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长补短,扫除语言障碍_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取长补短,扫除语言障碍

    语文教学的主旨是不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准确地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然而,我们又非常清楚地意识到书面表达——写作,又是口头表达的前奏曲。因此,作为小学语文的写作部分,实际上也就是语文基本功的一部分。
     写作,对于刚步入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简直就是提“文”生畏。为什么如此呢?在短暂的教学实践中,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学生缺乏对生活素材的积累;缺乏对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这里,暂抛开“对生活素材的积累”不说,根据我对作文教学的积累,谈谈我对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看法。
一篇文章是由句成段,由段成篇的。我在批改作文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习作时,因为语句不通顺,意思不明白,前后不连贯,而不能准确地表达句子和文章的含意、情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用词不妥。一个句子是由若干词语按照一定的语法结构组织起来的,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学生习作中的病句,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不能正确选用词语造成的。如:“他的个子,稍微短一点。”“短”一字不妥,应改为“矮”。
    二、 句子不完整。一个句子不完整,更不能确切地表达句意。如:“把家里给你的零花钱拿去买书,这样可以让自己养成好习惯。”这句中“买什么书?养成什么好习惯?”都没有写清楚。应改为“买一些对学习有帮助的书。”和“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
    三、 词语重复。学生写句时有重复用词的现象,而写段或文章也有重复的。例如:“春天的大地非常美丽极了!”应改为“春天的大地美丽极了!”或“春天的大地非常美丽!”因为“非常美丽”和“美丽极了”意思相同。
     四、 前后不连贯。学生写一段话或一篇文章,常出现语句不连贯,上下不衔接的毛病。如:一个学生在野炊后写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路旁的花草早已发出了嫩芽,微风吹动着花草,它们好象在向我们招手。我们背着野炊的工具,唱着歌儿向目的地行进。”如果把这段话前后两句颠倒位置,读起来就通顺了。
    五、 层次不清楚。一段话里的若干句子不是任意排列的。如果语序不合逻辑,或者缺少了某些情节,就会造成层次不清,前后不连贯的毛病。一位学生在写日记中写到:“今天在班会上,李老师要求我们向王兵同学学习。还表扬了王兵。昨天下午,他在回家的路上,把一位生病的同学背回了家。”这段文字共有三句话,但层次较乱,如果把第一句放在最后,意思就表达清楚了。
为了让学生在作文时把语句写通顺,写连贯,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1、不断吸取他人语言的长处
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和思考,要以课文中的范文作为榜样,要认真阅读,善于阅读 ,有意识地去体会作者是如何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又是如何表情达意的。除此之外,还要从老师的讲课中,同学的发言中,与别人的交谈中,吸取表达的经验,不断积累语言材料,并努力将学到的他人的语言长处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2、多写多练,不断提高表达能力
平时,词、句、段、篇的各种书面练习或家庭作业,必须要求学生字迹清楚,语句通顺、连贯,这些都是写作的基本功。如果学生对学过的词、句缺乏正确的理解,说话和写话常常含糊其词,似是而非,语病较多。那么,作文时拿起笔来,即使竭尽全力,也不会写出通顺的文章来。所以平时要养成锻炼写话的习惯。
3、学会辨析、修改作文中的语病。修改语病,能提高写作时的表达能力。当然,必须先由老师讲解 和修改作文的语病的内容和具体方法。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除指导学生分析和修改口语中出现的语病外,还要经常针对全班学生在书面表达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并多设计一些修改病句的练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让学生扫除写作时的语言障碍,就应让学生多学、多记、多写、多改,让他们在学、记、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巴中市通江县诺江三完小  杜燕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中文域名: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