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价值观培养_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优秀论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价值观培养

   [内容提要]: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价值观培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为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作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价值观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说真话
   2、课外阅读中引导学生感受真人、真事
   3、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写真文、做真人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生  价值观  培养
   [正文]: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最基本看法,包括基本信念和价值,它往往以精神为载体,决定着这个人的思维活动和外在表现。初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增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时期。杜威在论述智力与性格的关系时说:“正是因为课程中的学科代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标准要素,所以它们就是启迪社会价值的工具。”《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真善美的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统一,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在课本学习中,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常忽略了人格培养、价值观培养;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注重对课堂知识点的重复演练,忽略了选文中的人格教育及价值观培养作用;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过多地注重了写作技巧及作文兴趣的培养,却把价值观的问题束之高阁。笔者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被忽视的价值观的问题进行谈谈。
   1  课堂教学中忽略培养学生价值观及应对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更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主渠道。
   1.1案例
    案例一:“你愿做那只镰刀头羊吗?”——情感霸权,致学生不敢说真话
曾听过一位老师上《斑羚飞渡》一文,整节课中教师通过找课文中的词句、段落等方式,不断引导学生体验“镰刀头羊”为整个家族延续的奉献精神。本来这节课可以“圆满”收场了,可教师最后安排了一个“谈感受”环节,让学生说说读了这篇课文的体验,大部分同学都是“要学镰刀头羊那样,做一个奉献的人”等语言,可有一个男生却说“我不会学镰刀头羊那样,我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活下去才能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老师对此没有一点准备,气得大声训斥:你没有团队精神,没有奉献精神,恐怕将来你遇到这类情况一定会苟且偷生。这位学生说出自己的真话得来的是训斥和讽刺,难怪我们的学生小小年纪就显得如此“世故”。教育家陶行知早就对教育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位学生有什么错呢?他是一种求生的本能反映,更是对生活热爱的表现。
    案例二:“假如你的父亲是这样,你会怎么做?”——伪情感,学生不说真话
我听过一位年轻教师上《背影》一文,他重点引导学生对全文的主要内容、父亲形象、特别是父亲去买橘子时攀爬月台的一连串动词进行了认真表演,也根据教参的要求,对全文进行了思想分析,剖析了文中父亲的形象,也象征性地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课堂快结束时,那位年轻老师向学生提出“假如你的父亲是这样,你会怎么做”的问题,经过学生思考后,回答出了许多答案:我不会让父亲去买橘子;我会流下眼泪;我会感激我的父亲一辈子等。试问,这些真的是学生的心里话吗?这位年轻老师这样的提问本身就是让学生说谎。我们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他们的心里自己占有很大的位置,对像父亲买橘子这些小事根本不会放在心上,也没有真情实感,他们说的话也不是心里话,所表达的情感也是“伪情感”。
   1.2策略
    1.2.1千万不能忽视生活中学生的价值观的取向问题。教师要从生活中的小事中去发现,教育重在一言一行,一点一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作为教育者,就不能脱离开学生,更不能脱离学生所在的生活进行空洞的说教。因此,要求教师多和学生接触,把生活作为教育学生最好的教材,从生活中,从小事上去树立起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1.2.2要充分利用学生中不同价值观的矛盾冲突。通过不同价值观的冲突过程,来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识别问题的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在与人的互相交往中,往往存在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方面面的矛盾冲突,正是这种矛盾冲突构成了学生人生态度、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动力。教育者要紧紧抓住这种矛盾冲突,将他们的人生态度、价值观等诱导上正途。反之,如忽视这方面的矛盾冲突,则容易使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观等发生偏离,甚至误入歧途。
    1.2.3要建立起勾通的渠道。让学生话有地方说,问题有地方解决,于迷茫中能找到出路。当学生对事物存在不同的看法,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取向时,他们就有表达出来的愿望,寻找得到正确评价的欲望,一旦这种愿望不能实现,自己的观点、看法不能得到正确评价,就可能导致价值取向迷茫,无所适从。反之,他们的观点、看法得到了正确的评价,他们就能及时调整价值取向,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此,师生间建立起通畅的勾通渠道,在培养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上显得尤为重要。
   2  课外阅读中忽略培养学生价值观及应对策略
   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了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2—3部名著”。并对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这一重要改革,切中了农村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课内范文教学、忽视课外阅读、学生阅读量不足的弊端。把课堂内外、书本内外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基本规律,为学生学好语文指明了方向,更是对学生价值观培养的一个更好的途径。
   2.1现状
   现在的学生基本不读课外书,笔者对所在学校进行了抽样调查,从下面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学生阅读现状:

我校初三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文学作品名称

《三国演义》

《水浒》

《西游记》

《安徒生童话》

《伊索寓言》

《朝花夕拾》

《繁星春水》

《骆驼祥子》

《鲁滨孙漂流记》

《名人传》

《童年》

 

 

其他

         

 

 

总计

人数

13

20

15

8

6

3

2

10

4

1

6

4

30

122

%

10.7

16.4

12.

6.6

4.9

2.5

1.6

8.2

3.3

0.8

4.9

3.3

24.6

100

   从上表可以看出:农村初三学生读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人数相当少,读过鲁迅、冰心现代作品的人就更少,更不要说外国作品如罗曼•罗兰的《名人传》、高尔基的《童年》了。他们最多是为了应付考试看过一些《优秀作文选》、《初中生之友》而已。有多少老师能经常与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体会?又有多少老师能随时把新出版的好书推荐给学生?学生其实是有课外阅读的欲望与需要的。上海建平中学程红兵老师在一次报告中讲过这样一件事:一次借班上课,问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文,学生有说爱听文言文的,有说喜欢小说故事的,但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上什么都行,就是不要上课本上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要求。
   2.2案例
   案例一:“认真分析保尔形象”——单一目标,缺失价值观培养
    笔者所在学校,语文教研组为了配合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要求组内教师对本班学生进行读名著活动。一语文教师在班内要求学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必须分析出保尔的形象。两个星期后,该语文老师检查了班内学生所分析的保尔形象,发现班内学生所分析的保尔形象都是一样,也符合教科书上的所谓标准答案。笔者 对该班学生进行了一些调查,发现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读这本书,一部分学生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在书中只找有关保尔形象的段落读,没有一人对文中的思想进行分析,去感受保尔在各种困难面前是如何去克服、去面对、去感受保尔巨大的人格魅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应该让学生在文中去感受: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应该让学生从文中去反思自己应该怎样度过一生,应该怎样面对人生中所遇到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名著汲取营养,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案例二:“同学们自由阅读”——无目标阅读,缺失价值观培养
    仍是笔者所在学校举行的那次活动。一语文教师为完成任务,他要求学生自读高尔基的《童年》。两个星期后,笔者对该班学生进行调查,问到学生对读了《童年》这部名著后有什么感受,大部分学生回答:阿廖沙是一个不幸的孩子,文章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同样是没有一位学生回答出文章本身对自己人生的教育以及对现在幸福生活的珍惜。本文阿廖沙虽然面对残酷的社会,但自己通过努力,终于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学生读了本名著后应该感受到主人公阿廖沙的人格力量。名著中,有着引人入胜的环境描写,有着令人深思的人生道理,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观念;读名著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素养,让人心中有一种正确而优雅的为人处世观;读名著能掌握社会发展的动态,掌握社会发展的方向;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2.3策略
    怎样引导学生喜爱课外阅读、喜爱读名著,怎样引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从名著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怎样从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
    2.3.1建立独立的阅读学科理念。“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认识周围世界的途径之一,更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途径之一(必须是有益于学生健康的书籍)。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一个分支,早已存在,但由于种种原因,阅读教学仍没有表现出独立的学科意识,不少教师认为“阅读只是个手段,写作才是目的”、“阅读是过程,写作才是结果和标准”、“选拔人才只需写一篇文章就行了”等等。诚然,阅读和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是学习写作的门径之一。但是,阅读却不完全是为了写,阅读教学也并不是仅仅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写作。必须让“阅读”“独立起来”,明确阅读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获得阅读能力,包括收集、选择、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鉴赏评品,怀疑探索作品的能力,为学生具备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形成创造性应对社会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3.2内外结合、厚积薄发。教师在抓紧课堂阅读教学的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人归纳出少年儿童读书的五种需要:学习需要、交往需要、缓解焦虑需要、放松需要、消磨时间需要(见《中国教育报》2001.2.1)。这是符合青少年学生阅读心理特征的。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他们渴望阅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其阅读的出发点主要是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寻找自己的乐趣,绝对没有带着别人指定的“分析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这一作业去读《红楼梦》的,必须淡化阅读的目标要让学生放开思想去自由地读书,去自由地感受作品中的人文素养。
    2.3.3学生要读书,教师更应该读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人文素养”,要有文化底蕴。那么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蕴,一要“渊博”。要成为杂家,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熟谙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二要“丰腴”。要广泛猎取,并消化吸收,长成自己的文化“血肉”。要形成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历史、对社会的独特理解、感悟、态度和信念。翻开新的教科书,在“综合性学习”中,“感受自然”、“探索月球奥秘”、“追寻人类起源”等内容的编排,无不让我们感受到新课程对语文教师文化底蕴的挑战。
    3  作文教学中忽略培养学生价值观及应对策略
    3.1案例
   案例一:“一次滑稽的挂牌仪式”——教师自身价值观的偏颇
    这是一节交流研讨性质的作文课。因为有课题组的成员听课,所以开课者很是郑重其事。因为是一节评讲课,所以先要对上一节课进行点评,表扬一些优秀的学生。于是,老师播放了运动员进行曲,请优秀学生上讲台,并授牌。什么牌,就是平时值日生挂在面前的胸牌,只是里面的内容改为“最佳作文”几个字。牌与挂线一眼看出已很旧了。在颁奖与领奖的过程中,学生很是拘谨,大概是平时很少有类似的活动吧。
在评课时,我问开课的老师,挂牌是值日生的吗,是不是开课之后还会给你。老师有些脸红,但点了点头。
其实,这种现象在公开课中是常见的,在课前,教师会准备很多奖品,有些奖品是会给学生留作纪念的,但有些,教师只不过是作作秀而已,开课之后,会不留情面的收回,奖品与学生的利用价值也因为公开课的结束而终止。
    案例二:“一次失败的礼物教育”——教师人格教育的偏颇
    如一教师要上题为“礼物”的作文,讨论有没有想得到而至今没有得到的礼物时,一小女孩说:“我想得到一个布娃娃,但妈妈却不肯给我买。”老师赶紧说:“你可以到同学家要一个布娃娃带回家,对妈妈说,你看这个布娃娃多漂亮呀,给我买一个吧!” 教师不从一个家境并不富有的农村妇女的角度出发,理解这位母亲为什么不买玩具的原因,培养学生体谅父母的品质,而一味的教孩子不择手段的索取礼物。孩子从教师身上学到了虚荣、学到的索取、学到了不择手段。
    案例三:“全班只有三个‘妈妈’”——学生作文严重失真
    笔者在班内组织了一次以“我的母亲”为题的作文课。班内84名学生通过两节课的时间写出了自己的母亲,他们把作文交给我时,经过认真评改,学生所写的妈妈只有三个形象:一是慈祥的妈妈,文中大书特书妈妈爱自己,却又十分严厉;二是苦难的妈妈,家里很穷,妈妈一心一意为了这个家,累坏了身子;三是优秀的妈妈,妈妈是国家干部或工作人员,勤政为民,人民十分拥戴她。我把所有作文进行了分类,分别找这些学生了解她妈妈实际情况,他们的回答与作文内容大相径庭。他们告诉我只有这样写,同学们才不会看不起自己,才能体现自己有一个好妈妈。
    3.2原因
    学生作文时之所以会胡编乱造,不切合实际,这其中的原因是很多的:现在孩子们生活的圈子狭小,生活内容单调,经历也平淡而贫乏,写文章时觉得没有一些真人真事值得去写;现在学生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感情世界比较单一,心理呈自闭状态的人也不在少数,缺少少年该有的丰富的青春活力;由于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的意义领悟不透,导致了现在很多学生生活、学习相隔离,没有领悟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的道理,更谈不上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课余时间学生喜欢围着电视看,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没有足够的阅读内化量,没有形成必要的语言积累,自然不可能有丰富的外化成果;其他诸如缺乏一些必要的写作技法,不知如何表达等等都让我们的学生没有真情的体会,没有真情的流露,也不知如何表达真情实感了。 作文中的假话、空话、大话给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对学生日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也同样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从写作本身的角度看,写作有章有法。写作文需要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不管从哪个写作角度看,学生的习作都不应该造假。言之规范、言之得体,是新课程标准对孩子习作的基本要求。鉴于孩子初浅的阅历、浅薄的知识、粗陋的技法,如果不从实际、真实出发,学生的习作难以言之规范,言之得体。从习惯角度看说真话、写真话,其实也是一种行为习惯、思维习惯。说真话的人,未必每说一句话都要想想,是不是真话,想好了,确认了才说出来;写假话的人,未必意识到自己是在造假,习以为常而已。学生习作的虚假编造,势必会直接影响孩子正确、良好的行为、思维习惯的养成。这对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一种潜在的、深远的隐患。
   3.3策略
   3.3.1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情感。笔者经常听到学生诉苦“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写”,认为自己的生活“内容枯燥无味,不值得写进文章里”……这样学生的作文越来越脱离实际生活,他们的眼界也越来越窄,越来越空。殊不知,天下万物,皆成文章。首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寻找写作材料,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它好像一个绚丽多彩的万花筒。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并从中寻找写作材料。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特别强调《教给学生观察》。他说:“应当指出,在一些学校里,并没有把观察看作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看作是发展智力的途径,而是把它看作是解释某些课题和章节的一种手段。” 其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走出去寻找写作材料。让学生走出去找寻,孩子们在老师地引导下找到了实实在在的材料,写作就变得容易多啦!再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思考的翅膀。观察过程不仅要把眼睛对准事物,更要开动脑筋研究。
    3.3.2创设适宜的情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激发情感。我们知道中学生天天生活在学校中,生活单调。他们很少有机会参加社会活动。教室、家中两点点一线即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内容,他们很少去感受自然,去体验社会生活 ,在这样的生活中,学生写作材料缺乏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作文中他们缺乏对生活的正确认识,缺少应有的真正的生活感受及有真情实感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靠我们去激发培养。其实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情感,这就要求老师注意去激发学生心灵沉淀的情感。 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使学生的个人特点以及完整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然而,很多教师习惯于向学生说:“照我这样说”,“照我这样写”,甚至是“照我这样想”,这样导致学生的心胸越来越狭窄,失去了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兴趣和愿望。失落了学生个性的作文,是没有灵魂的作文。 第一、鼓励反映个性化的生活经历。如果学生能在不受压抑的情况下去写个人生活经历中的一些事,内容是不会雷同的。可是,孩子往往在大人的规范和劝戒下,要挑大人们希望他做的事儿来写,这样,在本来就经历不多的小学生身上,就只有几种近似公式化的“范型”可写。

[参考文献]:
1、洪镇涛《质疑若干新理念》,《中学语文教学》2006.1
2、叶士舟《警惕教学中的“情感霸权”》,《教育科学论坛》2007.4
3、胡明道《阅读教学现状探因》,《语文教学通讯》  2001.7A
4、刘华《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5、张友慈《熏陶渐染   厚积薄发》,《语文教学通讯》  2001.7A
6、张富《张富中学语文教学法新探》山东教育出版社
7、《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8、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此论文获四川省2007年中学语文论文评比一等奖。
    作者:巴中市巴州区曾口中学   李光国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中文域名: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