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浸润
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浸润 罗鸣钟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现实社会,钱潮滚滚,物欲横流,形形色色的观念、思想、主义、文明冲击着、占领着、控制着我们的心灵世界,我们迷茫、矛盾、孤独、痛苦、失望、悲哀……不得不承认:在现代社会里,物质生产的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了,甚至还扭曲的发展了。我想,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试的语文教育)应当承担这个责任。 一、应试教育的弊端 要谈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必须明白什么是应试教育。“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① 在应试教育之大环境下,我们的语文教学陷入了困境,“工具性的砝码越来越重,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其思想意义在相当程度上形同虚设,只是寻词摘段,用解剖刀肢解,作为训练语言的例子,学生在知、情、意方面有多少收获要打个问号”。②为了考试,为了高分,为了升学,语文教师不得不把课堂变成训练场——各种不同类型考试题目的训练场,至于传道、审美、感悟、思辨……他们只好舍弃!高考、中考考什么,他们就训练什么,不管这些东西学生是否喜欢,对学生的人生能否导航,反正这是考点,必须要记住!就连小学生也不能幸免!什么《黄冈密卷》,什么《海淀考王》铺天盖地,那上面有些题目,就是教师也棘手呀!且大多是重复训练。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高考通鉴·语文卷》就是从字音、字形、词语到阅读、写作,将高中语文教材肢解为24个考点,设计了无数道习题,真是“蔚为大观”!给我的感觉却不是个滋味,就好比研究一个人,我们不去了解他的思想、情感和生平事迹,而是去研究他的骨头有多少块,肌肉发不发达一般。如此肢解,真是本末倒置!要声讨应试教育之弊端,那可真是罄竹难书!“陕西教育学会会长张克俭同志将其概括为四点:一是教育对象的片面性;二是教育内容的分割性;三是教学方法的机械性;四是教育评估的负导向性。”③在语文教学中,一切都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转动,学生为考而学,只求高分,不求内涵;教师为考而教,只是视学生为倾注考点知识的容器,为冲锋高考独木桥的士兵。如此种种,其实质就是一点:人文精神的缺失——没有把人作为发展的第一主角和发展的终极目标。 二、语文教学的灵魂——人文精神 (一)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 《中庸》有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④,可见教育之根本 ①《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全书》,延边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第45页 ②于漪,《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我和语文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38页 ③《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全书》,延边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第45页 ④《大学·中庸》,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第93页 在于修道。何为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①,即是培养人遵天道、守人伦、和谐发展,以求道德的完美。语文教学,如果不能使人明德,不能使人趋向至善之境,不能使人自新,那便只是寻章摘句的“小学”。陶行知先生说“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就是要用新的学理,新的方法,来改造学生的经验。”② 《学会生存》一书开篇明义地指出:“人类发展的目的是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③法国近代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教育应当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 ④ 19世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是“为我们的完美生活做好准备”,“即如何治身,如何养心,如何处事,如何立家,如何尽公民的义务,如何利用天然的资源来增进福利,如何善用我们的才能,达到最高效用,以求人己皆利,要言之,如何经营完美的生活” ⑤这些论述从不同角度把握了教育的本质,但我们仍然需要对教育下个定义。“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⑥增进知识技能也好,影响思想品德也好,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整个教育活动的中心是学生,教育必须“以人为本”。 (二)语文教学呼唤人文精神 1、语文的学科性质 《现代汉语词典》将语文定义为“语言和文学”。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的学科性质又是这样界定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工具,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但是,“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⑦ ①《大学·中庸》,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第8页 ②陶行知,《新教育》,《陶行知教育名篇》,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 ③《学会生存》,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页 ④曹孚,《外国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第124页 ⑤曹孚,《外国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24页 ⑥《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第1页 ⑦《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第2页 2、让人文精神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灵魂。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就像人的躯体与灵魂一样是不可分割的。但在应试教 育大环境下,语文的工具性日益突出,大家只见“文”不见人,甚至连“文”都没了,只有铺天盖地的习题,所以我想重点谈一谈语文的另一面——人文性、文学性。 如果将小学一年级用来集中识字的儿歌童谣也算作文学作品,那么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教材就都是以文学作品为载体。那么这个载体到底要盛载些什么给我们的学生呢?当然,入选教材的文章都是符合语言规则的,都是我们学习语言的典范。但是如果教师仅仅将其作为学习语言的工具,那么就是对文化的浪费,思想的漠视。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她表现了一个民族对生活的理解、对情感的思辨和对真、善、美的感悟;她是思想的宝库、理想的源头,更是现实的写照,未来的指导,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内涵。更何况,汉语言文字也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在中华文明的代代传承中,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特征。所以,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要眼中有“人”,“以人为本”,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掘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以文学之器盛思想文化之道,浸润学生心灵,丰富学生情感,使之才高德馨,让他们的心灵更加充实,让他们的个性得到真正的张扬,使人文精神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灵魂。 二、培养人文精神的主阵地——语文课堂内外 (一)人文精神的实质 要谈人文精神,首先要了解人文精神的源流。“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按照我对这一传统的理解,我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来不泛人文精神与人文内涵。“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华夏文化就完成了从神本向人本的过渡。孔子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明确表达了对天道的不信任和怀疑。《易传》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自强不息、相信人为的精神,正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极好写照。在儒家学说的深刻影响下,道德至上主义成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实质。有着崇高的道德修养和强烈的入世精神的‘君子’,不仅是一种道德理想意义上的人格称谓,更是作为一种现实的追求在列代儒生中绵延传承。‘乐得其道’、‘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搏施民而济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①《人文精神》,《华北CA认证中心》,http://www.hbca.com.cn 是君子必备的人格境界。”① 正是人文精神的代代传承,才会培养出无数文章道德彪炳千秋的文人学子,才会孕育出浩如烟海的美文妙诗,才会使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日益增强。我们的教育方针就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就要弘扬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内外世界的和谐发展,尤其是精神境界的提升。 (二)培养人文精神的主阵地就是语文课堂及其延伸 人本主义心理学以正常的人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人性,发展人的潜能,从而促进人的自我实现。而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应是通过学习,了解自我,发展潜能,达到自我实现之境。于漪老师说过“人文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育,主阵地是课堂教学。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有人文精神的内涵。古今中外的科学家、艺术家之所以能在事业上达到高峰,就是把人的利益放到了第一位。”②所以,语文教学应当之无愧的扛起这面旗帜——人文的旗帜,以道为本,以人为本,以文为本,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 三、人文浸润的方法 “水有源,故其流无穷;木有根,故其生无穷。”,一名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一定会扎根于我们民族文化的沃野千里,学贯东西,博古通今,在语文教学的大观园里辛勤耕耘,传承文明,化育生命。细雨无声催百花,春风有意润桃李——这,就是人文教育的境界。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弘扬人文精神,浸润学生心灵,引导其精神世界得到和谐发展,必须要明白一点: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能强加给学生,人脑不是电脑,可以把某种东西加载上去。为此,我提出“浸润”这一概念,“浸润”本是一物理概念,是指固体和液体接触时,它们的接触面趋于扩大,且相互附着的一种现象。熏陶、濡染、浸润当为一组近义词,作为语文教学的灵魂,人文精神应该无处不在,如阳光、如甘霖、如春风、如生命赖以存在的氧气一般,“随风‘浸’入夜,润物细无声”,不仅要浸入、浸透,更要滋润、滋养学生心灵,实现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一)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全国优秀教师霍懋征老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也没有教育。” 现代著名教育家王企贤也曾说过:“要有什么经验嘛,也很简单,只有一个字,就是爱。爱你所从事的事业,爱你所教的学生。” 所以说,人文关怀的前提就一个字——爱!爱是不息的火焰,可以溶化一切坚冰;爱是春风缕缕,可以红桃绿李;爱是汩汩清泉,可以明澈那一双双清亮的眸子!爱,一切生命之源,一切力量之源,一切体验之源。爱是可以传递的!没有教师博大无私的爱:爱学生,爱事业,爱生活,爱生 ①《失落与复兴——略论教师的人文精神》,《世纪中国》网站, www.cc.org.cn ②于漪,《强调人文精神要有民族特色》,《我和语文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5页 命,爱自然,爱历史,爱理想……就不会有学生的爱:爱父母,爱自己,爱同学,爱学习,爱社会,爱未来,爱我们这古老而又悠久的文明。有爱方有情,唯有师生的互相信赖和真爱,才会有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融,才会有人与文的交流,今与古的交流,东与西的交流,现实与理想的交流,传统与未来的交流。 对学生的爱,不是放在嘴上的,要落实到行动中去。上海市尚文中学的黄静华老师说“我们的责任就是为每位学生开垦出一片成长的沃土,只要我们用心执着地去爱,所有的孩子都是可爱的,我们要以真情去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使他们健康的成长。”他们用自己博大无私的爱,使蓓蕾绽放,使枯 木逢春。黄静华老师的“三支笔”唤醒了三个孩子的良知,把他们引向了正确的人生航道。只要我们饱含热情,全心投入,给一个赞许和眼神,送一件小小的礼物,来一场别致的师生嬉戏,轻轻的刮一下学生的鼻子……都会胜过千言万语,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顽劣成性的何永山,在霍懋征老师春风化雨般的关爱中,不也缴械投诚了吗?大爱无言,一切尽在行动中。 (二)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要善于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语文课堂要充满乐趣,要让学生真正的喜欢语文课,就要以学生为中心,从他们的成长需要出发,从他们的情感需要出发,充分利用教师语言的魅力来“粘”住学生;用教师渊博的学识“迷”住学生,用教师崇高的品质折服学生。《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不兴其艺,不能乐学。…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①把学生视为接纳知识的容器,板着面孔高高在上,空洞说教满堂灌输,见题不见文,见文不见人,这样的老师,学生不会亲近,这样的语文课,学生不会喜欢。 1、教师要做一名让学生喜欢而愿意亲近的人。唯有这样,学生才会“爱屋及乌”,才会喜欢你教的课。这就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臭架子,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做学生的朋友,做课堂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尊重学生主动发展的权力。唯有“亲其师才能安其学,乐其友才会信其道”。具有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师一定会在语文教学中,牢记“育人”使命,一切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地修炼自己的个性情操,不断地提升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深入到学生中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成就学生。 2、要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在孔子眼中,寓教于乐无疑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在快乐中学习,从学习中快乐。只有这样良性循环,才会激起学生不辍学习的欲望。“乐”不仅只是娱乐性,更不能只是课堂上肤浅的嬉笑,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而有所得、有所悟、有所动…从师生课堂交流中获得成就感、从祖国语言文字里获得民族自豪感、从教师激越豪迈的召唤中奔涌出创造的欲望! ①《礼记·学记》,《四书五经》,作家出版社,2004年8月,255页 ②《四书五经》,雍也篇第六,作家出版社,2004年8月,35页 3、让语文课堂成为灵魂净化与升华的殿堂。 文学是人学,更是情学。语文课堂就是师与生、人与文情感碰撞与交流的场所, 要让语文课堂成为灵魂净化与升华的殿堂,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轻松愉悦地解读文学作品,从而激起对生活的热爱;从而萌生表现、创造生活的欲望! (1)倾情投入,真情演绎,以师情激生情,以生情悟文情,在情感的激荡中激活学生意象思维。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可放一曲哀乐,营造悲的氛围。教师悲情的朗诵课文,一遍一遍,直至泪如雨下,声气梗阻。让学生从教 师的情感中去体验人们失去总理的大悲大痛,又从这大悲大痛中感悟出总理人格的伟大以及人民那种对总理的真悲、真痛和真爱。 (2)从笑声中得到启示,从悲悯中得到净化,直面崇高得以超越,直面丑恶得以警醒。一切文学作品莫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莫不蕴含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所以解读文学作品不能脱离生活而仅做形而上学的研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笑为手段,否定生活中那些不协调的形式,从而肯定生活中的真、善、美。俗话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教师要肯定、引导和发展学生情感中善的方面,让学生心灵在悲剧冲突中得到净化,精神得以提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①教师要利用文学作品中一切崇高的形象来震撼学生灵魂,使其得以超越;以一切丑恶的现象来刺激学生良知,使其得以警醒。当然,这些目标的实现,不是靠空洞的说教,而是以文学作品中活的形象来激发学对生活进行感悟得以实现。 只有师生共爱语文,其爱浓浓,其情融融,其乐陶陶,才会有语文课堂上灵犀一点通的会意与欣喜。 (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②可见为学入门无早晚,只要能立志,一样能成才。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一个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就如行尸走肉;他的人生就像是没有阳光的漫漫长夜。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凯尔泰斯·伊姆雷年少时被人称为“木头”,在他十二岁之前一直都是浑浑耗耗的。有一次,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位国王给他颁奖,因为他的作品被诺贝尔看上了。他把这个梦告诉了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对他说:“孩子,如果这真是你的梦,那你就会成功,因为当上帝把一个不可能的梦放到谁的心中就是要真心帮他实现这个梦想。”当理想的第一缕曙光穿过重重迷雾,照亮那一个个幽暗的心灵世界,那是多么激动人心呀!是啊,梦想都有神助,更何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我们能将学生理想的火炬点燃,就算我没有教给他多少应试的知识,丢了这几颗芝麻,又有何妨?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的西瓜在等着他们去采摘啊! (四)不是根深扎沃土,何来翠碧笑三春 ①《四书五经》里仁篇第四,作家出版社,2004年8月,31页 ②《四书五经》为政篇第二,作家出版社,2004年8月,25页 由语文与生活的血肉联系可知学习语文应以生活为内容,为老师。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论断,要实现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必须打破语文的学科枷锁,树立“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开放式教学观来指导具体的实践操作。开放教室小课堂,容入生活大课堂。如果只是在教室内做语言学的分析,文学论的教研,就背离了语文的本义,放弃了生活这位老师,必然使语文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必须让生活呈现于课堂,让课堂回归于生活。 1、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外观内感抽象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感性显现,从而理解、掌握语言。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是时,就可 用色彩鲜明的画面来代替“平湖秋月”、“武陵春色”、“蓬莱仙阁”等抽象文字,让学生从这些感性形象中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领略圆明园美之所在。 2、调动学生生活体验,理解语言、积累语言。教师要熟悉学生生活,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教例,以活的形象来激活学生生活体验,使书面语言得到内化和积淀。例如:在教学《曼谷的小象》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潇洒”一词,先分析学生熟悉的举止潇洒的人的神态、举止、和风貌,再引导学生用“潇洒”去评价他(她),再让学生查字典概括,学生就准确地理解了课文是以该词对小象优雅姿态做评价,同时也学会了运用该词,“某某,你好潇洒哟!” 3、到生活中运用、发展语言,可以设置生活场景,甚至直接进入生活,让学生主持、发言、评论、辩论、采访、做推销、搞宣传、查广告牌中的错别字、纠正他人语病、收集民间词汇、整理民间故事…采用众多的方法提炼学生语言能力。 生活才是语文的海洋,只有深深的潜入生活的底里,人文教育才会弥久历新;只有扎根于生活厚重的土壤中,人文精神才会叶茂花繁。 (五)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说的就是一个积累。不是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说吗?这恐怕也是天下学文之人向往的最高境界吧!古之学者,无不博览群书,天文地理无所不知,诸子百家无所不晓。凭什么?积累使然!杜甫有读破万卷书之决心,孔子有“韦编三绝”之耐心,李白有铁棒磨成针之恒心。日积月累,成就了他们万世之美名,千古之佳话。古人背书,背出了唐诗宋词之无限风光,背出了唐宋八大家,背出了四大名著,所以说积累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一门功课。语文教学中,学生该背诵的一定要踏踏实实地背诵,这是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虚不得,假不得;课外阅读一定要做好指导,有针对性,有目的性,还要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让学生有读书的愿望,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乐趣,自觉地养成读书这一终身受用不尽的好习惯。 厚积薄发,说的就是消化和创新吧!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积累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达到一定的度,就会发生质变,从而创造出新的东西。“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水”哪儿来?当然要靠平时积累,水满则溢,意足则淌,“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就是说积累达到了一定的量,就能融会贯通,恍然大悟,由积累到消化到创新就此实现。 (六)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前文谈过:应试教育四大弊端之一就是教育对象的片面性。教师只是关注那些能升学的学生,对于大多数不能升学的学生多则是放任自流,这无疑是与人文精神相悖的,无疑是对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利的践踏。弘扬人文精神,就是要用爱的雨露滋润每一棵花草,“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抛却这一“恨”字,不正是人文教育者所追求的结果吗?是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最优的发展,不能只要几棵楠木而丢了整片森林!分数是什么?升学是什么?那只不过是人生的旅途的一段小插曲,怎么能够因为学生某一个音没唱好,就剥夺他歌唱的权利呢?切记: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四、结论 人文素养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育者抓住一切时机,利用一切素材,将学生笼罩于人文关怀之下,使其心灵得到滋润,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只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透彻,才会有“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旖旎。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全书》,延边人民出版社,1999.5 [2]于漪,《我和语文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全书》,延边人民出版社,1999.5 [4]《大学·中庸》,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3 [5]陶行知,《新教育》,《陶行知教育名篇》,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 [6]《学会生存》,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7]曹孚,《外国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8]《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9]《人文精神》,《华北CA认证中心》,http://www.hbca.com.cn [10]《失落与复兴——略论教师的人文精神》,《世纪中国》网站, www.cc.org.cn [11]《四书五经》,天津古籍书店影印,1988.7 [12]《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5 [13]《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作者姓名:罗鸣钟 联系地址: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校 联系电话:13881666953 |
- 上一篇:让学生积极参与安全教育管理
- 下一篇:大家都夸“我”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