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学生人文素养
作者:市教科所 发布时间:2007-10-12 15:56:18 点击数:
544
民俗文化是文化之源,是社会文化的集成,它包含政治的、 经济的 、人文的范畴。“歌诗词曲,我以为民间物,文人取而为己有”(鲁迅语)语文课程作为具体文化载体中的一部分,同样也要反映不同时期 、不同社会 、不同民族 、不同区域的文化特点。因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着意挖掘语文课程中蕴涵的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 一、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风采。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的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教师可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了解传统节日的名称及时间(如春节、 端午、 七夕、 清明、 元宵、 中秋、 重阳等);了解节日的由来及传说;了解各地的节日风俗;积累相关节日的谚语和诗词。 二、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风俗习惯。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辽阔。不同时代、 不同民族 、不同地区民风民俗,异彩纷呈。例如: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有借歌唱倾诉男女之间倾慕之情;借歌唱激发生产斗争的劳动热情;借歌唱表达对死者哀悼;借歌唱表达对婚配的祝福;借歌唱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截取三个典型场面,描绘歌会壮观场景及优美淳朴的风土人情,让学生如沐春风。 三、借助民风民俗了解作品的社会环境和人物关系 作品都是作家从自己熟悉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入手,塑造人物形象的。语言风格也都带上浓郁的地域色彩。借助民风民俗,能有效的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能让他们走进生活,从真实的氛围里去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向,从而得到熏陶和教育。如鲁迅小说《祝福》,若根据字面意义“祝福“”有祝愿之意”,那就造成曲解了。其实,祝福是我国绍兴地区为中心的古越地区特有的年终请福神,献福礼的习俗。因这类习俗渗透着男尊女卑,女子从一而终等封建礼教和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等迷信观念,从而左右祥林嫂的一言一行。鲁四老爷因祥林嫂是寡妇而不让她碰祭器供品,柳妈向她预言到了“阴间”,“两个死男人”会为她相争不休,“阎罗大王”只好将她锯开来,故劝她“到土地庙捐一条门槛”当作替身,让“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这种转移命运的说法正是这一地区特殊民俗的再现。再如老舍作品里北京风味的大杂院、 小胡同、 铺户 、茶馆 、各行各业的服饰、 四合院的建筑式样和典型的京派语言;鲁迅笔下蔚蓝的天空、 金黄的圆月、 江南水乡豆麦、 罗汉豆 、酒店里的曲尺柜台、 茴香豆 、穿长衫的孔乙己 …… 沈从文作品中的湘西风情 …… 这些都为人物添注了生命的活力。了解这些知识也有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涵。 四、借助民风民俗精华渗透思想教育 经典文本作为语文课程建设长期以来赖以支持的内容基础和价值标准,从来就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媒体。挖掘经典作品蕴涵的育人因素,借助民风民俗渗透思想教育是有效途径之一。《木兰诗》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乐府民歌,采用民间文化的内涵和民间文学的形式,塑造了一位善良 、勇敢 、机智 、刚毅、 淳朴的奇女子形象,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理想的化身。 五:从民俗意象入手分析名著人物形象,感受特定的历史审美和文化传统。 〈〈三国演义〉〉中对关公的肖像描写“髯长两尺,面如重枣。”在今天看来非但不美,而且学生很难理解关公是相貌堂堂的男子汉。若回到汉末,则是当时男性美的一种外貌标志,由此可窥见汉代时尚的审美习俗。再如<<木兰诗>>,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女孩当兵也很正常,为何要代父从军呢?但联系当时的社会风尚、 时代背景(男尊女卑, 外敌入侵)来看,这种行为又是多么的可贵。 六、走进诗词歌赋的民风民俗感受作品内涵。 诗词歌赋最具民族文化特色,包含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其中有节日风情的:如欧阳修〈生查子〉〉“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我们既欣赏到古代元宵佳节观灯会的盛况,又能感受男女相约的浪漫温馨。有展示民俗风情的: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此诗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既写出古人有清明祭祖扫坟的风俗,又间接地反映出清明时节,我国南方会出现连续的蒙蒙细雨天气的情况。(清明时节前两天是寒食节,旧俗要禁火三天,这时下雨称为“泼水雨”。)有典故常识的:李白〈〈行路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若不知道“吕尚垂钓,伊尹梦日”的典故,何从理解诗人希望得到皇帝的重用的意图呢? 七、 搜集民谚 、歇后语 、对联、 碑文、 婚丧嫁娶礼俗,感受蕴涵的文化内涵。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辈辛勤劳动,并用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民族地方文化。就如〈〈数九歌〉〉就蕴涵丰富的文化特色。1。它的命名反映劳动人民的价值取向。九是最吉利的数字,”如九九重阳“,“九九归一”,“九五之尊”等。2。透露出劳动人民的审美观。“红色”是喜庆的象征,“绿色”充满生命活力。3。准确表现数九天不同时节人和物的不同表现。4。有鲜明的时代特色。5。揭示生物周期性的现象与时节气候的关系。 谚语“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教育我们,为人多做善事;“鸟惜羽,兽惜皮,为人时时惜名誉”告诉我们,要自尊自重;“天不言高,地不言厚”告诉我们,为人要谦虚;“不起不跌,不成豪杰”告诉我们,要正确面对挫折。歇后语“孔夫子讲学——出口成章”、“八十岁的婆婆绣花——老来发奋”、“雪地里跑马——一步一个脚印”又告诉了我们许多求学的原则。”学习农家俗谚,真正启迪了我们的人生智慧。 八、开掘乡土教材,丰富课程资源。 开掘民俗文化资源,突出地方特色。乡土教材可以包容当地文化方言、 俗语、 衣 、食、 住 、行 、自然资源等。组织学生编写《家乡民间故事》、《家乡风俗习惯》、《家乡地方文艺》、《家乡名人故事》、《家乡名胜古迹》等小册子。 访家乡名山、名水、名人,在语文教学中,可开展了一系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感受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民俗文化博大精深,这也是语文课程建设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观乎人文,天下化成”。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民俗文化资源,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
通江县瓦室中学:王菊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