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师生安全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实验报告
作者:市教科所 发布时间:2008-03-11 15:05:16 点击数:
628
引言: 安全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环境条件下,对安全的感知、理解、心理体验和价值评价等各种意识现象的总称。它包括人们对安全的认识、理解;对安全的本质和功能的看法;对安全的要求和态度;对安全的评价等的合称。 为我校申报的课题《小学师生安全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搜集原始数据,找到可对比分析的样本, 2007年10月17日,我们对通江县东山乡小学的教师按老、中、青2:6:2的比例随机进行了安全意识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为:⑴我国有哪些关于青少年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⑵作为教师要注重教学安全,你认为哪些属于教学安全的范畴;⑶作为学校要注重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你认为要注重学生哪几个方面安全意识到的培养。 调查报告及其分析: 通过对东山乡小学的10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 被调查教师不知道保护青少年的任何法律法规的占10℅;知道1部的占30℅;知道2部的占40℅;知道3部的占10℅;知道6部的占10℅。此项调查结果说明部分教师的法律意识淡薄,对教育理论的学习较少,大部分教师只知道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其实,我国为保护未成年人而制定的法律还有很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工劳动法》等法律都是专为保护未成年人而制定的。 被调查教师认为打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属教学安全范畴的占80℅;认为加重学生的作业量的占30℅;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急燥情绪的占40℅;认为教师对学生语言伤害的占40℅;认为教师的不公正待遇、歧视学生的占10℅;认为学生活动安全的占20 ℅。以上结果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珍视学生生命,注重学生的安全,绷紧了安全这根弦。但部分教师对教学安全的概念不清,教学安全既包括教学区及教学设施安全,还包括课堂安全。有些教师不注重学生活动课、体育课的安全管理,对其不闻不问;有些教师不注意教学教程中学生生病等异常情况,没有相关的应急措施。 被调查教师认为应对学生进行交通常识培养的占50℅;认为应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占70℅;认为应对学生进行防火、防水、防电知识教育的占80℅;认为应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的占30℅;认为应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疾病防控教育的占40℅。意识,指人的头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潜意识的培养,培养的内容也要全面具体。但部分教师轻视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殊不知良好的文明习惯是一个学生注重自身安全的开始。部分教师不注重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疾病防控的教育,小学生因食物中毒而死亡的例子在全国不胜枚举。许多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安全救护、火灾逃生等知识的教育,学生在危急情况下会不知所措。大部分教师没有幼儿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不能有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讨论与小结: 我们要本着“以学生为本,关爱生命”的教育理念,时时处处对孩子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让他们知安全、懂安全、学安全、护安全,保证学校的安全事故为零。教师是学生的直接影响者,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学校还要花大力气培养教师的安全意识,笔者认为要让教师有高度有安全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校要要不惜血本为教师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平台,如购买相关的书籍供教师借阅,经常性的进行法律、法规培训,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提高教师依法执教水平。 2、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要多从书籍、网络等渠道学习有关青少年心理学方面的著作,剖析学生的意识领域,了解学生各年龄阶段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意识培养方案。 3、高质量地上好每周的安全教育课,教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的培养不能单停留在不准学生干这、不准学生干那上的层面上。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故事法、说理法、实例法、游戏法等方法从心灵深处触动学生的灵魂,让他们自觉养成注意安全的良好行为习惯,这要比老师古板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4、学校要切实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制度,明确教师的岗位职责,斗硬考核落实,提高全体教师的安全责任感。 5、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防火、防电、防水、紧急救护、疾病防控等知识的讲座,提高学生及教师的自我保护能力。 作者姓名:雷孝军 通讯地址:四川省通江县言广纳镇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13981663840 邮政编码:636718 |
- 上一篇: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 下一篇:孩子,你稚嫩的生命不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