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自然去探究科学_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教研

到大自然去探究科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改革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使课堂教学民主化,学习活动探究化,打破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教学模式。在科学课教学中,让学生接触自然,亲近自然,到大自然中去探究科学,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 一起到大自然中筹备实验材料

   以前的实验教学一般是教师准备好实验材料,拿到课堂给学生做实验,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和数据,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或将实验材料分给学生,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实验方案分组实验,教师逐小组指导做实验,观察记录实验中发生的现象,然后集中,由学生汇报实验情况,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实验结论。这样看起来是一堂好课的实验教学,学生的兴趣仅仅停留在对实验材料的的好奇上,顾不上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实验记录也许只停留在书面上,学生对机械地完成任务式的实验教学学习主动性不够,学生的心没有进入实验,学生的思维没有融入整个实验过程,怎么能培养以学生动手实验为核心的科学素养呢?

   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准备实验材料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对实验的初步了解过程,为学生对实验的深层次理解打下了基础,也是学生获得独立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切实转变了教师包办太多,学生对教师依赖太强的现象。如在教学鄂教版第二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校园的树木》、《大树和小草》、《观察水生植物》等许多教学内容,根据我们农村学校的实际,大多数实验材料都能够找到,课前,要求学生充分预习,明确需要准备的实验材料,,分析材料准备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课外准备,将大自然中的实物“搬”到课堂上来,自然界中多种多样的植物、果实、花、叶、岩石、土壤、矿石以及各种小动物等,都可以采集真实的样品,制成各种标本,课中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实验材料去试验、观察、记录、探究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并对实验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如果学生在实验中得出不同的实验现象、实验数据,教师不能一个人说了算,要引导分析实验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允许失败的实验,并指导找出失败的原因。这样的实验,教师成了观众,学生成了实验的主人,课堂上同学们叽叽喳喳,秩序虽稍显凌乱,实验进程却在有序进行,探究的效果自然要好得多,学生独立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二、与学生一起去观察、记录、研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科学探究要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虚假。如在教学“天气”、“生物的多样性”“星空”“月相”等相关教学内容时,就和同学们一起行动,进行观察和记录,记好观察日记,在课前师、生相互交流观察结果,对观察细致,记录准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展示给班上同学学习,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科学观察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

   三、到大自然去进行实验探究

   将学生与大自然隔离开来,极不利于科学课教学,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到自然界中去,让他们在大自然中亲近自然、认识自然,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来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从而达到改造自然,服务人类的目的。如在教学“水的浮力”、“卵石的形成”、“蚂蚁”等教学内容时,将学生带到小溪边,指导学生带好实验材料在溪水中体验水的浮力,在校园里,草丛中,寻找蚂蚁,从蚂蚁的生活环境到蚂蚁的外形、吃食情况等一步一步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研究动物的兴趣。遇到类似的教学内容时,都可以按照以上的学习步骤进行,逐步教给学生研究动物的基本方法。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把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到大自然中去研究科学,培养学生贴近生活、研究问题的实践精神,是我们科学课教师的努力方向。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中文域名: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