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的心灵
作者:市教科所 发布时间:2008-03-11 16:25:59 点击数:
496
摘 要 生物新课程注重情感目标的渗透,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认为情感目标在生物教学中的落实应从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培养责任意识、生命意识、环境意识和节俭意识几方面入手,并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实践活动中。 关键词 情感目标 落实 渗透 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极大地发展,我们的孩子生活在空前优越的物质环境中,然而,他们幸福吗?健康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明显感觉到当代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远远超过上一代人,但与此同时,一些不健康甚至有缺陷、扭曲的个性特征和行为也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自私,冷漠,偏激,无责任心,甚至崇洋媚外,是非不分,唯利是图等等,这些孩子能够担负起建设祖国美好明天的重任吗?究其原因,当今社会的不良风气,家庭的熏陶影响着孩子的心灵,而教育也由于围绕高考指挥棒,家长,社会的急功近利,过分注重短期效益,只注重知识目标的完成,而忽视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鲜明地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第一次提出了新的课程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说,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比知识能力的作用更重要,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教书育人为教师的天职,育人更是首位,结合生物教学,针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实际,将情感目标渗透于日常教学中,是我们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情感目标的落实,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新课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中明确提出“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健康向上人格的重要表现。当代中学生,他们生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对祖国的过去,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实质知之甚少,所以很容易产生盲目崇洋的心理,甚至只被某些社会的阴暗面所蒙蔽,认为中国不如外国,现在不如过去。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寻找知识教育和爱国教育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感受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和聪明才智,特别是新中国建成后的迅速发展,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肯定我国的优势又指出不足。例如在进行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保护”教育时,我通过大量事实例举了我国生物资源的丰富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让学生深切体验到“地大物博”的中国,令人自豪的中国。但同时,我还向学生指出,我国生物多样性不容乐观,由于盲目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许多生物灭绝了,加上我国人口众多,对资源的需求量大等特点,实际上我国的资源并不丰富,加之我国生物科学的发展比起许多先进国家,也相对落后,因此生物资源有待保护和发展,我们应该有危机感。这样,让学生全面、真实地了解我国的现状,能够正确分析、对待我国在社会发展中遇到的一些现象,增强爱护祖国的情感和为改变祖国现状、祖国发展而努力的紧迫感。 1.2.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托尔斯泰说过:“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的成功和失败”。大到对社会、对祖国的责任感,小到对工作、学习的态度都与平时的习惯养成分不开的。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做好小事的责任意识。如“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中,我特意强调“种子是有生命的,请你好好照顾它”,学生在按时浇水、仔细观察的同时,明确自己的责任,并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其他生命负责。生命科学的发现和研究过程,科学家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研究态度是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明代的李时珍的故事,酶的发现史等等,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鼓励同学们继承和发扬中华名族注重责任的优良传统,培养实干精神。 1.3.启迪学生的生命意识 “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是新课程的情感目标之一。从清华学子的伤熊事件到中学生的自杀、杀人事件,包括对幼小动物的蔑视,都体现出当代中学生生命意识的淡漠。在生物课堂中,要教育学生尊重人类的生命(包括自己的和他人的生命),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体验生命的奥秘。教育学生尊重动、植物的生命,培养学生关注生命、爱护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生物学科的许多实验材料都是活的动物,对这些动物的妥善处里,是生命教育的好契机。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后,提醒学生将鼠妇放回他们的“家”;在调查校园植物时,不乱攀折花木,不贱踏草坪;在遗传病调查时,正确对待残疾人群体,给他们以人文关怀……,从细节做起,保护周围的生命,关爱自身和他人的生命,树立提高生命质量的意识。 1.4.深化学生的环境意识 新课程提出“热爱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情感目标,这也是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备素质。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使他们明确自己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备知识。因此,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活动,应始终贯彻环保意识。如通过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等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环境问题的急迫性,产生深深的环境忧患意识,“设计绿化方案”、“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等活动则将环保意识推向深入。 1.5.倡导学生的节俭意识 从七年级下册“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的设计活动中,我意识到我们的孩子物质生活太过丰富,确实有一部分同学意识不到要节俭。他们认为有钱就可以去买任何东西,不需要节约。于是,我请同学进行一次我国和外国资源现状和利用情况的调查。经过调查,许多同学认识到即使在发达国家,再生纸、垃圾的回收再利用也是非常普遍的,因为很多资源是有限的,要物尽其用。特别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还不是很丰富,粮食、能源、环境等都面临资源危机。这样,节俭的意识慢慢在学生脑海中扎根,教师将其落实到课堂上试验材料的重复利用,资源的再生方面。后来,在研究“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时,再也没有学生提出去买小鱼,而是自己想办法去找,实验后再放回去,既环保又节约。现在,他们会想很多方法来减少资源的浪费,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也由此延伸。 2.情感目标蕴藏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只要有心,处处是教育的契机。 2.1情感目标渗透于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任何一堂生物课都是情感教育的舞台,教师要仔细挖掘教材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制定切合实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贯彻到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的言谈、举止就是一面镜子,教师对生活、对生命的热情和态度感染着学生。每一知识点的延伸则是主题的升华。教师在表达情感时要注意实事求是,真情实意,并且理论联系实际。 2.2情感目标达成于各种形式的矛盾、讨论之中 课堂教学是互动的,师生间的交流达成知识建构的目标。由于师生、生生之间的认知水平、学习经验、生活环境不同,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如发生争论、迷惑等,这恰好是一个契机,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重心,深入研究,在矛盾中明辨是非,进一步澄清思想上的误区。例如,在讲“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时,同学们有不同意见,我没有急于定论,而是组织学生课外收集资料、进行调查,最后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同学们从病毒对人类的危害、对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对生物进化的影响以及在免疫学、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等等多方面正、反论证,最终达成共识: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只要人们利用得当,就可以为人类服务。学生也从中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更加深对生命的理解。 2.3情感目标落实于各种实践活动中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践科学,动手实验、调查、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都是落实情感目标的良好途径。教师要多动脑,尽量创造实践机会。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责任感,深化生命意识、环保意识,学会宽容,帮助学生成为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我们为孩子的心灵播撒真诚的种子,浇灌情感的雨露,哺育他们茁壮成长!
平昌县响滩中学 靳兴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