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结“好”果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语文课堂教学精妙的结果有着振憾人心,波澜再起,新旧互通,引人入胜,发散扩展,冶情励志的功效。使课堂教学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风采得到展示。让学生乐学,想学,进而愿学,勤学。 一、 易中设疑,波澜再起。教师教授新课,学生课堂学习由难变易了,就在学生准备心安理得地结束语文学习的时候,教师巧设疑问,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使尘埃落定的教学过程再掀波澜。如教学《司马光》,故意节外生枝地设疑:“有人认为司马光砸缸不可举,你同意吗?”问题一提出,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学生会各抒已见,争辩不休,提出自己的方案:叫大人、用绳子拉、搬梯子等,并引导学生和司马光砸缸的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遇事要冷静分析,不慌乱,果断处置不出错,方法快、准就行。这样一来强化了学生已有的认识,更培养了他们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比中设桥,新旧互通。在语文单元教学中,一篇课文教学内容往往通向另一篇课文内容,不妨在此设桥,诱导学生将题材相仿、内涵相通,具有联系的课文进行对比学,在新旧课文之间架起一桥梁,温故而知新。在结束旧课同时预设新课,在结束新课时联系旧课,如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再回头理解本组课文《识字》四中的一句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不再是难事了。教学《识字》四中的词语坐井观天时,可以让学生试读本组课文《坐井观天》。再如教学完《看雪》,感悟课文内涵,教育学生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时,回头再读本册《识字》三中“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这样更有助于感悟课文,在心中有盼台湾早日回归的愿望,并可以练习给台湾小朋友写一封邀请信,请他们来自己学校做客,来家乡参观。 三、俗中创新,引人入胜。语文课堂教学结束,往往是抄写生字词语,朗读课文。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生厌倦,进而厌恶上语文课。不妨结合课文多形式,灵活布置,收效会更好。教学完《秋天的图画》,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秋天的果园,到野外收集落叶画落叶,制作书签。教学《酸的和甜的》,让学生自选伙伴,分角色导演,编排童话剧演一演课文,设置最佳导演、编剧、演员奖,优秀合作奖。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调动起来了。 四、辨中激思,发散扩展。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对课文的结尾进行续说改写,以诱发学生的想象,扩展学生的思路。《坐井观天》教学结束时,设问题:如果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青蛙有没有不想跳出井口,又会对小鸟说些?学生思维会重新活跃起来,各抒已见,大发议论,发散了学生思维,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教学完《小摄影师》,让学生续写这个故事,小男孩会不会来?会怎样和高尔基交流摄影?不来又是因为什么?教学《从现在开始》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怎样去当一个星期的“万兽之王”,假如让你当班长,准备怎样去做? 课堂教学结好“果”,会使整堂课熠熠生辉,学生更乐学语文,爱上语文,使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举一反三、发散思维能力。做到事半功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全面成长。
南江赶场镇小学 谢仕富 电话 13551784751 |
- 上一篇:“灰姑娘”故事的多元解读
- 下一篇:汉字书写的文化传承需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