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与我国课改
作者:市教科所 发布时间:2008-12-09 11:13:45 点击数:
599
注重研究性学习对接受式学习的扬弃和发展,是我国这次课改的一大亮点。研究性学习既是学习方式的改变,又是目的。研究性学习,广义指探究问题的学习,狭义指专题研究。我国这次课改适应世界潮流,深受建构主义影响。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研究建构主义的著名教育家。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建构主义是当代欧美乃至世界兴起的一种庞杂的社会科学理论,其思想来源驳杂,流派纷呈。皮亚杰的认知建构学派是其一种。建构主义的兴起有其必然。建构主义是对行为主义、心理认知学派的扬弃和发展,以存在主义、现象学、后现代主义等为基础,理论厚实。对于科学教育有密切关系的建构主义主要有三种:1、个人建构主义,亦称温和的建构主义。用当代著名的建构主义者美国的冯•格拉塞斯菲尔德提出的“轻微的”建构主义原则来表达最为贴切:“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 皮亚杰是其中的重要代表。2、激进建构主义。以冯•格拉塞斯菲尔德为主要代表。激进建构主义是一种认识论(a theory of knowing),它与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客观主义认识论相对立,认为主观参与是知识形成的必要条件,知识不能摹写(coby),而只能建构。认为学习不是把“真理的金子”移交给个体,而是由个体自己去建构的。3、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是在修正个人建构主义和激进建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所罗门(Joan solomon)、俄国的维果斯基、美国的杜宾等人。社会建构主义更注重知识建构中的社会因素影响。不管何中建构主义,对个体认知学习的看法具有普遍的共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非容器式的灌输,而是学生的主动建构,即学生通过和周围环境(教师、同学、文本及社会文化背景等)的相互作用而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意义建构,即自我知识网络的能动形成,便于提取和应用,利于创新的孕育和生成。 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参与式知识观。参与式知识观认为个体参与是知识构成的有机组成部分,否认知识是与认知者毫不相干的纯客观物的旁观者知识观。参与式知识观主张建构学习,确立主动参与、体悟发现、探究研究、交往互动等学习方式;而旁观者知识观视知识为纯客观物,认为知识可以像水一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主张接受学习,灌输讲解、听讲记忆、模仿操练、保持重现等,是其主要学习手段。 建构主义学习观有如下特征: 1、主动性。知识学习是自我建构过程,学习当然要主动。 2、协作性。交流、会话、讨论为建构学习的必要方式,注重合作学习。 3、情景性。建构不能空中楼阁,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原有知识出发,造成一个有利于新知学习的和谐情景。情景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 4、民主性。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没有师道尊严。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化身,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的朋友、伙伴、平等中的首席、指导者和顾问;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也是自我建构学习的过程,是教师终身学习的一部分。 5、新颖性。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的教学新理念。教学是教学生会学,教法在指导学法中体现,而不是教师像演员似的一味自我表演。在这里,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得到了有效统一,更好抵达“教是为了不教”。 当然,学习理念由重教到重学、由接受到建构,由必然到自由,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接受学习,不自觉地自我建构,必然被主动建构所代替。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我国新课改成功与否的关键。 著名课程论专家施瓦布说:“教师应该成为课程探索者。”斯腾豪斯说:“教师即研究者”,“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 琼•马斯说:“革新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全体教师的态度。”我国学者张华、石伟平、马庆发更是尖锐地指出:“教师既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又是课程改革的最大障碍。”的确,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发轫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波及世界的以布鲁纳为首的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尽管理念新、教材新,最终仍归于教师的不理解而失败。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展开,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但不管范围有多广,力度有多大,课程改革最终都要通过教师来实现,所以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而教师观念的转变又是关键,但教师先进教育理论素养的习得又是转变观念的前提。 总上所述,建构主义为我国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了解一些建构主义的知识,对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和课改意识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1)》1998年3期《学科教育》。 [2]丁邦平《建构主义与面向21世纪的科学教育改革》2001年8期《比较教育研究》。 [3]高慎英《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性反思》2002年6期《学科教育》。 |
- 上一篇:课程改革:搭建宏观的背景
- 下一篇:在新课改中如何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