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小学的口语交际教学
作者:市教科所 发布时间:2009-04-27 14:53:06 点击数:
595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提出的要求。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对口语交际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口语交际中的情境创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应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一节好的口语交际课,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创设”,离不开“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如一位老师上《保护动物》。她在口语交际课让学生说出有哪些稀有的动物、为什么保护这些动物和怎样保护她。学生不是在交流中自然地认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而是直接叙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动物需要我们去保护的? 生:我知道熊猫是我们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是我们的国宝。 生:我知道乌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需要我们保护。 …… 老师:你们知道的真多,课外知识真丰富。那么为什么要保护它们呢?先请小组内交流交流,再告诉大家。 (学生小组内交流) 老师:哪个小组汇报。 生:我们小组认为熊猫越来越少了,不好好保护它,就会灭绝的。 生:我认为要保护鸟类,因为森林没有了鸟,就没有了生机。 生:我认为要保护有益的昆虫,没有它们害虫就会到处都是。 …… 老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 生:我们要保护森林,让动物有个舒适的家。 生:我们不能吃野生动物。 …… 这节口语交际课就在这一问一答中完成了教学的任务。教师没有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不能引起学生对保护动物的共鸣,这样的口语交际情境教学是“虚的”,学生没有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那如何更好地创设《保护动物》的口语交际情境呢?有位老师围绕“为什么保护动物”“怎样保护动物”这两个问题创设了如下三个情境。第一个是“槐树一家的控诉”,第二个是“小鸟一家的哭诉”,第三个是“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在“槐树一家的控诉”时,教师遵循儿童的学习规律,巧妙地设计了下面的说话内容: 这些天,有几个带猎枪的青年人来到槐树下,看见小鸟就猎杀。可怜的鸟儿再也不敢回来了。 小槐树:妈妈,闷得很。鸟儿们为什么还不回来呀!我很想听听他们悦耳的歌声。妈妈,我身上有几条虫子,他们总是咬我,真讨厌! 槐树妈妈(伤心地):是呀,小鸟在这里的时候多热闹啊!我这几天身痒痒的,那些小虫又在我身上胡来了。啄木鸟医生再也不回来了,再这样下去那些虫子会把我们吃掉的!这可怎么办啊! 槐树爸爸(痛苦地):是呀,我也受不了了,又痒又痛。过不了几天我们的营养被他们吃光,叶子就会掉下来的。最后连树干也会变得空空洞洞的! 小槐树(大声地嚷着):不,爸爸,太可怕了,你快想想办法吧! 爸爸看了看小槐树,无力地摇了摇头,什么话也没说。 到了第二个情境“小鸟一家的控诉” 时,教师就只提要求不作示范了。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建小鸟的一家。每家控诉一个内容。如“第一家的小鸟”控诉猎杀小鸟的人;“第二家小鸟”控诉破坏森林的人,使他们无家可归。“第三家小鸟”控诉空气污染给他们带来的危害。这样的情境创设可谓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故意把学生领入另一个境界,让他们在情境中去体会杀害小鸟,破坏树木,环境的污染是给小鸟带来的灭绝之灾。情境表演完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动物呢?学生自然就得心应手,滔滔不绝地谈起保护动物的妙方来了。这样的设计比起上面的直接叙述怎样保护动物的教育更有意义,印象更深刻。 第三个情境“保护动物人人有责”,创设了如下环节:(1)设计保护动物的广告语。“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没有了动物,就没有我们可爱美丽的家园。” “保护动物人人有责。”一句句真挚的话语,是他们的真情流露。(2)创设“在市场上看见有人买野生青蛙,进行劝说。”的口语交际情境。在情境的表演中,学生懂得了保护动物要从小事做起,不吃野生动物。见到别人吃野生动物,要上前劝说,制止。 这位老师创造性地创设的三个口语交际情境环环相扣,而且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三次要求步步提高。 再如,这次南江高桥小学的王丽君老师的《劝说》,就为学生创设了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王老师创设“春游”这一情境,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不同意学生春游,而学生都很想去春游,所以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找到很多理由说服老师、家长的。 因此,我们的教学情境的设置,要为学生广泛而充分地展开口语交际活动营造一个轻松自由和谐的心理氛围,提供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化场景和学习内容,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获得了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发展,构筑了生命生成的活动平台。 二、口语交际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也要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我曾听了三位语文教师各自执教口语交际《礼物》,三种不同的价值体现,引起了我的思索。 (只摘取其中的一个小片段) 【案例一】 小明(手拿着买来的漂亮的钢笔,递给老师,满脸笑容地):老师,今天是教师节,我送你一支钢笔,留作纪念吧。 老师(接过钢笔,笑眯眯地):谢谢你,小明。你真是个好孩子。 【案例二】 小红(手拿着一大篮水果,递给老师,笑眯眯地):老师,今天是教师节,这是送给你的。你上课非常辛苦,多吃些水果吧!” 老师(没接水果,和蔼地):谢谢你的好意,我是不能收你的。 你还是拿回家去。 小红低头走开了。 【案例三】 小华(手拿着买来的新茶杯,递给老师,很开心地):老师,今天是教师节,我送你一个新茶杯。你上课非常辛苦,下课后多喝杯茶吧。 老师(接过茶杯,认真地)说:谢谢你的好意。不过,老师不能接受你的这份礼物,你买茶杯花的钱是你爸爸和妈妈的挣来的辛苦钱,你还是把茶杯拿回家吧。 小华(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很不高兴地):老师,您收下吧!这是妈妈说要送给你的。 老师:(把茶杯放在小明的手里,亲切地):你就帮我谢谢你妈妈。老师还是不能收下你的礼物。老师更喜欢不用花钱的礼物。一个小小的心意卡,一句甜甜的话语,一份好的成绩单,这都是最好的礼物。 小华(脸上又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兴奋地):老师,我明白了,我再做一个心意卡送给你,希望你能喜欢。 老师(摸着小明的头,高兴地):这就对了。在期末考试中,你再送我一份好的成绩单,我更开心了。 小华(很开心地):老师,我一定送你一份满意的成绩单。我明白了,以后我送爸爸和妈妈的礼物也不花钱了,把好成绩送给他们是最好的礼物。谢谢老师,再见! 老师(满意地点点头):再见! 反思: 【案例一】学生送来的礼物,老师乐意收下,学生心情也高兴。教师收礼物虽然不是什么违法行为,也不会受到道德的批判。但学生还是消费者,他们花钱买东西,送给老师,老师就乐意地收下了。其结果只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案例二】学生送的礼物,老师没有收下。虽然老师有崇高的道德情操,不接受礼物,但学生心里是闷闷不乐的,心理素质差的,还以为老师不喜欢自己,从此学习可能会一落千丈。这样不收礼物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这样的价值观导向是适得其反的。 【案例三】口语交际所倡导的价值观是正确的,有价值的。学生在送礼物给老师的过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懂得了不用花钱的礼物更有意义,懂得了认真学习,获取好成绩是送给老师和爸妈的最好礼物。教师的形象在他的心中更高大了,学习的积极性可能会更高涨了,学习成绩也可能会突飞猛进了。 由此可见,案例一所体现的价值观是不可取的,更提不上可持续的发展观。案例二所体现的价值观是正确的,但缺乏导向性。我们从案例二和案例三的区别中不难发现,案例三更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它对学生的激励和鼓舞,也许并不是学懂一篇课文的价值所难比拟的,这将深刻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过程,甚至影响着他们的漫漫的人生道路,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追求的人。这种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观,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目标。 三、口语交际中的双向互动 一些教师对口语交际的认识不到位,把口语交际课上成说话训练课。如一位老师上《秋天》口语交际课,在课中只让学生个别或小组内说说自己所看到的秋天。学生说得绘声绘色,把秋天描绘得美极了。但是对照《语文课程标准》的口语交际的要求:“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我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这样的课只是看图说话的训练课。 那如何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比如“打电话”这个话题,课堂上教师出示说话要求:当你打电话给别人时应该怎么说?当你接电话时,应该怎么说?打电话经常会遇到哪些情况?应该怎样说?教学时,让学生弄清话题的提示要求,分别让学生进行打电话和接电话的口语交际情境。如创设“冬冬生病了不能来上学,他打电话向李老师请假。”的交际情境,学生就在扮演冬冬和李老师中进入互动的交际状态。但一些并不是能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话题,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精心设计实施策略,让学生在互动中交际起来。如上面说的“秋天”这个话题,该如何做到相向互动的交流呢?一位老师这样设计:让学生小组到校园去找秋天,把你观察到的秋天特有的景象记下来。课堂上让学生说说找秋天时找到了什么,再互相发问,互相交流。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交流场景: 小芳(举起捡来的黄叶):我发现秋天的一天比天黄了,一片一片飘落下来了。秋风吹来一片片叶子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好看极了。 小冬:这么漂亮的叶子为什么会变黄的呢? 小芳:因为秋天来了,雨水少了,树干吸收的水分少了。树木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只有把叶子落下来保护自己。 小芳:谢谢你告诉了我。你的知识真丰富! 课堂上还有一些学生提出了“树叶掉了还会长出来吗?”“月季花为什么在秋天里不开花。”“池子的水为什么干枯了?”等问题也自然地变成了交际的话题。互相问答的过程就是双向互动的交际过程。又如《奇妙的植物世界》,假如只让学生说出一些植物的奇妙的事情,这也仅仅是说话课,不能达到相向互动的交流过程。为此,一位老师这样设计:当小记者采访植物。 小记者(拿着麦克风):猪笼草,你真了不起,你是一棵植物,没有嘴巴,没有牙齿,怎么能把昆虫吃掉呢? 猪笼草(学生带着头饰):我是靠身上的粘液来吃小虫的。 小记者:真奇怪!粘液也能吃小虫。你能具体告诉我吃小虫的过程吗? 猪笼草:如果哪只小虫不小心落到了我的肚子里,那就成了我的美餐了。我先用粘液把它们慢慢溶化了,再吸收它们的营养。 小记者:哦,我明白了。你真是一株奇特的植物,谢谢你告诉了我这么多知识。 猪笼草:别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其实植物世界里奇妙的东西还有很多呢!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多看课外书,许多奇怪的事情都会解开谜团的。 小记者:谢谢你。再见! 猪笼草:再见! 再如巴州区六小的刘学平校长的《爱鸟》这堂课中,老师扮演猎人,要拿枪打鸟,学生找理由劝阻,学生与老师对话,像这样在对话中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双向互动,这就是口语交际。 四、口语交际中的说话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口语交际的训练中,我们必须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才能培养有健全人格的新一代的接班人。因此,在口语交际中提出说话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小导游》的说话要求就是要亲切、自然、态度大方,要有感染力,这样才能使游客满意。《打电话》说话要清楚、简短、有礼貌。《借东西》要用上礼貌用语。《送礼物》态度要诚恳、大方。《照片里的故事》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声音响亮,有真情实感。《劝说》要有说服力,做到有理、有序、有情,劝说的对象才会心悦诚服。 一位教师上《敢于说‘不’》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节课的说话要求,而是巧妙地设计了这样的说话情境,让学生在比较中去体味。 (创设情境:妈妈要你去学电子琴,你不想参加,你是怎样拒绝的?) 【案例一】 妈妈(亲切地):小红,听妈妈的话,去学电子琴吧! 小红(生气地):电子琴有什么好学的?我不去! 妈妈:学电子琴可以使人更聪明,懂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对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小红:我就是不想学。 妈妈:那你想学什么呀? 小红(转过脸去):我什么也不想学,你别烦我了。(说完生气地走了。) 【案例二】 妈妈(和蔼可亲地):小红,听妈妈的话,去学电子琴吧! 小红(眼看着妈妈,轻轻地摇了摇头):妈妈,我不喜欢学电子琴。我更喜欢打乒乓球。 妈妈:学电子琴可以使人更聪明,懂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对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小红:妈妈,学电子琴我一点兴趣也没有,不感兴趣的东西,硬着头皮学下去,是学不成的。 妈妈:那你想学什么呀? 小红:我更喜欢的是打乒乓球。你看,邓亚萍姐姐不是很出色吗?妈妈,行行出状元,你就让我去打乒乓球吧! 妈妈(点点头,微笑着):好!你说得也有道理。那你就去打乒乓球吧! 小红(小红听了,拉着妈妈的手,高兴得跳了起来):妈妈,你真是我的好妈妈! 通过比较,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案例一的小红说话态度不诚恳,不尊重妈妈,用这种方式来拒绝别人是不可取的。案例二的小红说话态度诚恳,不骄不燥,以理服人,这是值得提倡的。老师通过示例情境让学生懂得拒绝别人时,说话的态度要诚恳,要有说服力,才能使劝说人心服口服。 口语交际中的说话要求是灵活多样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说话内容巧妙地设计不同的说话要求,重视培养学生文明的交际素养。 五、口语交际的实效性 我们的小学生,口头语言普遍存在着缺陷,如有的语态不雅,说话粗俗;有的拖泥带水,夹带方言土语;有的用词重复,说话没条理等等。教师应注意用书面语言来规范他们的口头语言。1、训练好学生的普通话。可以利用每天晨读的时间请“小小播音员”带领大家吟诵古诗,朗读课文,进行普通话训练。2、学生口语表达时,教师要随时纠正其语病,提高其用词的准确性,并提醒他们表达完整的意思。逐步使学生树立“动口即是练说”的观念,从而自觉地随时随地培养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口语交际的目标中指出:“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礼貌不仅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直接关系到口语交际的实效性。俗话说:“问路不施礼,多走二十里”。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说话的仪态和用语,恰当使用称谓,对别人多用敬语,对自己多用谦词,对不便直说的事情多用委婉语,并配合恰当的体态语,做到言之有礼。 教师应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培养学生说话要得体。如:通江实验小学的朱秀琼老师让一年级的小孩子说自己制作谜语卡片的过程时用“先……然后……再……最后……”等表顺序的词语。 值得一提的是在指导学生说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指导学生倾听。口语交际重在交际,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基础,听说并重。新课改理念中提出“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这一情感态度必须在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我们的朱老师做得很好,蹲下身子和小朋友面对面的交流。另外朱老师的语言功底深厚,她的教学语言艺术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指导学生学会倾听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为学生互相评价,互相交流奠定了重要基础。 六、口语交际的训练方法 口语交际的训练,就是要引话“源”,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要引导小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积极参加讨论,能就感兴趣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1、创设情境,乐于交际。 利用幻灯片制作一个或几个动物图片或场景,创设一个故事的开头,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编童话故事。或者教师事先做好录音,叙述一个故事的结尾,让学生想象故事的前一部分。在叙述的过程中,可适当地加入动作表演,引发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情景导引下,要注意三点:一是要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二是要特别关注“开口难”的学生;三是鼓励创新,不人云亦云。 2、提供交际案例。 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案例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办法。案例就是一个交际的情境,既可以描述正确的做法让学生仿效,也可以放一些问题让学生发现,并探索、讨论正确的口语交际方法、途径。比如“学会向别人解释”专题训练,教师可以提供案例。小红吃早点时服务员不小心把汤泼到了她的身上,小红无奈之下只好回家换衣服。等她到校时课已经开始了,老师马上当众批评了小红。下面的做法怎样,请学生评一评。①小红马上哭了起来,一句话也不说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②小红马上大声争辩道:“我不是故意的,你不该责备我,要不你去问我妈妈?”③小红马上轻声说:“老师,吃早点时服务员弄脏了我的衣服,我回家换衣服才迟到了。”通过案例比较,学生能领悟在解释原因时不但要说清理由,还要讲文明,态度要和蔼,语气要合适等。 3、在课余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学生说话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语言环境的影响”。如果说课堂是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那么家庭则是孩子生命中的另一部分。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家长忙里偷闲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可以让孩子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班级、路上听到、看到的新鲜事),说来听,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学生是最愿意和自己的亲人交谈的,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这是语言训练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家长及时纠正孩子口语中的毛病,在与孩子谈话的过程中,要注意送给孩子最好的赞美、家长本人更应当善于倾听并有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在家庭中多交流、多表达,注意运用礼貌用语,久而久之,他们便会性格开朗,语言流畅,有自己的见解。
2009年4月26日
巴中市教科所小学语文教研员 苟志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