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文本解读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仔细品读这篇文章,并研究和回味鲁迅创作《朝花夕拾》的心态,会发现,把“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作为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是多么宽泛。因为通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篇,人们不难体会到那弥漫全篇的怀旧意味和抒写百草园时渗透出来的对往昔的慨叹以及描写三味书屋生活背后流露出来的对寿镜吾先生的敬意与怀念。从这一角度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反映的是鲁迅的真实心态,它与《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等文一起,共同构成了鲁迅回顾过去所走过道路的基点,它们是鲁迅大半生探索的重要足迹,鲁迅将目光伸向它,同时也将心灵的这一部分敞开给读者。因此我们认为,这篇文章传达的是少年鲁迅对自由自在的心灵乐园的追索,对虽然刻板却也充满乐趣的三味书屋的正视;同时还传达了中年鲁迅以回忆寄托情思的寂寞情怀和力图在纷扰中寻出闲静来的无奈心态。 还原为一个真实的儿童生活世界,也许是鲁迅先生的创作缘由。作者自己在《朝花夕拾小引》中也说写这些文章,是“无聊”时的“回忆”。“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他甚至还用诗意的语言描述道:“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因而,绝大多数学生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能够做到上述的要求,就是达标。如果有学生读到“旧式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闭性和落后性”,“感悟鲁迅先生愿儿童健康成长的情怀”,那值得嘉许,但不是对所有学生的要求。就像毛泽东读《红楼梦》时,看到了“封建社会的没落史”,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到的。那么,如我一般的凡夫俗子读到《红楼梦》中“一个家族的兴衰史”,读到“宝黛爱情”都是可以肯定的。 在今天看来,鲁迅儿时所接受的教育也许是有很多值得抨击的地方,但我们常说以古鉴今,却不能反过来说“以今鉴古”。就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儿童们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形,大抵也没有到达完美无缺的地步,相反,也有很多问题。任何文字都不可避免的带上时代的烙印,但不能总是上纲上线。有几个孩子在上课时没有做过小动作,没有想着到教室外去玩。这是人的天性使然,完全不必动辄上升到一种价值观的判断上。随着阅历的增加,知识面的拓宽,或者部分优秀学生读者可以读出更多更深的,甚至超越作者本身创作目的,“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那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把成人的理解强加给学生。 到了三味书屋,作者没有急于为读者介绍它的陈设,而是先写迎面扑来的一阵“清香”。迎面扑来,说明清香浓郁,这又为下文梅花开得旺、开得多设伏。假如梅花开得不旺、开得不多,清香何至如此。因为不知清香为何花之香,所以引来诸多猜测、诸多联想。三味书屋是几十年前的书熟,作者自然会由清香联想到书香,联想到读书声,自然过渡到下一节关于三味书屋陈设的描写。 三味书屋陈设的叙述有条不序:南墙上——东面正中——画前面——东北角,可称得上描写屋内陈设的典范,在这里就不作叙述了。三味书屋是一处颇具文化气息和纪念意义的场所,是鲁迅幼年学习的地方,作者自然是触景生情,由眼前的实在景观生发开去,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延伸出许多东西来:由鲁迅的书桌联想到鲁迅在这里读书、习字、对课、描像;由空空的椅子联想到学童们全部跑到后园玩耍;联想起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书屋后面有一个园子,园子里有许多腊梅……于是,才有了第四节关于突然明白清香来源是腊梅花的巧妙叙述。这样的过渡自然而来,绝无生硬之态。不是大手笔,是写不出的。 没有“美女蛇”的传说,百草园就丢失一半的韵味…… 没有“拗过去,拗过去”的寿镜吾老先生,三味书屋就索然无味了…… 《百草园》回忆的是童年往事,童真童趣星星般散落在字里行间,可掬可捧。不必说鲁迅在泥墙跟下牵连不断地拔何首乌的笨手笨脚,不必说鲁迅拿了砖头抛到间壁梁家去的使坏,也不必说“在雪地里费了半天力,只捉住三四只鸟”的鲁迅——看着“闰土的父亲小半天便捕获几十只鸟,装在叉袋袋里叫着撞着”时满脸疑惑的呆头呆脑,更不必说鲁迅拿了“怪哉”惹得老先生一脸怒气时的懵懵懂懂,单是趁了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悄悄溜出书屋去折腊梅、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描绣像,就是一个玩兴十足的“坏小子”。 足以可见,小时候的鲁迅的确有点“坏的可爱”。更为要命的是,读了这样的文字,谁又抵挡得住这“坏小子”的诱惑?就在你嘴角微微一笑的时候,内心又岂能不蠢蠢欲动呢? 在一个清凉的早晨,爬上那光滑的石井栏,像小鸡一样的跳上跳下;或是在雨后的黄昏,爬上高大的皂荚树,聆听油蛉蟋蟀们的低唱长吟;若是幸运地遇上后窍能喷一阵烟雾的斑蝥虫,一定会了忍不住伸手去按它的脊背,“啪”的一声之后,就像那“坏小子”一样咯咯咯地蹒跚而逃。然后随着“坏小子”小心翼翼地撩开带刺的荆棘,一颗一颗地摘下又酸又甜的覆盆子,直往舌尖上送……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多可爱、多俏皮的鲁迅呀!大概当年46岁的鲁迅,一定会把“Ade”的读音拖得悠长,悠长的吧! 20多年前在百草园里的“坏小子”当然是不会说德语的,20年后的鲁迅也不会不知道当年“家里的人为什么要将我送进全城最严厉的书塾”里去的缘故吧!鲁迅回忆起在百草园的这些烂漫的童年生活,居然用了两个德语“Ade”来替代我们常说的“别了”或者“再见”,真是俏皮的可爱吧! 这两个时尚的“Ade”,与其说这是鲁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与向往,倒不如说是童年生活的记忆碎片,点燃了鲁迅那颗不泯的童心,语言形态复归于儿时天真烂漫的遐想与稚趣,还略带一点追求前卫言语的时尚味。作家莫言说:“读鲁迅的作品觉得自己没有长大。”读鲁迅的《百草园》,谁又能不被“坏小子”“童化”呢? 有意思的是,鲁迅在天真地和百草园里的蟋蟀们、覆盆子们、木莲们说“Ade”的时候,却唯独没有和“美女蛇”说再见。百草园如果仅仅是好玩,也只不过是一个好玩的荒园而已。“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儿时这种勃勃的好奇心,“坏小子”是多么渴望有一天在百草园,或者是在其他的什么园子、什么小巷子里,听到陌生声音的呼唤,一回首——却见得那梦里的“美女蛇”噢!然而,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常有,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这到底是怎样一种梦魇般的情态呢? 在鲁迅笔下,百草园是一个充满了颜色和声音的生命世界,青青的野草丛里,氤氲着一个动人的“美女蛇”故事。这故事极有声色,但见金光闪闪,风声飒飒,鬼影幢幢,妖气重重,恐怖极了,又生动极了。当年的“坏小子”在聆听长妈妈讲述美女蛇的故事时,大概是就如当今的孩子在看“变形金刚”之类的影视故事一样的刺激、惊险、兴奋,而神情恍惚吧!虽然是一个普通的民间故事,但对于当年的鲁迅来说,在百草园里爬上爬下,翻来翻去,累得动不了了,就倒在长妈妈的怀里,聆听美女蛇的故事,该是何等的甜美惬意呀! 有人说鲁迅在这里插叙一个“美女蛇”的故事,是把封建迷信的长妈妈作为天真无邪的“坏小子”的反衬人物,是对长妈妈这样小人物“封建愚昧”的揶揄和嘲讽,实在是不解童心的荒谬与歪曲。也许是鲁迅“斗士”形象泛化所致的一种习惯性的错觉吧! 鲁迅对美女蛇的故事是又喜欢又害怕的,甚至可以说是因为害怕所以才喜欢,因为喜欢而害怕,这不就是每一个儿童心灵深处那一份渴望刺激的纯真梦幻吗?及至人到中年的鲁迅,这份纯真的梦幻依旧在内心激情燃烧。在这个人迹罕至的荒草园里,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些神奇的传说故事,才令人产生无尽的遐想,才令人触摸到这个“玩耍乐园”的背后,其实是蕴含着一个滋养鲁迅一生的“精神乐园”。所以说,没有美女蛇的百草园,就是一个普通的荒草园;没有美女蛇的传说,《百草园》就丢失了一半的魅力。 如果说“百草园”是鲁迅的“精神乐园”,那么“三味书屋”,又是一个怎样的启蒙学堂呢?屋后也有一个小园,虽然小,但那里有腊梅,那里有桂花,课间可以去攀枝折花、寻蝉蜕,趁着老先生读书入神的间当,可以偷偷地溜出去捉苍蝇,喂蚂蚁,这是多么富有生趣的“园戏图”!其中的况味应该是不在“人迹罕至”的荒草园里独自捕鸟之下吧?然而,对于童年的三味书屋来说,这些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书屋里有一个“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先生。 对先生这个人物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他是一个封建老顽固,鲁迅对他是暴露和抨击的。细致地描述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学生进学先向孔子牌位行礼,其次拜先生,平时只能专心攻读经书,旁的学问是不许过问的。日常课程也安排得十分刻板,每天只能专门攻读经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书慢慢加多,对课也逐渐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书塾设有打人的戒尺,也有罚跪的规则。总之,三味书屋绝不是和百草园一样是儿童的乐园,它是一所名副其实的“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要受到规矩的束缚,自由是没有的。仿佛三味书屋成了禁锢鲁迅童年的一个“囚牢。” 鲁迅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当然也是反封建的猛将。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鲁迅是反封建的猛将,就无限的放大鲁迅的叛逆和无情,甚至是把年幼懵懂的鲁迅也塑造成反封建的斗士。这都是长期“神话鲁迅”而导致的思维偏激。 其实,鲁迅对先生是“很恭敬”的,因为他早听说“先生是本城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尽管鲁迅的“怪哉”惹得先生一脸怒气,但鲁迅丝毫没有怀疑先生的博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尽管先生备有一条“戒尺”,定有“罚跪”的规则,但都不“常用”。通常也只是“瞪几眼”,大声嚷道:“读书”。管制似乎也并不太严,学生不是都能溜到小花园里顽皮,课间也能偷偷地嬉耍么? 在鲁迅的笔下,这位老先生似乎也并不太“严厉”,学生行礼,他在一旁“和蔼”地回拜,但他刻板、迂倔,显然在他看来学生是只许攻读经书子集,其他都是不正经的,不许涉猎。只见学生都悄没声儿各自嬉戏去了,他也不责备,就一人大声读书,面带“微笑”,“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那声音,那表情,那动作,自我陶醉,神游其间,真是活显出一个老夫子的天真灵魂,可爱之极。 如果说,鲁迅在对这位善良老人的描绘中,隐含有调侃之意,其实都是“发乎情而止乎礼”的真情使然。纵然先生有“只能专心攻读经书,旁的学问是不许过问”的迂腐,但是谁又能对自己的启蒙老师提出超越他们那个时代的要求呢?所以,在鲁迅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温和的微笑,眷念的深情,真诚的敬仰。 |
- 上一篇:苟志弘:教学感悟
- 下一篇:莫泊桑小说《项链》的文本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