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的反思
作者:市教科所 发布时间:2010-12-27 17:59:09 点击数:
550
“吱嘎、吱嘎”的推门声,把我从梦中惊醒,一种职业的责任感促使我出去看看。当我一开门,隔壁教室的灯还亮着,四周静悄悄的,同学们早已进入甜美的梦香,远处传来蛐蛐的叫声,皎洁的月光把校园照得更加明亮。该不是学生还在温习功课吧!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还是去弄个明白。顺着门缝一看,一个学生正在课桌里寻找什么,另一个同学立即趴在桌下躲藏起来。我快步走到跟前,便问:“你在找什么?”他停下来慢条斯理地说:“一个高年级的同学抢走了我的东西,跑到教室里把我的东西给藏起来了。”“什么东西?”“是……玩具。”吱吱唔唔说不清楚。我向四周看了看,并没有高年级的同学,正在这时另一个同学从桌下慢慢地爬起来,也同样这么说。在这万籁俱静的深夜,我的第一道防线被突破了,至少不怀疑他们是小偷,初步记下了他倆的基本情况,叫他们回到寝室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经了解其中一位男生是吴辉,10岁,小学三年级一班学生,父母外出务工,爷爷去世,寄养在大爷家。另一位叫李伟,11岁,同班同学,托负给邻居。他们俩有相同的家庭背景,在同一个班,走得很近,终于成了形影不离的好伙伴。以前,他们的表现并不是很好的,多次偷盗别人的东西,经老师再三教育仍不悔改。昨晚是在找我班学生的“陀螺”小玩具,谁知却扑了空,玩具并未放在课桌里,当他们找不到玩具时,翻了许多座位,拿走了一大把中性笔。当时的话是编的谎言,是应付老师以便脱身。 两位小孩的行为值得我们深思,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说谎、偷盗呢? 首先,两位学生的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很少与孩子沟通,他们的学习、生活、品行一概不知。孩子是无孤的,应该得到父母的关爱,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很难向父母倾诉,向父母撒娇。他们和别的同学一样,需要温暖,需要“宠爱”。需要的玩具和学习用具也并不过分,谁能满足他们呢?若不能,只有去拿别人的,久而久之便习以为常,不分时间、地点和对象,只是拿来玩一玩没关系,长期这样,学生的思想道德就会出轨,对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是不利的。为人之父,你们想到了吗? 其次,要看留守的家庭是否可靠,能不能尽到监护的责任。吴辉住在大爷家,大爷出于面子思想,口头上答应了,实际上他能做到吗?他的年龄偏大,行动不便,还忙里忙外,一日三餐能吃上口就是最大的“关爱”。孩子们想的什么?需要什么?他们又在做什么?大爷全然不知。该上学是否到校,放学是否回家,生病发烧等,大爷又知道吗?大爷还是不知道。我想:要找准接受方,要看有没有能力承担一个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能不能把寄养的孩子当作自家的孩子一样的对待。身为父母要慎重考虑啊! 第三,收养主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便责任已尽,一旦出现一点点小问题,就是老师的问题,是学校的管理不到位,与看守方无关,与父母无关,从不过问事情发生的原尾,动不动去找老师讨“公道”,把老师推到“被告席上”。其实老师很难当啊!他们承担了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各个方面的许多责任,每位老师都是超负荷地工作,学生成绩的好坏,生活中的困难,身体健康以及安全等诸方面都是老师的责任,常常在老师的家里临时住着好几个留守儿童。即使他们的工资全部用在留守儿童身上,也难以支撑。老师还有什么错? 第四,西部大开发,国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西部的经济有了明显好转,许多在沿海地区获得经验的老板也回到内地搞开发。经济好转了,条件改变了,外出务工的人员减少了,留守的儿童也将逐渐减少。外出务工的家长朋友要认清形势,正确地分析现状,为了孩子着想,还得要三思而行,真正尽到父母的责任。 总之,留守值得我们深思,本着对家庭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让我们携起手来,都来关心孩子们吧!
巴州区磨子小学 邓学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