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五步曲
传统中医看病一般采用“望、闻、问、切”四个步骤,中医也因此而成为举世公认的“瑰宝”。我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作文教学摸索出“看、听、说、审、润”五步曲。 看。常言道:眼观六路。即是作文教学中的观察。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是培养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首先就是教会学生充分发挥眼睛的功能。即能把日常生活中眼前的人、事、景进行仔细观察。怎样看呢?观察人、事、景要细而有序。从细中找出特点、从细中找出区别、从细中留下印象,找感觉。比如:在观察张老师、王老师时,为什么张老师不是王老师,王老师也不是张老师呢?区别何在?我接引导学生从张、王二位老师的外貌特征着手:一个高、一个矮、一个胖、一个瘦、一个戴眼镜、一个不戴眼镜;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张、王老师的气质上分析——观察——分析,原来是:一个是和蔼可亲,常常笑容可掬;一个是严市师良友,不拘言笑,循循善诱……再比如:在金秋时节时,让学生将最具代表性的稻子、梨子进行观察。教学生抓住它们的颜色、形状、气味、动态、静态进行观察,让学生们写出来时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彻彻底底让学生们做到物留眼中、再物留心中、最后留笔尖。解决了怎么看,看什么的问题,作文也就自然有写的了,写出的作文也就有条理了。其次,还要鼓励指导学生阅读。养成阅读健康的课外读物的习惯,这样一是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喜欢读书的习惯,二是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激发兴趣,自觉增强求知欲望。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在班级或小组成立诗歌、小说、散文兴趣阅读小组,组与组之间开展“看后谈收获”、“看后比笔记”、“看后比记忆”,每周抽三节自习课组织学生们开展这“三看”活动。通过这个活动的 开展,丰富了学生的大脑,积累了无数语言信息,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看”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自觉形成作文时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的喜人局面;避免了空洞无物,无从下笔,无从写起的尴尬局面。 听。即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能为学生作文积累素材。古人曰:“耳聪目明”,说明“听”的重要性;又曰:“听高山流水,看行云野鹤”这都说明了锻炼听力和视力的重要性不仅能把一个人变得高雅壑智,而且能陶冶一个人的性情。进而培养学生“淡泊宁静”的学习心态,为更深层次培养学生的才能作了应有且必须具有的铺垫准备。我平常刻意从如下方面培养听的能力。 第一,听录音带。先由故事录音带一段一段往下听,再一段结束后,要求学生能当场复述出后,再听第二段,待第二段学生能当场复述出来,再听第三段,如此循环往复进行下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是训练听,当然更深层次的是听音乐,亦能全貌复述出来,这是小学生成长为中学生后的事了。第二,听老师朗读课文或精品文章。待老师朗读完毕后,要求学生按老师朗读的抑、扬、顿、挫水准朗读。基本要求学生在两遍之内“达标”。第三,要求学生专看“新闻联播”,这样收到几重效果:一是让学生从小关心国家大事,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二是让学生接受最标准、最权威的普通话;三是让学生接受主流教育,渐渐养成明辨是非、遵纪守法的习惯性意识。第四,要求学生听辨自然环境中各种声音:鸟鸣、流水声、鱼儿跳跃吸水声、不同卡车、不同轿车、不同农用车辆、不同摩托车的行驶声、鸣号声以及猪叫、牛哞、犬吠、虫鸣、柳动、水浪、校园声、市场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说话声、脚步声……。总之,让学生达到一种“听音辨物,听声识人”的效果。进一步达到古人要求的“审堂下之阴,而知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知寒”的聪明境界。这样学生听多了,也就记多了,素材积累多了,学生作文时也如行云流水,信手拈来,毫不费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说。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话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过程。那么怎样去培养呢?切入点在何处呢?那就是除读书,还是读书,别无他策。多读、勤读是训练语言表达的最佳途径(小学、中学生阶段)。所谓的“读”,就是一个变无声无息的文字为有省有色的事或物的过程。通过读书“救活”了印在书上的“死”文字,因为读的过程中,读者能变僵死的文字为有血有肉、善、恶、美、丑、男、女、老、少古往今来的人;亦因为读的作用才变枯燥无味的文字为有动、静、高、低、错落有致,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物和事。通过读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们自己去感受、体悟怎样去组织文字进行语言表达,怎样去表达、记录美好的人和事,怎样去串联单个的文字,怎样去运用一些词语和一些成语。通过读书这个语言训练基本功的锤炼,自然就能达到古人所谓的“熟读深思于自知”的境界。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说明读书的重要性。这句话里包含一个最朴素也最深刻的由“两边”到“质变”的哲理关系。这里是“量”是指“熟读唐诗三百首”,然后会发生一个什么样的“质”是飞跃呢?那自然就是通过前面得这个量的积累,就会使自己由原来的“诗盲”变成一个会吟诗作赋的“诗人”了。这里的“读”不是装模作样的,也不是小和尚念经的“有口无心”,而是要“熟读”,就是做到“一边嘴上要读出声,一边脑中要思考,一边心中还要记忆”。所以,我在教授每堂语文课时均做到把最基础的字、词、句、义讲述后,然后均要设几个疑问留十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去用心思考,最后由师生共同完成对所讲课文的段意的全篇的中心思想。这样一是把一堂枯燥的语文课变成了由学生 审。一是作文前的审题。写一篇文章,第一件事就是要明确这篇文章的主题目是什么?怎样去围绕这个主题去作文?也就犹如在建筑一座大厦前的“放线”工作一样。“线”放错了,这座大厦再怎么精心去修是错误的。所以,写作文的正确审题,就犹如施工参照图纸施工;医生的“对症下药”,就像航海、航空的“指南针”一样。例如:“我学做饭”和“我学会了做饭”这两个作文题目,前者重在一个“学”字,后者重在一个“会“字”,当然主体都是“我”。又如“我的老师”和“我和老师”,前者重点是“老师”,后者的重点是师生之间共同发生的故事。 二是审美。第一,要求学生追求选材要美。例如:“我的校园”要求学生在美的环境(古木参天、绿草如茵、百花盛开的花园、高低错落的建筑物、窗明干净的教室、教师的讲课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歌声……)充分发挥,尽善尽美的去选择。当然我也给学生列举了一些不美的事物。如:打扫卫生时同学们图快、图爽,不洒水时的情景是乌烟瘴气,还有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写乱画等等。这些对比事物,除开让学生要明辨“美”、“丑”外,同时也 自觉地规范了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第二,要求学生追求优美的语言来表达(当然,这一点要求在前面的“说”一节里收益了.)这点上,小学阶段要求过高是不现实的,只能在学生现有的程度上去要求。 三是审定。审定是在作文完成后,对全篇文章组织选材上的再审和语言表达上的删繁就简。就是把“画蛇添足”的部分毫不保留地“删掉”,用“精”、“美”的标准去要求。 润。这就是作文完成后的最后一道必须的工序。古人有“画龙点睛”之说,讲究的一篇作品大样拿出来后,做最精美的装饰。这犹如久渴的人突遇一线甘甜的泉水,久旱的庄稼、草木忽降一场倾盆大雨一样,一切都显得那样欣欣然。一篇作文是否有文采,最后对全篇布局、选材、语言的精美筛选,润饰是决定一篇文章质量的生命线。例如:有一学生写雾,开始是这样写的“早晨起床后,放眼远处的山,被一团团白茫茫的大雾轻淹漫遮,真是一片仙境呀!”我要求学生再修改,并把“雾”同天上的云进行比较。最后这一学生终于写出:“早晨,放眼望去,那一座座山峰托住天上掉下的一片片白云,婀娜多姿、翩翩起舞。”多么优美的语言!多么丰富的想象!让读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学生能按上述五步走,那么写出的作文自然就富有文采了。 通江县三完小 向俊英 |
- 上一篇:课改呼唤本真课堂
- 下一篇:网络时代家长应当具备的三种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