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之——转过弯了么
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试行)》颁布实施已近10年了,从过去的《大纲》到现在的《课标》,老师们转过弯来了么? 得过且过,不愿转 这一现象主要集中在50岁左右的老教师。他们认为自已年龄大了,视力下降,耳朵背,脑子反应慢,接受新鲜东西迟钝,管他大纲也罢,课程标准也罢,管他灌输式填鸭式也罢,启发式讨论式也罢,只要期末学生考试成绩不在人前不在人后,就坦然;还是过去老的教学方式,轻车熟路,教了几十年,积累了一套自认为很不错的“经验”,还有错?再者,离退休不远了,凭老资格,得过且过,混到退休。所以当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涌到面前时,仍然泰然处之。 瞻前顾后,不敢转 这一表象,集中在40岁左右的中青年教师群。他们接受了一些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培训,也观摩过成功人士的一些课例展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课程标准也知其一二,深明从事教育教学的路还很长,主观上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但缺乏系统的理念素养,缺乏集体团队的合作帮扶和专业引领,教学中的困惑或疑难难于寻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学校校本科研氛围不成气候,与名师对接缺乏相应空间,“破冰试水”后,淡化了长期坚守的意志和毅力,因而,落实课程目标、转变教学方式时冷时热。 经验缺席,不会转 这主要是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他们满怀投身课程改革的一腔热血,在教学中也试着实践新课程目标,但教学实践经验缺位,教学技能不臻成熟,教学过程处于摸索阶段。学校还考虑到年轻教师留不住,农村学校年轻教师往县城跑,县城年轻教师往市省里跑,因此,外出培训学校尽量不安排这部分教师,而学校校本培训又处于零状态,没有专业引领上的“扶一把”、“送一程”,只能靠自已嗑嗑绊绊一点一滴累积反思,等到摸索到一套独特的教学风格来时,又晃过几年了,转向周期长,进入角色慢,等转过身来,又耽误几届学生了。
诚然,转身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需要有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笃定和信念。 认识转弯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种声音,问:“你在干什么?”一些教师的回答是“我在教书”。这一回答准确地透视出当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把一项复杂的育人系统工程简单地理解为“教书”,这种错误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于是照本宣科,“满堂灌”、“ 填鸭式”就成了主宰学校讲台的生动写照。[1] 以“教”为中心,教学以“书”为本,教学的实质是教书,书是教学的出发点和依据;备课是备“书”——挖掘吃透教材,变教材内容为讲述内容;上课是讲“书”——教师讲述教材内容,学生配合教师活动;评课是评“教”,或评“讲”,主要看教师讲得是否清楚、明白。评价学生,就是看教师所讲的内容,学生是否全部掌握了,看学生的分数成绩。学校评价教师,也是看学生的分数成绩。[2] 教材只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材料,不是课程的全部,更不能把课程实施简约为“教书”。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还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方案、参与课程编制,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制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句话再明白不过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而不是停留在“教书”的层面。美国当代教育理论家小威廉·姆E·多尔在其《后现代课程观》一书中说,课程与其说是“跑道”,不如说是在“跑道上跑”,强调的是跑的过程,以及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抵达《语文课程标准》的各项目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转身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心中时常亮堂着一盏新课程改革的灯,这不由使我想起一则故事: 如净禅师在京都期间,曾有一盲居士登门拜访。临别时,天色已晚,如净禅师让小和尚给盲居士备了一盏灯笼,让盲居士照着回家。 盲居士摇摇手谢绝了如净禅师的好意,他说:“我是个盲人,无论明暗,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不需要灯笼。” 如净禅师微微一笑,同意了盲居士的话,让盲居士走了。 盲居士走后,小和尚问如净禅师:“师父,盲居士不需要灯笼,可是别人需要呀!只有他带着灯笼,别人才会看到他,才不会撞到他,你为什么不劝他带着灯笼呢?” 如净禅师双手合什,念了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告诉小和尚说:“他的心灯没有开,就是打着灯笼也会被别人撞呀!” 我们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不能成为故事中的盲居士,无论外界明暗,“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无动于衷,不是把教师比作蜡烛吗?那就打开心灯,用这盏灯照亮素质教育的康庄大道,照亮学生前程,同时自已也才不被新课程改革的滚滚洪流淹没。 方式转向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 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学生观,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改变学生在学习时采用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记忆教师讲授的固定知识而不去自主探究、讨论和发现新知识、自已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的学习模式。有这样一则教育故事:国内的高才生到美国去念大学或研究生,学习总是格外地用功,上课认真记笔记,下课认真对笔记,考试前认真背笔记。考试的时候,老师讲了六点,我们的学生绝不会写五点半,保证将老师讲的内容全都给老师。在中国这样的卷子表明老师讲的内容学生全都掌握了,自然是满分。可在美国最多只能得个B等,通常只能得C等。而一些学生只答了一二点,但有创见,是他自已思考出来的,是从其他资料获取的,这样的卷子才能得A等。我们有些学生表示不理解,去询问老师:“我们六点都讲出来了,为什么只能得C等,而他们只答了一二点,却得A等?”老师的回答也是值得回味的:“你答了六点不错,可是这六点我都已经讲过了呀!我讲过了,你还说它干什么呢?我讲了六点,那是我思考的,是已有的六种可能性,或解决问题的六种方法。他们只讲了一点或两点,但那是他们自已的。我讲课的目的,就在于启发大家通过我讲的六点形成你们自已的思考,得到你们自已的答案。”[4] 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教师不应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要激发学生探求解决问题的意识,形成自已独立的见解。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打破单一的、落后的教学方式,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也是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它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转变了“满堂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就能够自觉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样学生除了知识的掌握,还能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新课程体系中的一些课程类型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以课堂讲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把教学过程作为课程编制的过程来展开,这样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与对话,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5] 评价转型 “我现在压力很大,感觉生活没什么意思……”难以置信,这句话竟出自一个三年级小学生之口。2009年3月29日上午10时,沈阳儿童中心“校外教育大篷车”来到东陵区翠塔社区,社区广场搭起了心理咨询台,许多大人存在的心理问题一些孩子也开始有类似的症状了,专家和孩子手拉手进行心理辅导。(2009年3月30日《辽沈晚报》) 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竟然说出“感觉生活没什么意思”的惊人之语! 应试教育扭曲了学生的心灵,学校把升学率作为唯一追求目标,唯分数论,使孩子成了学习的机器。平时加班加点上课、假期补课锁定了学生的快乐思维。唯分数的教育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应有的爱好、健康被打压,学生自感“生活没有什么意思”。 高考制度是中小学考试的标杆。2009年4月24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在接受人民网访谈时指出,2009年共有11个省份进行新课改高考。有的省把学业水平测试作为高考总分的一部分,作为录取的参考。今后的高考制度将包括学生水平测试和综合评价,以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考录方式。 戴家干认为,一次考试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终身。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不仅仅要看一次高考考试的成绩,也要看平时的学习情况,就是学生水平测试,以及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也就是综合评价。因此,高考制度还将包括综合测评。目前,有的省份把学生水平测试作为高考成绩的一部分,或者把综合评价作为录取的参考,这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可实行考试方式的多样化[6] 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检查的目的和学科特点的不同,考试的方式也应灵活多样。然而,现在的考试大多限于笔试这样的单一模式,并且重闭卷,轻开卷;重书面,轻操作;重分数,轻智能。导致学生的精神负担加重,动手能力差,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高分低能”的现象。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代之以多种方式的考试,即笔试、口试、特定情境与行为评价、日常观察评价、操作考试等并行并重。 笔试有开卷和闭卷之分,闭卷考试着重检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开卷考试能够检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口试有助于检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理解的深刻性、语言的畅通性。操作考试则适用于检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以及具体的动手操作能力。总之,方式不同,特点不同,考试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采取相应的方式。改进考试方式,应灵活运用除分数或测验外的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积极探索便于教师操作和学生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以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适当地控制考试的次数[7] 就目前课程改革的情况来看,强调考试的次数尤其重要。现在仍有一些中小学,特别的学校的毕业班,考试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为应付考试,教师弄来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做,让学生背,学生沉溺于题海无边的困境中,自习时间延长,补课时间增多,品德教育削弱,社会实践取消。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考试的次数,以减轻师生双方的负担。 控制考试次数,第一,能使教师精心设计试题,学生充分作好考试的准备,避免师生匆忙应付,从而提高考试的质量,发挥考试应有的作用。一方面,为教师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在学习上的长处与不足,自觉调整努力方向,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二,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劳逸结合,有张有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第三,能把学习从频繁的考试中解脱出来,把压缩的时间用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5]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4、143—144. [2]秦训刚,晏渝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4]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 [6][7]朱天利·关于中学考试制度改革的探讨和建议[J]·河南教育,1995(11):3.
平昌县岩口中学 赵钟林 邮编636458电话13568488892
|
- 上一篇:初中语文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策略
- 下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