,老师们,最基本的文本没有理解,没有弄懂就立竿见影作战延伸,有效果吗?我们举一反三,“一”都不会,能反“三”吗?

(五)关注学生不够,教师讲得多,学生悟得少,课堂气氛不活跃

我们有的课堂始终只是少数几个学生参与学习、回答问题,大部分学生在那里无所事事;有的是满堂灌,学习氛围不浓,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肌肤没有。这么优美的散文、诗词,一些老师的课上得如此沉闷,课堂死水一潭,我们的语文老师能把课上到这样,也还确实不容易!老师提一个问题,学生齐答,要么就是老师包办,帮学生回答,要么就是自问自答。其实,一个问题提出来,很多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以及教师的点拨,得出结论,这就是合作探究学习,一个问题不是老师包办代替,而是集学生大家的智慧探讨得出来的。我们一些老师总把合作学习理解为分组讨论。

(六)滥用小组讨论

我们这次的绝大多数课都用了小组讨论,有的讨论不到2分钟就结束了,有的讨论刚进入高潮就戛然而止,这样流于形式的小组讨论有什么效果呢?

有一位老师让学生找出写桥之美的词语,来体味桥之美,也分小组讨论交流,有必要吗?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应该是某项任务需要多人的合作才可以完成,或多人合作确实比一个人独立完成效果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即能多角度地理解。如果讨论的问题具有明确的答案,就没有必要的讨论,小组讨论的重要价值是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互相启发,让他们的认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七)对一些重要的知识要点老师有必要给学生讲清楚

比如:我们向学生提出要求,要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的意境,学生对意境懂吗?从有些老师对诗歌意境的分析看,自己都没弄懂什么是意境。

清代大学问家王国维说:“何以谓之意境?曰:写情则必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口出是也。”

其实我们也可以把意境简单地理解为:“意境就是情与景融合而成的境界。”这样学生懂了意境,才能去品赏诗歌的意境。

还有学生不懂白描手法时,老师用屏幕打出来,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直接用线条勾勒,不着色彩或很少使用色彩。其实课本上206页的图画就可以说明,这是很好的现成的课程资源,我们的老师怎么不用?

三、我对今后中学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一)潜心文本,做文本、作者的知音

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首要任务。未深入钻研教材,是教学无效、微效的关键结症,许多教学中的偏差与失误无不与此有关联,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教师在接触一篇课文时,首先要抛开教辅教参,潜心会文。反复诵读,读得朗朗上口,读懂文章的内容,读出文章的感情。有些教师自己都没把文章的感情读出来,能指导学生吗?教师对文本要细察深思,形成自己对教材、对一篇课文独到的认识。新课程强调由封闭走向开放,强调活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但是课文仍是教学的首要凭借,文本文本,教学之本。所以无论教学观念如何更新,深入钻研教材是永恒的要求。

(二)让诵读回归我们的语文课堂

诵读,是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运作的活动,是语文学习中的  重要环节,也是我国古代传统教育中最常使用和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式。但多年以来,语文内学习过程中的诵读教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诵读是一种值得发扬的良好阅读习惯,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语言理解、分析的必要准备,是语文能力、素质培养的必经手段,可以说没有读书声的语文课堂是有缺陷的、不完整的课堂。

我们说,阅读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交流,而朗读则能把这种交流变得更加直接、亲切、可感。正如古人所说“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唐代白居易也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声”是感人心之最切者,诵读的过程其实就是移情入文、以情品文的过程。诵读使读者更自然地融入作者的精神世界,通过诵读过程对文本的再现,文字不再是干巴巴的躺在纸上,而是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跳动着的音符,该豪放处豪放,该婉约处婉约,或喜或悲,或急或缓,或低或高,或轻或重……负载着阅读者独特的理解,带上了丰富的生命色彩,是创作者思想感情的再一次升华,也让学生品赏到一种创造的乐趣与成就感。

所谓“以声传情,因声含义”,当学生用富有生命力的声音传达着文本信息时,他对于文章的理解也同时正在进行,并进一步得到深化。古人云:“诵读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实践证明,读对于理解是有着莫大益处的,读与思往往是相辅相成的,诵读带动学生理解的过程是自然而然展开的。

诵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从长远看更有其深刻的语文价值,最终促进良好语感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学生有了较强的语感,就能做到恰如其分的表情达意,真正提高语文能力。

(三)这次的三种类型课,抽签课难度较大,它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有较为扎实的教学功底及灵活的教学经验,指定课也不那么轻松,大家同上一课,一比就知道效果,最轻松的是自选课,自己选定课文,准备了近两个月,可最不理想的就是自选课,这就暴露出了我们目前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一些教师不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封闭自守,自我感觉良好,不出去走走听听他人之言,学习别人的先进东西,也暴露出了我们一些学校分管教学的领导对教师业务的指导和考核不得力,还说明了我们一些县()教研员没有认真推选,工作是应付了事.这值得我们注意和高度重视,象这样下去,我市中学语文教学的前景并不乐观,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多做几套模拟题,就能考出好成绩,就能应对中考、高考吗?非也。这样做,既是对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我们的民族语言是一种侮辱、一种摧毁!难道我们的老师不觉得有一种负罪感吗?

(四)通过这次的课堂教学展评,我们看到一些课堂上的学生,不喜欢单独回答问题,更不用说自觉举手答问,有个别班的学生,老师启发再三,无一人举手,甚至点名起来,还不情愿,是他们回答不了老师提的问题吗?非也,原来他们只喜欢集体回答,可见平时上课是怎样的状况了,要么自问自答,要么一讲到底。学生没有养成独立思考回答问题的习惯,他们能突然适应吗?这些都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老师们,我们该反省我们自己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最后送给大家三句话: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语文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中文域名: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