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舍”与“得”_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舍”与“得”

     新课程标准实施有很长时间了,广大教师在观念层面上接受了新的理念,但在操作层面上依然是谨小慎微。在民间,“百花齐放”的局面依旧没有形成,广大学生对语文课依旧微词甚多。究其原由,我觉得没有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舍”与“得”的关系。“舍”、“得”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意蕴。用之于课堂,我觉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敢于牺牲大量的时间给学生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经也应是语文实践。”在我所接触的课堂中,除了对一些公开课,大多数的课堂仍是“涛声依旧”。究其原由,大概有以下几种:一是应试教育的阴云依然笼罩着语文课堂。教什么考什么,考什么教什么的指挥棒仍在到处作祟。素质教育的口号叫得震天响,学校内部应试的战鼓紧密擂。以分数主的考核制度在短时间内很难退出历史的舞台。这就迫使教师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在分数面前,谁也不敢拿身家性命作赌注。于是乎,主导,主导,便成了主要听老师教导。应试成了一线教师心中永远的痛。二是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许多老师都认为:不经过自己的分析讲解,学生是不会理解文本,把握重点的。于是,语文课堂不是教师引导学生在文字中徜徉涵泳,在文质兼美的语言中潜移黙化,教师是资料的搜集者,学生是知识的存储器。正如学生所说的,我对语文课没有丝毫兴趣,上课的步骤我都已背上了。老师要讲的内容我也能找到。呜呼,这样的语文课,怎么会不走死胡同?怎么会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读写听说的能力又如何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教师要敢于驾驭教材,简化头绪,一课一得,避免繁琐的讲解。好的语文课,在很在程度上是因为抓住了语言训练这根主线。在听说读写中进行语言的积累,思维的训练,人文的提升。我们见到了许多这样的课:在导入上费尽口舌,绕尽弯子,刚走进文本,却又是浮光掠影,匆匆而过,又是拓展延伸,又是阅读链接,五花八门,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弄得学生无所适从。这些现象的产生,缘自于教师对文本的把握不够到位,对课堂的定位不够准确。许多名家在教导青年教师时,都说到这一点:要教好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熟悉初中教材的内容体系,了解一篇课文在单元、一册书,乃至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还要了解小学六年的教材内容,知道学生脑中已有了哪些,做到教学中的针对性,还要了解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做到教学中的前瞻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高屋建瓴、脚踏实地、重点突出。那种在课堂上什么都要讲,什么都讲不透的做法,必然使语文知识的教学陷入无序化,训练盲目化,让学生感觉语文是一门缺乏严谨体系的学科,对语文的学习自然就随随便便。教者如果能吃透教材,抓住课文在知识体系和训练体系中的地位,进行科学的设计,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学生才能学有所得,训练到位。
    三、对教材中确实不符合时代要求,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文章,教者要敢于大胆的舍弃,引进一些新鲜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美文,这样既能让学生对语文充满兴趣,又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学习始终是于时代同步。确实,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脱离了时代,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上课时,学生对这类课文总是无精打采。有些课文无论是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看,都不能称得上是典型,这样的课文需要教师有勇气进行大刀阔斧的删减。魏书生老师经常让学生决定一篇课文的命运,又从课外引进新鲜的血液。蔡兴蓉老师对一些不合时宜的课文,更是坚决地将其从课堂上抠去,更多的引导学生读名著、读经典。这种舍弃,是勇气更是智慧。培养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核心。这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的精神。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学生的创新精神以从何而来?敢于舍弃,正是从这一层面上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不迷信权威,不盲从课本。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平时做一个有心人,做好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精心设计导读导练,针对性要强。不能使它成为迎合学生的媚俗,失去了应有的语文味。
    正确处理好语文课堂中的“舍”与“得”的关系,必然使语文教学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尴尬,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中文域名: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