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_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数学课堂教学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但在农村学校,由于种种原因,课改的理念并未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可以说是形式模仿多一些,精神契合少一点。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数学的概念、法则、公式和数量关系都要通过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学生的思维应该是非常活跃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意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要尽可能地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动,在获取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规律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学生数学能力。

一、设定正确而恰当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学习目标的设定要符合新课程标准,要与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思维水平的实际相适应。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各种数量关系,把握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之间的数理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应以学生已经掌握了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知识为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引导学生思考:能否变圆为方,通过已经掌握了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通过CAI课件演示,将圆分割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物体,让学生分析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再通过推理、计算,就可概括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创设生动而和谐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学会科学地思考

生动有趣的学习情景,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学习氛围,更能让学生轻松、自信、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维活动的每一环节中去。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提出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层次性和指向性,要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但又不能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要能够积极地指向学习的中心目标。例如我在教学“约数与倍数”时,设计了如下程序:1、下面哪个算式中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22÷6=3…3  8÷5=1.6  15÷5=3  38÷2=19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一个数能够被另一个数整除?3、为什么说约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424的约数有哪些?2的倍数有哪些?5、一个数的约数有多少个?一个数的倍数有多少个?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定向破解,学生大多能把握约数和倍数的特征,收到了很好思维训练效果。

除了定向思维的训练,教师更要注意加强学生逆向、横向、纵向、多向思维训练。应用题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训练重点,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例如:教学“根据条件提问题”,在低中年级对学生进行“提直接与条件相关的问题”的训练;在中高年级对学生进行“从多角度思考,提出根据条件能够解决的问题”的训练。学生从分步解答问题到列综合算式解答;从用一种方法解答到用多种方法解答,都体现了思维训练的渐进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学会了科学思考并培养了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开展丰富而开放的课堂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开展丰富而开放的课堂活动,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张扬个性,闪现灵动的思维火花,放飞理想的翅膀,激发思维潜能。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渐教给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提供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这种活动不仅让学生发现了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更深刻地理解了圆锥和圆柱之间的体积关系。当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没有固定模式,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学习内容来综合地选择最恰当的方法。更不能根据设计好的教案来进行机械操作。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状况,根据师生、生生互动中的反馈信息,智慧地把握学习进程,调整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练习,巩固、深化学生思维

作业练习的目的是要进一步巩固学生思维,但是学生通过有组织、有层次、有强度的课堂学习,头脑已经很疲惫了,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一定要注意缓解学生思维紧张。要尽可能地设计游戏、探险、寻宝等趣味活动,增大口头训练量,减少书面训练,加强实践操作,以合作练习代替学生单独的冥思苦想,实现题型多样化、灵活化、适用化、趣味化。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思维,发展了学生智力。同时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综合性和创造性,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各类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实现“相同起点,不同终点,分层达标”的目标。“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OO七年元月十三日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中文域名: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