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教育理念,追求教育理想
以前,我认为作为一名好老师,只要把学生的学业成绩提上去就行,这样没有浪费学生的青春,辜负家长的期望。每每我沉醉于学生们的埋头题海,得意于学生的“早读晚习”,留连于学生们用时间和汗水换来的优秀“成绩”时,不免心中有一份欣慰。也不知什么时候,我对同学们跋涉书山的苦状稍微有一点恻隐;课堂上我对历次攒下来的“重点”有了一些杂乱的感觉;我也发现,试卷中的“死题”(有标准答案的题)越来越少……按老的套路,力不从心的时候愈来愈多。 哪个地方出了问题?我在想。 这些问题该从哪些方面入手?何以解决?我沉思。 假期中,我阅读了袁振国先生的教育专著《教育新理念》。这本书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贴切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从课堂到课程、从学科到学术观念更新的问题。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理念有很大的启示,同时也给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教育的研究方向和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今天,就下边的一些心得体会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以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作为一名老师,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人,应该时刻关注时代的变化,走在时代的前列,为学生做时代的引领人。 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视野是极其狭窄的。教师职业本身决定了教师的活动范围只在自己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学校,与外界接触的相当少。教师所接触的人绝大多数只是学生和家长,而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又比较少,等等原因使得我们教师始终传承着多年不变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我认为,一方面学校应多一些让老师们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另一方面,作为老师自身,也应该利用我们自身所具有的条件加强学习。比如可以利用外出旅游的机会,了解旅游当地的教育状况;也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一些新的教育思想,了解现代教育动态等。始终让我们走在时代的前列,始终让我们追逐前沿知识,至少要知道教育的动态和方向,那么我们就不会在前进的道路上迷茫。 当代社会的一名好教师,不应角逐于学生的一两次测试的结果,而应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基于此,我认为我们的教育理念应做一些更新。 就现实情况来说,家长和社会,他们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在中考、高考中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学校在一定程度上也以升学率来论高低。这种应试教育培养的人才的缺陷已屡见不鲜,从高分低能到不适应社会,再到人品的偏差,及至心态的扭曲;从学生对学习的枯燥乏味到厌学、逃学,及至退学;(有很多的学习不愿意继续学习,当然这中间原因很多,但学生对学习的不感兴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这种种现象不能不让我们沉醉于应试教育硕果中的老师内心震动。 我们的教育是否该改进呢?是否有新的教育理念呢?有! 那就是更新我们对知识的理念,更新我们对学生的理念,更新我们对学生学习的理念,更新我们对课堂教学方式的理念,更新我们对教育的理念。 知识在我们的意识中,是静态的,是一种认识的结果,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当然这种观点无可厚非,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知识的本质应该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知识本身不是一种认识的结果,而是一个人们认识世界过程中的环节;我们不能仅把它当作一种经验的积累,而应是经验积累的延伸。对于这种观点,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事情的可以感觉到:以前我们认为塑料是绝缘体,现在呢?只要经过处理,塑料是可以成为导体的;燃烧必定有氧气,但后来发现没有氧气,同样也可产生燃烧现象;牛顿力学好像是万能的,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更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的大门。就说发展速度极其缓慢的语言来说,几十年前说的一些话,放在今天,让人费解,就是现在也有这种现象,一些人说话,另一些听不懂,比如网络语言。现在的大学生有一个切身的体会:刚进大学学到的东西,当他们毕业时,就已经过时了。这种种现象足以能让我们改变对知识的认识。 对知识认识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我们对学生、对学生的学习及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 在应该教育中,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是把学生当作一部机器,把死板的知识不断地装给学生,灌输给学生,反复地进行练习,搞题海战术,这样就能在各种考试中赢得先机。殊不知,我们装灌的这些东西,除了应考外,于学生还有什么用呢?我们应该明白学生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主见的、有思想的、有灵魂的人,我们的装、灌有无尊重学生的意愿。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学生在学习中,到底是学习的主人,还是学习的奴隶。如果我们弄清了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就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意见和感受,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是一味地替代学生,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我所教学科是语文。以前每节课,我总是搜集很多的资料,课堂上总想把每个知识点都讲到。随着教学的深入,所牵涉到的资料、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驳杂,往往一堂课把人累得满头大汗,学生笔记记了几大本,但课堂效益却不见得高,很多同仁也有这样的感受。我想,这种课堂教学局面很有必要改一改。 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是我们传统的学习方式。没有学会爬,你就甭想飞的事情?连几个化学式都不熟悉,就不要去想水燃烧起来的事情?报纸上的新闻读来都吃力,就不要去研究鲁迅的文章?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这样来认识问题,往往先进的知识并不一定需要把历史的知识学全了、学会了才能掌握,它们之间也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然而先进的知识却常常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我们学习知识不必一定从历史的开头学起,每个环节都不放过。我们可以让学生多接触一些前沿学科知识,让学生多学一些自己擅长的东西,多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让他们建立起自己个性化的知识体系,也许这样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长远的发展更为有利。 在传统观念中,学哪一道,就要务哪一道,学习就要忠于自己所学专业。但这种做法与现代飞速发展的社会极不适应。有很多的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并不与他们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相对,况且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变动,各门学科也时分时并,时隐时显,难保有些专业或行业有一天退出社会舞台。那么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从直线型学习向“T”型发展,让自己的专业形成一个自然的交叉,既有自己的专业,又要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社会在变化,我们的学习也应有变化,这样我们的学习与社会的变化就形成一个不断发展磨合的过程,当然也就增强了我们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教给学生的,应该不仅仅是知识,最重要的是要交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让我们的学生知道怎样去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树立一种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改革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倡“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以此来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探索力和创造力;提倡“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研究性的教学”,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这些理念的更新,我们能否做到,我想是能够的。只要我们多去看一看,多去想一想,多去实践一下,你就能做到。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接触到的更多,感受到的更深,如果要更新,我们应该更新得更快,应该会做得更好! 当前我们国家的教育正处于一种改革时期,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树立自己的教育理想,为教育事业尽心尽力,为自己的教育理想而努力奋斗! 最后,我想引用袁振国先生《教育新理念》中几句话与大家共勉: “教育不是工艺,而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需要我们的热情和生命去拥抱。” “教育是生命的火炬,是智慧的桥梁,是通向文明的阶梯;教育事业是一项激动人心的事业,它为我们提供了实现理想、激发智慧的宏大舞台,为实现师生双方的生命价值、获得内在的幸福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既如此,那就让我们携手用热情和生命去拥抱这激动人心的事业,谱写人生的新篇章。
|
- 上一篇:探究语言的“暴力化”
- 下一篇:品读好书,共铸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