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四个导学策略_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语文教学的四个导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在读、写、练等方面下功夫外,再运用灵活而又切实际的辅导技巧,对提高教学质量将起到事半功倍、事半多倍的功用。通过多年实践,我除了要求学生运用好课本上的阅读提示、旁批、注释外,还狠抓了自学方法引导,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语文知识增长快,语文能力普遍提高。
一、 语文导学目标要“准”,有针对性。
一个班学生层次不同,每篇课文教学目标也不一样,因此,教学方法也应不一样。因班而宜,因人而宜,设计好导学目标、方法。优中生更高要求,导学目标深、广一些,对后进生则以“笨鸟先飞、学、持之以恒”精神鼓励,学生要求灵活、深浅适度,甚至降低一些要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特点,互帮互学,把后进生分配给优中生拉、帮、带,定期测试,评比,对帮助别人效果明显、后进生进步显著的给予一定奖励。
对课文教学目标而言,除注意其思想教育外,根据不同篇目,着重抓好语文知识点的传授,有的课文抓观察点变化的重点辅导,如《索溪峪的野》,写景的《林海》等;抓住关键词语,带动全文理解的,如《草船借箭》一课;有的抓好段篇结构辅导,比如练习用归并法给课文分层次的《小抄写员》、《月光曲》等;有的课文重熏陶感染作用,如《匆匆》、《为人民服务》,有的则侧重对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理念教育,如《科利亚的木匣》、《两小儿辩日》等。导学目标既要设计精准,更重要的是以点带面,既传授了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恰当适时地进行思想教育,更要大面积地提高班级教学质量。
二、 语文导学形式要灵活,在“巧”字下功夫。我结合本班实际,根据篇目内容及达标要求,适当安排灵活多样的说、讲、议形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思想力,逐渐培养他们辨别美丑、善恶、是非的能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以情景引入课题,悬念引入《穷人》、《跳水》,激情感染引入《地震中的父与子》,激趣问题引入《迷人的张家界》等等。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阅读要求,以“议”、“说”为主,有时分组讨论,有时激烈辩论,有时指名发言,有时小组汇报总结,有时让家长参与,要求学生将家长的意见和见解带回课堂,有时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等。
三、 课文导学有创造性,突出“新”。“新”要求我们抓住儿童少年感知、认知特点,时常变换辅导模式、方法、手段,以新、奇、美的事物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调动参与积极性。一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吸引、感染学生;二是就地开发,挖掘一些教师能做、学生易做的教法、学法。教学《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先布置学生查找有关鲁迅的资料;教《只有一个地球》时,先让学生留心校园、街道、乡村等处的环境现状;教《五彩池》时,提前做三梭镜光的散射实验;教学《詹天佑》时,提前让学生思考火车上又弯又陡的坡路时,如何解决力量不足和如何过“之”形路等问题。三是打破常规,每学期开学后一周内,让学生选通读全书,学生自由读,能说出各篇大意即可,对全书有一整体印象,然后让学生记住难董篇目,以后逐篇学习时再一一突破、掌握。
     四、导学后要有效果,突出“实”。又是“新”,又是“巧”,是不是只注重形式,搞花架子,而实际效果一般呢?良好的效果才是检验上述方法运用成功的标准,比如课后习题学生能独立、准确完成,单元过关检测达到预定目标,读写讲等语文素质明显提高。
    我通过多年的尝试与实践,并且长期坚持,灵活运用,班级的语文水平显著提高。

                 四川巴州区恩阳三小   张光伟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中文域名: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