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境虚化特征的艺术分析
作者:市教科所 发布时间:2006-10-09 13:00:37 点击数:
604
[摘 要]诗的意境是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是一种在直觉形象的实境基础上,以具体的景象为依据生成的虚化境界。在阅读活动中要注意艺术把握诗境虚化的空灵性。在阅读中还要注意艺术地把握诗境虚化的模糊性。 [关键词]诗境虚化 艺术形象 空灵性 模糊性
诗境是借艺术形象的比喻、象征和暗示等手段来表现的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可以使人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但无法具体地叙说出来,“令人仿佛如灯镜传影,了然目中,却是捉摸不到”。具有一种缥缈而又灵动的虚化特征。司空图在《与极浦收》中说:“诗家之明,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这里说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其前一个象和景,即指作品中具体描写的艺术形象,而后一个象和景,则是指由前一个象和景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而形成的意境而言的。 诗的意境正是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犹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是一种在直觉形象的实境基础上,以具体的景象为依据生成的虚化境界。这种恍惚缥缈的虚化境界,在阅读中只有涵咏其间,立身其中,与之浑然一体,其意才能朗观。 一、在阅读活动中要注意艺术把握诗境虚化的空灵性 空灵性是诗境虚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人们通常说诗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强调的就是诗境虚化的空灵性。近人王蕴章在《燃蜡余韵》中记载有这样的一段诗话:“女士林韫林,福建甫田人,暮春济宁道上得诗云:‘老树深深府碧泉,隔林依约起炊烟。再添一个黄鹂语,便是江南二月天。’”有人以此诗境画了一个扇画,老树苍苍,下临碧泉,燃炊烟袅袅,黄鹂欢鸣。林韫林见到这幅扇面说:“画固然好,但添个黄鹂鸟,便失我言外之情矣。”这是因为这首诗前两句是写她在山东济宁道上看到那苍郁幽静之景,颇似江南家乡,所以就产生“再添一个黄鹂语,便是江南二月天”的情思。这样诗境就呈现出虚实相生的画面,既有暮春济宁道上所见之实景,又有触景生情联想出的虚景。诗人之所以不满意画家之画,就是因为他把诗人联想出来的那个虚景,也画成了实景。而这首诗好就好在那个假想的虚景上,它使诗境虚化,创造了诗境的空灵美。 空灵美是诗境创造所追求的一种高层次的美。“空”是说诗要去掉一切冗赘之物,尽可能向“无”的境界靠拢。不要直陈,更不能说教,“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即是指此。而“灵”则是要求诗境的灵动,如无灵翼,诗就飞不起来,达不到至美之境。南宋词学家张炎在《词源》中最早倡导了这种“空灵”境界:“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味。姜白石词如野云狐飞,去留无迹;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此清空质实之说。”这里所说的“清空”就是指借清朗空明的境界,传达出不一定可以指明的立意,认为有了这样的境界,就可以“读之使人神观飞越”。 后来,清人发展了“清空”的理论,进一步提出了“空灵”的艺术美的理想,把清朗空明的境界同气韵灵动的立意结合起来。清人黄钺还把“空灵”列为绘画之一品,并对这种艺术美的境界作了生动的描述:“栩栩欲动,落落不群, 空兮灵兮,云气氤氲。骨疏神密,外合中分。自饶韵致,非关烟云。香销炉中,不火而熏。鸡鸣桑颠,清扬远闻。”这段话大体上概括了“空灵”境界的主要内涵,即生动、脱俗、有灵气、传神韵。而要达到这一境界,作品中就应做到以实写虚,寄虚于实,意趣灵活,饱蕴着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以这种虚化的空灵美取胜,可以说是我国古典诗作意境创造的一大特色。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以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惟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这也说明诗境的创造妙在恍惚悠渺,说明空灵性是诗境虚化的一个基本艺术特征。 二、在阅读中还要注意艺术地把握诗境虚化的模糊性 模糊性和朦胧美也是诗境虚化一种突出表现。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这种模糊和朦胧的东西,可以说到处可见。云雾缭绕的山峰,炊烟袅袅的村野,如梦似幻的月色,轻纱飘拂的舞女,都具有朦胧模糊美的意思。 诗境虚化的模糊性和朦胧美,不是客观生活中的模糊朦胧的自然再现,而是一种艺术创造,是生活中模糊朦胧的艺术化。如苏轼赞美西湖景色的小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被后人誉为描写西湖的千古绝唱,并因此把西湖美称为“西子湖”。苏轼这一诗句之所以具有如此动人的艺术魅力?显然与其所表现的虚化境界的模糊美直接相关,西湖到底有多美?答案是模糊的,西湖犹如“西子”,这“西子”又是种什么样的美?答案仍是模糊的,因为谁也没有见过“西子”的美,事实上,你认为她多美她就有多美。可见,诗境的这种模糊、朦胧和不确定性,并非是西湖自然美的再现,而是诗人的艺术创造。 这种模糊美的艺术创作,既给读者的审美再创造以极大的诱发力,又为读者和审美想象提供了广阔的艺术空间。严羽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里所说的“羚羊挂角”、“镜象水月”,都是比喻诗境的朦胧、模糊和隐约缥缈的,虽然说得有些玄秘,但确实提示出了诗境虚化的一个基本艺术特征,这就是模糊朦胧,不可确定,不可描述,虚虚实实,似有若无,即汤显祖说的诗“以若有若无为美”。这种美,就是一种虚化的模糊之美。 在古典诗作中这样的作品可以列举很多,有些即使是纪实为主的写景之作,同样可以创造富有模糊美的虚化世界。如吴文英在《八声甘州•陪庚幕诸游灵岩》中描写的灵岩景姿:“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及趿双鸳响,廊叶秋声”。这是词的上阕,由山前的箭径小溪,他仿佛见到当年宫女在此浣洗,胭脂把溪水染红的场面,并嗅到一股花腥味。他觉得箭径吹来的风是那样冷,眸子为之发酸。由馆娃宫外响叶廊里风吹落叶的声音,他又仿佛听到了当年西施和宫女穿着响屐走过的脚步声……,这些描写,打破了过去、现在的时空界限,融诗人的主观想象和历史景物一体,呈现一种声、色、味、触多种感觉兼备的主体化情状。它所写的形象本身都不具体,所谓“酸风射眼”、“廊叶秋声”似有若无,可虚可实,至于“腻水花星”则纯属幻觉。这种如真如幻、若即若离的虚化境界,正是模糊朦胧。 诗境的模糊作为一种美,它的长处在于含蓄、蕴籍,如真似幻,隐隐约约,使人不知深浅,领悟不尽,产生一种神秘感。我们知道,棱角分明的山峰,一目了然的江河,固然有透明之美,但不能耐人寻味。而云霞飘绕的峰影,曲溪掩映的水色,却能激起人们无穷遐想。 宋画家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其实,从审美效应上看,是远不止“高”和“远”的,它留给人的审美空间是无限的,填补进无限的审美内容,供人回味、猜测。一旦揭开那层模糊朦胧的面纱,窥出其中的奥妙和真谛,便会感到无穷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