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教的课程标准看教书与育人_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从佛教的课程标准看教书与育人

     佛教界一些专业人士把“戒、定、慧”三学称作佛教的课程标准。与三学相对应的是“经、律、论”三藏。三学与三藏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佛教教育思想的基本轮廓。
   在佛教看来,戒除人的恶行和恶念是第一要务,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清规戒律,这叫做“戒”。究竟有哪些戒律,究竟如何才能有效地做到守三皈持五戒,这正是“律”藏的内容。持戒之后又干什么呢?坐下来念经。读懂经书中的内容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念诵,做到排除杂念,心定神凝,这叫“定”。“经”藏则是定学原理的专著。入定之后,人的智慧之门自然开启,于是进入知识的学习,这叫做“慧”。这时的学习已成为人的精神需要,因此学习也就成为自觉自愿的事。
 认识佛教的课程标准,对我们理解我国现行的课程标准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这都没有错。但是,万事过犹不及。恢复高考制度以后,知识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当崇尚知识走到了应试教育的时代,教育也就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新一轮课程改革推出育人第一的教学的思想,并非否认知识在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而是要从片面的注重知识传授转到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从应试教育转到人文教育,从接受学习转到创新学习和潜能开发。总之,知识的学习并非教育的第一要务。这在佛教教育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在“戒、定、慧”的总目标中,给“戒、定”制定了许多分目标。若干本律藏典章,千百条清规戒律,展现出“戒”学的分目标,以保证“戒”学这一总目标的顺利实现。众多的阐述“定”学原理和方法的“经”书勾画出“定”学的分目标。而对于“慧”学之下却没有制定分目标。学习者达到什么样的知识目标并没有任何规定。也就是说,你自己能达到什么水平就达到什么水平,总目标定为0。那么,学习者知识掌握一定为0吗?当然不是。当实现了“戒、定”的目标之后,人的一切其他念想都已断绝,剩下的唯一一条出路就是知识的学习。学习、求知、探索是人的本能之一,本能作为一种内驱力推动着人去学习,知识的学习不仅不会削弱,反而会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逞上升趋势,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学校教育到底免不了负有不可推托的责任。分数第一,育人第二,正是其中原因之一。新课标正是要扭转这种局面,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教书放在第二位。育人的途经有两条,一是从人类文明的文化内涵中吸取精神营养,以提高人文素质。二是通过制度管理规范人的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美德。在目前的新课标之下,摒弃灌输,代之以感悟、体验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已成共识。但是,说到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似乎就是在反对张扬学生个性,把张扬学生的个性与对学生的严格管教对立起来,最终导致对学生的放纵,这是导致青少年思想教育滑坡的原因之二。佛教严格的清规戒律确实扼杀了人的一些个性,但那是扼杀的人的个性中的劣根性那一部分。教育家洛克指出,教育是培植而不是改变。人的本性中生来就具有各种恶性和各种善性,教育就是抑制恶性培植善性的一种社会行为。张扬个性无疑是指张扬个性中的善性。可见,新课标倡导的张扬个性与对学生的严格管理是一致的。
 佛教讲入定就是要使人排除杂念,进入专心至致的状态,然后才开始学习。谁都知道,这一点在教学中非常重要,可是我们谁都忽略了它。我国教育科研成果千百项,几乎没有关于培养学生专注精神的内容。老师和家长时常指责孩子学习不专心,而我们却很少去研究怎样才能使他们专心。很多人指责当今的青少年浮燥,却很少有人去研究怎样使他们不浮燥。如果学生做到了专心至致,完成当前的知识学习任务将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学生不再浮燥,完成思想品德教育任务也会容易得多。
 透过佛教的教育思想这一厚重的历史渊源,来看我国新课标知识教学与育人的关系的思想,就是站在教育思想史的一个新的高度审视新一轮课程改革,从而增强我们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紧迫性和正确性的认识,增强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中文域名: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