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三打白骨精》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作者:市教科所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0 点击数:
2287
师:反复叙事的写法,西游记里还有很多。就说跟白骨精反复次数相同的反复叙事,就有:
生:“三借芭蕉扇”。还比如《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三气周瑜。
师:当然,不仅仅是“三”的反复叙事,还有你们刚才说的《三国演义》中的“五伐中原,还有“六出
祁山”、“七擒孟获”等。反反复复中,读着多引人入胜啊。(和学生一起聊)
师:围绕反复叙事,让我们做一个游戏,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这是报告单中,我们填写的三打白骨精
的结构图表。刚才同学们提到的要吃唐僧的那些妖精,请你做一个结构替换。 把白骨精替换成红孩儿。题目就叫“大战红孩儿”。
生:起因是红孩儿要吃唐僧肉。经过呢,徒弟们大战红孩儿。结果呢,观音救助,降服红孩儿。(此环
节也是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聊出来。) 师:请你们再自己选一个妖魔名字,也来做个替换。
生:用蜘蛛精替换……(内容略)生:还有把白骨精替换成金角大王……(内容略)
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只要把妖精的名字换一换,起因、经过、结果大体不变。
生:起因是妖精要吃唐僧肉,经过都是孙悟空他们和妖精大战,结果妖精被打败或者收服。
师:当然,有些妖魔虽然目的不是吃唐僧肉,但也是师徒取经路上遇到的磨难,这些故事的大体情节结
构也是相同的。回去阅读其中一个故事也可以完成一个新的报告单。
师:原来《西游记》里一个一个降妖除魔的故事,就是多个类似三打白骨精故事的叠加,整本书,也是
反复叙事(回扣板书)。你看,我们不但发现了一个故事的结构密码,还发现了整本书的结构密码。真
好。 生:只要记住妖怪的名字,进行替换,基本就了解了这本书,这不失为一种阅读的好方法。
师:难怪有人说,一切经典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流传千古,也许根由是它所创造与生发出的结构。同学
们,《西游记》藏着的密码多着呢。比如人物名称的密码,为什么叫“悟空”、“悟能”、“悟净”呢
?比如故事中的数字密码,像刚才说的孙悟空金箍棒的重量,御花园蟠桃的成熟年限,人参果的成熟年
限等等,太多了。只要读进去,就会发现《西游记》真是奥妙无穷!
师:可话又说回来了,反正都是大同小异的故事,西天取经写三五个得了呗。正如有个同学质疑的那样
:孙悟空那么有本事,背着唐僧飞身取经不就得吗?作者吴承恩干嘛要反反复复写那么多一路由遇险到
历险到脱险的故事?
生:表现取经的艰难,同时也是为了表现主人公的个性特点呐。
生:也说明他们取经很有决心,有毅力啊,一次一次没有被打败,而最终取得胜利。
师:是啊,这一个个情节,让西天取经的路途显得分外艰难,突出了唐僧师徒取经的决心与毅力。看来
,这三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环境、情节,都是为了突出人物。好,最后一个环节进入“人物性格”的
评价。 四、聊故事中的人物 (一)评价悟空和唐僧
师:看报告单。说说你对这些人物的评价。
生:我想聊聊唐僧,他主要的特点是不分是非、固执己见。
生:我认为唐僧不是是非不分,他只是一心向善,太善良了。
师:看来你们对唐僧的评价是两方面的。 生:白骨精是诡计多端、阴险狡诈的人。
生(女):我觉得白骨精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她很顽强,很执着,很了不起。(笑)
师:啊(老师想了一下),那你说说白骨精这么执著的目的是什么?
生(女):要害唐僧,要吃唐僧肉。
师:结合她读读目的,你说,该怎么评价白骨精的这份“执着”呢?
生 (女):(想了想)反正她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笑)
师:好,你先想想,一会儿再和你聊这个问题。
生:孙悟空疾恶如仇,爱憎分明。生:猪八戒好吃懒做。
生:我觉得猪八戒虽然有缺点,但憨厚可爱。 师:书上不止一处写到这一点,你怎么了解这么多?
生:我在书上、电视中看到的。
师:从你们的评价中,我们能感受到这些人物,特点鲜明。当然,对一个人物的评价,不同人观点也不
同。比如八戒和唐僧,很多同学都有争议。大家对唐僧的评价就很不一样。(问刚才评价唐僧“是非不
分”的学生)什么原因导致你对唐僧有如此评价?
生:他是个认死理的人,宁可相信假变的妖精,也不相信有本领的孙悟空。你看课文中有一句话,“唐
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唐僧说悟空“无心向善
”,这明明该是我们对妖精的评价,却成了唐僧给悟空的评价。
师:那我们就先讨论讨论唐僧这个人物。好好读读这句话,唐僧有没有给悟空商量的余地?
生:没有!唐僧真的生气了。(让该生读读唐僧的话。)
生:这句话一连用了三个感叹号,可见语气多么强烈。
生:唐僧上来就说了一句“胡说”,一口否定了悟空。还说“你去吧”,实际上就是赶悟空走。他不分
善恶,对悟空实在是太无情了。
看来你们不同意唐僧的观点。把你们的观点告诉唐僧,咱得跟他聊聊。要聊,得有话题。结合报告单的
“问题栏目”,我把同学们对唐僧提出的问题梳理了一下,把你们的问题变作了采访的话题,把唐僧的
名字变成了“你”。那就请同学们互相扮演不同的角色。一问一答。听听人家唐僧怎么想的,然后咱们
再做评价也不迟啊。这几个问题之外,你还想提问别的,也可以。(学生结合下列话题练习,然后汇报
交流)
a山势险峻,虎狼横行的险恶环境,怎么会有人居住在这里,你就没有想到是妖精变的,要吃你?
b你为什么不相信悟空的话,还给他念紧箍咒?
c你说他无心向善,有意作恶,那你理解的“向善”是什么?
生:山势险峻,虎狼横行的险恶环境,怎么会有人居住在这里,你就没有想到那人是妖精变的,要吃你
?
生:出家人慈悲为怀,想我大唐盛世,一片美好的景象,怎么能有什么妖精呢?你怎么就不往好里想呢
?(笑)
生:你这是所答非所问。常言道“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你瞧瞧,眼下是什么样的环境?这山里的
人那可是妖精变的要吃你!
生:反正我没有看见。就是有妖精,他不伤害我,我就不会伤害它。它要行凶我还要劝它呢!告诉它说
:杀人一命,下十八层地狱,你就修炼不成仙,更成不了佛了。你要向我学习,我唐僧那可是扫地不伤
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啊。(掌声)
生:你看,徒弟告诉你那是妖精,你为什么不相信悟空的话,还给他念紧箍咒?
生:因为他杀了三个人,我们取经的目的可不是杀人啊,而是取向善的经!看他连伤三人,我一次次阻
拦他都不听,给他念紧箍咒,还是轻的呢。
生:你是他师傅啊,怎么不相信徒弟呢,徒弟难道会欺骗你?
生:谁让我是肉眼凡胎呢(大笑),我眼睛里看的就是人,而且他们都是善良的人。悟空跟我取经,这
才刚开始,想当年他野性大发,大闹天宫,搅得三界不安,我可不能完全相信他说的话。(掌声)
生:你说他无心向善,有意作恶,那你理解的“向善”是什么?
生:作为出家人,以慈悲为本,不光会念经,还要和徒弟一路行善。这是我的信念,还是那句话:扫地
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
师:站在唐僧的角度一听,也有道理啊。他的眼睛看到是人,当然要保护,哪怕妖精也要劝善,与人为
善,取人为善,劝人为善。心中想的是大慈大悲的“善”。
师:悟空在哪里?(教师和学生对话)师傅说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服气吗?
生:我不服,我打死的是妖精,他却说我打死了平常真正的人,还把我赶出去。我非常生气。
师:师傅说你胡说,还给你念紧箍咒,疼得你在地上直打滚,那你为什么还要打妖精?
生:我师父其实也是好人,作为弟子,我当然要保护师傅,要不师傅就被吃掉了,所以即便我被念紧箍
咒,也要打妖精。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师傅不理解,我还要打的!
师:《西游记》后面还有师傅给孙悟空念紧箍咒的情节,请同学们回去阅读啊。看来,有心向善,不仅
要有勇往直前和妖魔鬼怪斗争的勇气,更要忍受和排除来自自己同一阵营的好人的阻挠和误解,看来,
要有足够的意志力才能成就一件善事。既然你不同意,你把师傅对你的评价改一个字。表明你的观点。
生:我是有心向善。(学生说出之后,到黑板上把“无”改成“有”,变成“有心向善”。)
师:悟空(教师还对着刚才的学生),师傅不但给你念紧箍咒,还给你写休书,赶你走,那你为什么还
要一次次围在师傅周围,乞求留下?
生:想当年,五行山下我被压了五百年,是师傅把我救了啊。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他对我无论怎么不
好,我都要保护师傅。
师: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保护师傅,不离不弃,如果说对妖精不手软,那是正义,这里苦苦哀求,那
是情谊。送悟空一个词——生:有情有义! 师:请你最后陈辞,说说你理解的向善究竟是什么?
生:自古正邪、善恶不两立,向善对我来说就得爱憎分明,惩恶扬善!
师:哈哈,该出手时就出手!通过采访,我们发现如果两人都是火眼金睛,都是肉眼凡胎,情况也许会
不同,可问题恰恰是一个基于道德,一个基于智慧。两个人理解的“向善”自然就不同了,结果一个越
要打,一个越要念紧箍咒,甚至最后师傅无情地赶走了悟空:
生:(看悟空离去的动画,学生朗诵):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
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
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你看,一个说对方是“无心向善”,一个坚决认为自己“有心向善”,每个人都认自己的理儿,矛盾激
化到如此程度,导致这么悲惨的结局,怎么办好呢?(板书:擦掉“有心”,留下“向善”。)所谓当
事者迷,旁观者清。你们是怎样理解“向善”的?此时此刻,把你们理解的给他们讲讲,缓和缓和两个
人的矛盾好吗?
生:我想劝劝唐僧。你的徒弟有一双火眼金睛,在西行的路上他能帮助你,这次也是在保护你,你却把
他赶走,你是不是应该好好想想啊。
生(上面那个认为白骨精顽强、执着的女孩):孙悟空啊,师徒四人你本事最大,遇到妖魔鬼怪你都不
怕,执着地保护师傅。以后遇到妖魔鬼怪,师傅一定会再找你,只要你有求必应,有情有义,师傅一定
会再收留你的。
师:你现在又谈到了悟空的执着,你说悟空执着的目的和白骨精执着的目的一样吗?
生(女):不一样,悟空的目的是善的,白骨精的目的是恶的。
师:你真是“善恶分明”啊,那么,现在请你结合妖精的“无心向善”,再谈谈妖精的执著。
生:妖精的执著用错地方了,妖精用的办法是狡猾阴险的,所以最后罪有应得。
师:不仅仅是狡猾,更不是智谋,这执著,是不择手段的害人阴谋!也是说,方向错了,方式再好,那
也是南辕北辙!(掌声)
生:我想对孙悟空说。宽容也是向善,师傅没有火眼金睛,你何必跟他较劲呢?你想,师傅既然救了你
,自然就会爱护你,这次师傅真生气了,他又没有你的能耐,你站在他的角度想,就不会悲伤了。
师:刚才的唐僧、悟空呢?说说你们听了刚才这些同学的劝说,你们现在有什么想法吗?
生:(扮演唐僧的学生)听了你们的劝说,我知道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被妖精迷惑,错怪悟空,做师
傅的也不能这样固执,当时我要是把我的想法告诉他就好了,不能只顾生气,赶走徒弟,这是师傅的责
任。真想向他当面说声对不起,希望他早点回来。
生:(扮演悟空的学生,对着“唐僧”)我不应该和师傅您赌气,真的就走了,却没有考虑到师傅您不
让打的真正原因。我要是从师傅的角度考虑,再耐心地和你说明白,就不会有后来让我俩伤心的事了。
(让两个人握手。掌声。)
师:谢谢你们。原来宽容、理解、包容也是一种向善。遗憾的是你们没有在场,如果你们在场,帮助他
俩沟通,让彼此对“向善”的理解能够相互沟通,那该多好啊,也许孙悟空就不会被念了那么多遍紧箍
咒,就不会遭到严厉的训斥了,更不会含泪而痛苦地离去了。一切就变成完美的结局。然而,都像你们
想象的那样,没有一波三折的情节,没有情节当中人物的矛盾冲突,那你对孙悟空和唐僧有这样的深刻
的印象吗?
生:没劲!会特别的无聊,当他们产生矛盾时,才有好看的情节,才会吸引我的眼球。
生:让我流眼泪的情节,会让我们对人物有很深的印象。人物之间的冲突和曲折的情节,会让我和他们
一起兴奋,当然,也会有难过的时候,可越是这样,你就越愿意看下去。不然的话,就没意思了。
师:所以,小说中的故事情节特别注重人物的矛盾冲突。因为有了矛盾冲突,才能使人物的性格更鲜明
,立场更清晰,情感更集中,表达效果也更好。
生:因此我们才会在情节发展中,和故事里的人物一起欢喜,一同悲伤。
师:也才能体验到阅读的快感。感谢你们的讨论,于是我们知道了名著中的人物特点之所以能那样惟妙
惟肖,妙就妙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相信你通过上面的讨论,对人物的评价一定会更客观,也一定能
报告单上更客观地修正自己的看法。 (二)、解析八戒人物性格
师:既然刚才同学对八戒的评价有争议,咱就再聊聊这个人物。
生:课文写了一处:八戒嘴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这个“夺”字,说明他贪吃。
师:再读读原著第十八回,八戒在高老庄当女婿的时候,有描写——
生:“食肠却又甚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够。”
师:看了这描写,你想说什么? 生:他不仅贪吃,还好色、贪睡。
师:有一回的故事,让他探路,他走着走着,竟然说,我先睡一会再说,回去看是第几回。不但
如此,还贪财。 生:对,把私房钱藏在耳朵里……
师:千万不要讲出来,同学们回去查查在第几回,读后你一定觉得好玩。那《三打白骨精》中,他给添
什么乱了?课文里没有,咱们回到原著中,看悟空第一次打妖精后,八戒的表现。
生:“唐僧才有三分儿信了,怎禁猪八戒气不忿,在旁漏八分儿,唆嘴道:“师父,说起这个女子,他
是此间农妇,因为送饭下田,路遇我等,却怎么栽他是个妖怪?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不
期就打杀了;怕你念甚么《紧箍儿咒》,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变做这等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
哩。”
师:猜猜白骨精变成老太太,变成老公公都被悟空打死后,八戒又会不会继续添油加醋地挑唆?
生:会的,一定会的。原著里写了,还有两处,这个故事中一共有三处八戒的挑唆。
师:在三打白骨精的“反复叙事”过程中,白骨精有三变,孙悟空有三打,唐僧有三次责备,当然也就
会有猪八戒的三次挑唆!(板书:“省略号”)报告单中关于猪八戒空白的部分,同学们读原著后,可
以继续填写完整。
师:你们看,由此这反复叙事就更加环环相扣,人物关系就更加错综复杂,难怪后人说《三打白骨精》
是《西游记》中经典的故事之一。课后一定回原著中好好细读。你才能真正体会经典故事的妙笔生花之
处。
生: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在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中,都是八戒帮助孙悟空取胜的。大战红孩儿中,悟空
被其三昧真火熏倒,是猪八戒救了他。
师:三打白骨精,孙悟空回花果山后,那开路化斋的活都谁去干去了,在三十一回唐僧有难时,是谁把
孙悟空找回来的? 生:猪八戒。那一回就叫“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
师:还说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从27回一直到第31回,经历了那么多波折,孙悟空和唐僧的师徒矛盾最终
又和解,三藏谢之不尽:
生:“贤徒,亏了你也!亏了你也!这一去,早诣西方,径回东土,奏唐王,你的功劳第一。”
行者笑道:“莫说莫说,但不念那话儿,足感爱厚之情也。”
生:让他们师徒和解的又是谁呢?还是猪八戒。
师:都说患难与共,我看,“磨难也能见真情”!这“亏了你也!亏了你也!”也可以说亏了八戒。现
在,你又怎么看八戒这个人物?
生:八戒这个人呢,就像我们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优点缺点都有,不过感觉很真实,尽管他有那么多
缺点,但正如刚才同学说的,他又是憨厚的。反正和猴哥一样,老猪也是有心向善的。
师:(回扣黑板中的“向善”。)那么,再读读唐僧和悟空的话,你又怎么看唐僧和悟空?
看,唐僧赞美悟空的功劳第一,也是发自内心的。师傅承认错误,精神可贵。
生:悟空的话呢,更有趣,“但不念那话儿,足感爱厚之情也”,这说明他是个有情有义的徒弟,所以
早就忘了以前的难过了。
师:正如《西游记》中悟空说的,“师徒无隔夜之仇”。沙和尚是否在《三打白骨精》中有表现,报告
单中同学们提了这个问题,我不说,你回到原著中读读看。再有,有个同学还提出,为什么吃唐僧肉就
长生不老?那得请你读读原著后,再想想。当然,有些问题可能随着你的阅历和人生经历逐一理解。
五、聊故事的主题
师:有人说“一部小说情节的发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整个取经的过程,师徒四人要取的,
不仅是5048卷实在的经,每个人在取经过程中,反反复复接受考验、一次又一次地化解彼此间的矛盾,
师徒四人在这样的磨砺中,修炼的究竟是什么呢?
生:取经的过程也是师徒四人修炼自己的过程,包括唐僧。原来,西天取经一路修炼自己怎样“向善”
,也是要取的经啊。
生:(读课件文字)《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取材于唐朝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真实故事,
创造了中国古代最优秀的神话小说,弘扬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冯雅静)
师:你们看,通过对环境、情节、人物的讨论,我们不仅读到了“扬善”,还读到了“向善”的主题,
“扬善”是人的行为,“向善”是心的修炼。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超越啊。如果你们再回到原著里读,相
信你一定会对“向善”,有更加深刻而丰富的理解。当然,对于这样一部鸿篇巨制,人们也一定会读出
一些有自己个性的独特见解,这里不妨分享一下:
生:《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胡适)
师: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有人在西游记中又读到了特别的主题:
生:《西游记》师徒四人组成了一个优秀团队:唐僧是稳健派领导,孙悟空是技术骨干,猪八戒是润滑
剂型人士,沙和尚和白龙马是踏实型服务员工——团队所必需的要素全都占全了。(崔岱远)
师:哈哈,人们把白骨精作为一名员工,并演绎了三个角色,赋予了白骨精新的含义:“白领,骨干,
精英”!(笑)(对着刚才说白骨精执著的学生)离开课文的具体环境,你的那份理解放在这里就合时
了。(该生笑着点点头。) 师:这里,有一名学生,也读到出了自己的见解:
生:我们从小学起,也就走上了一条荆刺丛生的道路,一路上也有着无数的妖魔鬼怪,有时是我们的懒
惰,有时候是马虎,有时候是怯懦……只要我们战胜他们,就能在学习的道路上,取得真经。(何松阳
)
师:(《敢问路在何方》音乐响起)亲爱的同学们,相信,当你把这本小说从头至尾好好读的时候,你
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妙不可言之处,相信,你也会像她们一样,说点什么的!总之——
生:考查明代社会不可不看《西游记》。外国人研究中国,也更不可不读《西游记》。(杨俊)
师:下课! (以下附板书设计:)
名著:《西游记》之
三打白骨精
小说 反 复 叙 事
(三要素) (相同不同)
环境 向善 三变
情节 三打
人物 三责
……
(备注:中间的主题词“向善”,随着课堂的进入,由“无心向善”改成“有心向善”,最后变成“向
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