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即时得“知”的策略
作者:市教科所 发布时间:2010-11-14 12:11:14 点击数:
556
对课堂教学而言,知,就是知道学生的学习效果。的确,教师授完一堂课,学生对课题和知识的掌握、了解程度,如果不管不问,一片茫然,既不知道自己的教学效果,又影响后面的教学质量。久而久之,师生之间不能沟通的这堵“墙”,将成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大敌。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不仅重视教学方式的设计选择,而且也非常注重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即时用采多种多样的交流方面,让授课结果即时反馈给自己,教师立即修正、补充,再训练,再检测,再反馈。如此循环,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具体说,我采用下面四种方法重视语文课中“知”的五一节,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汇报交流。即是指名当众汇报自学所得。常常对文章字词、层次段落、疑难问题的理解、讨论。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老师的课解、提示、要求后,把他们自学的效果反映给老师和同学。根据学生急于想知道自己理解的正确与否的心理,我引导、鼓励他们发言,形成活泼有生气的课堂气氛。同时,教给他们汇报的语言格式。要求学生开始说:请同学们听我汇报,我对……的理解是这样的。末了说“汇报完毕”。这样长期训练,学生不仅把自学效果及时告诉了老师和同学,而且学生的口头表达方式也将更规范,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在此感染下也会不自觉地勇跃发言。 二、评价点拨。评价是教师对学生汇报交流的内容理解和语言表达做出价值判断。点拨是教师对学生在文章理解、作业训练、习题解答中出现的疑难所进行的解释、提示、暗示和补充说明等。俗话说:响鼓不用重锤。但此时恰恰是老师用“锤”轻敲一下,但怎样“敲”这一下呢?就是教师的功夫了,要敲到点子上,轻重适度,深浅适宜,而不是盲目乱敲或到处打边鼓。教师以中肯、精练、含蓄的语言给生以启迪、思考,老师做到“欲言又止”,留出悬念。老师对学生、对某个问题,要达到“一点即通”,就要认真研究好教材和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设计好恰当的方式、方法。如利用教材中的前文的阅读要求、提示、文中的注释、文后的习题,就多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提纲”、“点拨”“引导”等。我在教学中没有每问必答,每问必讲,而是常常抓住关键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生的想象空间扩大,思维容易展开,让学生想象的翅膀在脑海飞情飞翔。在教学《在希望的田野上》一诗,第三节要求理解“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的意思,我先让学生明白“劳动”一词的意义后,这样出示问题:同学们你们家里的用品是从哪儿来的?很多同学说,用钱买的。我又问,钱又是从哪儿来的?这下课堂活跃了,有的说是爷爷妈妈工作挣的,有的说是卖东西换的,等等。我抓住这时学生的思维契机,展拓而小结:这些都是爸爸妈妈的辛勤劳动所得来,我们的衣食住行等,都要经过劳动得来,劳动创造了社会,劳动创造了财富。如果没有劳动,就没有进步,社会不不会有发展。学生慢慢明白了,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勤恳工作,奋斗拼搏,我们的生活就会更美好。这样不仅理解了诗句内容,也对学生渗透了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三、自检他检。自检是学生自我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他检是老师和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检查。教师要明白自己授课后,学生究竟学多少?掌握了多少?师知教之效果,生明学之得失,正确的加强巩固,避免遗忘;模糊、错误的明晰、纠正,再认识,防止错误叠加积累。自检他检常常是结合起来用的。我在辅导学生作业时,常将答案投在幕布上,让他们自己比对、纠正(这样一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节省大量时间)。同桌或小组同学交换自己的作业,督促学生自检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这样做可以①学生明己之不足;②可以对正确的知识巩固提高,激发学生积极性;③可学他人之长处,如书写格式,写得好的作业往往使字迹潦草的学生自感惭愧;④逐渐养成学习一丝不苟的习惯。 因为不认真仔细就不能发现别人的错误;⑤可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教师的作业批改量,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多动脑动手能力。 四、小测验。就是在课中用短时的、对小范围的知识的检测。教学古诗时,课前让小组长给组员每人发几张小纸片,干什么?先不告诉。到课内一定时间,要求学生在三四分钟内默写某古诗。时间一到,马上停笔,一是教师巡查,二是小组长检查,小组长马上汇报老师,谁写得好,老师对学得好的表扬,对学得差的鞭策、激励,并要求补习所欠缺知识,定时再检查。小测验的方式很多,可以是抽问,可以是上黑板书写,可以用多媒体演示用问题抢答,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抽查等等,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教学容量,课堂有效率也明显提高。 的确,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复杂的双边活动,如何及时知道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个值得长期探讨问题。对教师的授课活动,只有对学生及时检查,知道学习效果后,对正确的加以强化巩固,减少遗忘;对学生错误的认识,马上纠正,对正确反复强化练习,得以提高。“知贵及时,查漏补缺,排疑解惑,巩固提高”,这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多年积累所得。
四川巴州区恩阳三小 张光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