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谈主题教学的深度备课_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教研

窦桂梅谈主题教学的深度备课

      为什么要进行主题深度备课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一支粉笔,两本教材”的教学方式,以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参考书
”的备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下的时代儿童对知识的渴求。过去的教育,过于把语文工具化,导
致语文成了没有文学、没有感情、没有思想的知识的跑马场,很多人觉得听不听语文课无所谓。甚至有
人认为,语文,根本就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这话当然有些绝对,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这是摆在当今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改变,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形式也需要变革,才能让他们学得轻松愉悦。要做到这些,只有从改变备课模式开始。 
俗话说,教要成功,备要当先。备课的水准,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由于网络资源的发达,教师的备课
似乎越来越轻松,只要上网搜索,各种相关资料和教学设计就会纷至沓来,“拿来主义”成风。从不管
“拿来”的东西是否适合自己的课堂,粘贴一下,剪辑一下就用上了。于是,形式代替了思考,课件代
替了大脑,脑力活变成了体力活,备课成了简单的“手工操作”,有些课,形式新颖,花色齐全,但真
正沉淀在教师心底的东西却寥寥无几。 
    现在有两种现象:一是拒绝深度,二是深不下去。关于拒绝深度,我认为这是不妥的,没有深入的研究
恐怕不会有高质量的“浅出”,失去“深入”的“浅出”,儿童只能变得“肤浅”;关于深不下去,我
认为除了教师素养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备课的观念与思维方式,因为素养是可以在不断的备课、上课中
提升的。 那么,备课需要怎样的观念与思维方式呢?我觉得,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有一种专业自觉,对每一节课抱有敬畏之心。要知道每节课,我们付出的只是职业时间,而儿童付出的却是宝贵的生命时间。教育要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而这奠基,就应从我们细致的备课做起。备课的过程就是自己的专业走向高度
的过程。深度不是难度,深度决定高度。近年来,主题教学在努力实现 “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 “三个超越”的过程中,都是借助深度备课来实现的。  面对主题教学的基本理念,通过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证明其价值和意义。主题教学的课堂如何唤并感染学生,实现阅读的拓展、思想的延伸、意义的建构乃至人生的奠基。这都有赖于主题教学的课堂上由温度、广度、深度,通过梯度,所共同达成的高度。没有教师广博的阅读视野和充分的资料铺垫,课堂不可能实现有效的广度,没有细腻的教材挖掘与精心的教学设计,课堂的温度与深度就只是空中楼阁。课堂上要想呈现出这种高峰体验,必须有赖于语文教师的深度备课。这种深度备课,还是在专业共同体基础上的深度备课,姑且叫主题深度备课。 
   所谓主题深度备课,就是指以教材为起点,在深读教材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开发可以利用的一切课程
资源,达到教材解读的深度与高度,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合力,使教学目标
与教学内容的设定尽可能地趋于适度合理,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成长。  这种主题深度备课,从传统备课到主题深度备课,代表备课观念的转变,它强调备课的整体性,见树木
,更要见森林。深入把握教材意图,以及教材背后的信息,并有针对性的在容易产生偏差的问题上作阐
释,实现创造性地解读教材和备课。  这里所说的深度,不同于笔者在谈主题教学三个维度(温度、广度、深度)中的深度,它指“备课”意义下,教师要了解学生所达到的思维深度、情感浓度和理解高度,还包括教师借助各种途径解读教材、运用教材、拓展教材,乃至与学生事先的“预测”,比如共同学习教材,以及相关同构文本时所达到的深度。具体包括深入拓展、深度研究和深刻思考三方面。 

    深入拓展——不仅是指对于“这一课”教学内容的拓展,而且还包括对课文的相关评论、课文的原著、
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与课文同题材的相关作品等的拓展阅读。通过对文本深入细致而又多角度的解读
,选择恰当的教学主题,进而进行教学设计。  深度研究——要在深度拓展之后对教学进行深度设计,如何预设好课堂流程,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深入浅出。这一环节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因此,反复琢磨,把阅读教材获得的认识,结合扩展得到的收获,更重要的是,从教育学的角度,如何基于儿童的接受心理,实现备课的再创作的过程。 
    深度反思——一堂课结束后,并不意味着思考的终结,教学结束后要深入反思,将这一过程中获得的收
获条分缕析地归纳总结,从中提炼宝贵的思想闪光点,并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可进行书面写作的形
式,也可以是互动讨论、听课评课的形式,升华结晶。  怎样进行主题深度备课     
上文简要阐释了主题教学深度备课的意义,以及深度的内涵。那么,就文本而言,怎么实现深度备课的
目标?笔面就结合《三打白骨精》一课的备课过程谈谈体会。  一、初读教材及参考说明  选定一篇课文作为重点研究篇目之后,首先要做的是从头至尾细读一遍。这种阅读应该像“地毯式”的轰炸、扫描,让每一个字,每一段话,从自己的口中,从自己的内心流过,沉淀出“大概内容”。  初读教材后,还要看看编者设计的书后思考练习题,章节安排的内在逻辑,把握编者的意图。文章义、作者义、编者义都结合在一起,我们才好确定教学的内容。
    二、通读原著和作者生平 
   就《三打白骨精》来说,细读课文后,我们还应当通读《西游记》,了解作者生平,看作品评论,仔细
研究《西游记》中塑造的悟空等人物形象。再有,原文的《三打白骨精》出自《西游记》的27回,近270
0多字,课文呢,只有几百字。这个时候,教者要比较,编写者把作者描写的哪些地方删掉了,哪些地方
改写了。然后再深入想想,除了符合课文的“尽量短小”外,为什么删掉了那些语段。结合整本书,再
结合课文与原文的对比,可提取几个阅读当中感受最深的关键词进行品读。如《三打白骨精》中表达的
“修心”、“世俗”、“幽默”。对于这样一本已经渗入到中华民族骨髓的经典,要想做一个提纲挈领
的评论恐怕很难,且不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就自己一个人的阅读体验应当也是多元的。  透过文字,一定要让儿童关注后面站着的那个人——作者。关于作者究竟是谁,历史上有很多争议。我们当以主流观点为准,所以,要读吴承恩的相关资料,了解吴承恩在科举晋升的道路上,屡遭挫折的经历。《西游记》大概是吴承恩中年以后创作,或许是晚年所作。作者之所以在《西游记》中既有娴熟优美的文笔、又有人情世故的练达成熟,还有不乏深入透彻的人生领悟,很可能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有直接的关系。
   三、选读原著及相关评论     
   了解该书的历史评价与文学地位。《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通
过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
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版本。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西游记》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
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为人熟知。几百年以来,西
游记被改编成了各种地方戏曲、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等,版本繁多。在日本等亚洲国家出现了
以孙悟空为主角的文艺作品,样式众多,数量惊人。 
   通过阅读相关评论,我们重点要了解《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比如孙悟空是一个复杂的形象,他
集人性、神性和猴性于一身。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他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魔,从猴性的角度来看,他是
一只活泼可爱的猴子。作为一位英雄,他天不怕、地不怕,浑身是胆;作为一个神魔,孙悟空还会七十
二般变化,有翻江倒海的本领。作为一只猴子,毛脸雷公嘴,罗圈腿,拐子步,活泼好动,坐不安生,
还爱吃桃子——这些备课,对儿童来说,很好玩,他们眼睛会发亮。当然,还有人说的孙悟空代表明代
新兴市民的形象,具有英雄好汉的特征,他对自由的追求反映出自然人和社会相冲突的结果,西天取经
是孙悟空社会化的过程等。这些教学不必托出,但教师备课中,作为了解,还是必要的。 
   再如唐僧。儿童眼里,唐僧具有不明是非、窝囊胆小等特点。李伟实的《唐僧形象分析》《唐僧,一个
“鸡肋”人物的再剖析》等都为唐僧进行辩护,说唐僧言行一致,抱着求取真经、追求光明的坚强信念
,满怀决不辜负天子、万民重托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一往直前,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这些了解,都为教学中,让儿童对人物进行客观评价,提供了有利的参照。 
   四、再读教材并确定主题    
   读了上面谈到的《西游记》相关评论后,对《三打白骨精》课文的理解,应当不会有太大的偏颇,于是
,我们就可在此基础上对文本进行精读。在精读的过程中,可以围绕文本问自己这样四个问题: 
  1、文本究竟说了什么?
  这里指的是,要弄情文本里面“究竟”说了什么。如果是故事,应当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起因、经过、结果。对于课文《三打白骨精》,应当知道它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唐僧师徒西天取经
路上路遇白骨精,白骨精先后变成村姑、老妇、老公公,希望迷惑唐僧、骗取唐僧的信任,以达到吃唐
僧肉的目的,结果被火眼金睛的孙悟空发现后被打死。我们发现,其中还涉及到一种小说中的独特手法
叫做“反复叙事”,即多次讲述同一个冲突。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非常常见,比如《西游
记》里的“三借芭蕉扇”。水浒传里有——三打祝家庄,三国演义里有——三顾茅庐。反复不等于重复
,这样的反复叙事要想吸引儿童,不致因为重复而引起审美疲劳,这就要求在反复中有联系、有区别、
有递进。实际上这对文章写作的要求是很高的。由此,这就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儿童体现这样的写法
,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2、文本想要说什么?
   这一步意在弄清最初作者“想要”说什么,哪些情节等待我们去挖掘。也就是说,作者之所以这样表达
,背后一定有一些相关的条件;一篇文章之所以这样描写,一定有相关的背景。比如《三打白骨精》是
根据传统神魔小说《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编的。上接“五庄观
观音甘泉活树”,下启“黑松林三藏逢魔”。本文中的冲突,表层是师徒与白骨精的冲突,深层冲突则
是师徒冲突:孙悟空有一对火眼金睛,唐僧却只是肉眼凡胎。作者通过这样一波三折的故事,也许还有
这种可能,降服妖魔不仅要有与妖魔鬼怪斗争勇往直前的勇气,更要忍受和排除来自自己同一阵营中的
好人的阻挠和误解。  3、文本能够说什么? 
  这一个环节就是尽“可能”想想文本还会写到什么。尽管通过搜集资料与广泛阅读,我们已经对课文有
了一定认识,但我们无法肯定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这时不妨将这篇课文所有可能作为主题的关键词都
罗列出来,这样就能够更好地从中选出最佳的教学切入点。这一个环节就是尽可能想到,文本还会写到
什么。尽管通过广泛的阅读与资料收集,我们已经对课文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我们无法肯定自己的理解
是否准确,我们不妨将这篇课文所有有可能作为主题的关键词都罗列出来,像我们语文教师中在《三打
白骨精》中读到了“正义”、“惩恶扬善”等。当然,还有许多解说,就三打白骨精,读到人际关系,
管理哲学等内容。于是就有关于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下岗的原因:与单位领导唐僧在三打白骨精等问题
上拒不合作;目中无人,常扬言一个跟头就能把经取回来,严重威胁单位领导职工的工作;档案中清楚
地记载着五百年前的历史问题。这些“可能”教师要尽可能知道,至于让儿童了解多少“可能”,必须
基于儿童的实际情况。  4、文本应该说什么? 
  这一环节就是说文本“最终”说什么,以此确定主题。当我们读完一篇文章时,对文章的理解尽管有多
种解读,但当问自己:它究竟说了什么、想要说些什么、能够说些什么?到了“应该说些什么”这一步
,就必须提出个人的见解。《西游记》给我的感觉是一本讲“修心”的书,西天取经,取的究竟是什么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西游记》中唯一一部完整出现的经文就是《心经》,西天取经的过程其实也就是
书中的主人公完成自我内心修炼的过程。然而,对于唐僧师徒四人和本书的读者而言,内心所要修炼的
具体又是什么呢?我所读出的是“向善”。 
  为什么会以“向善”作为教学主题?一是由课文唐僧的“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出发,读到核心词“
向善”。二是在《西游记》中获得依据。比如关于师徒四人取的是什么经?取经的目的是什么?尤其唐
僧,张口闭口把善挂在嘴边。或佛家之语,或自己的话,或引用古人的话,如“出家人慈悲为本,方便
为门”;“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犹有余”,等等太多了。再有孙悟空,的惩恶扬善,还
有猪八戒,白马,沙僧等,在《西游记》中都有相关“善”的话语表达,而且自身都是“向善”而修成
正果。因在《三打白骨精》中不是重要人物,所以略过。三是“向善”基于人性出发,把故事的幽默,
想象等特点融入其中。不知不觉中,印留儿童心中,化作一种心灵符号。而且,事先也让学生阅读体察
,学生大多都能说到“惩恶扬善”之意,而这,就是“向善”的基本表达。 
   四、确定教学基调与策略 
  准备了这么多,怎么在课堂上呈现?备课的过程怎么变成上课的过程?有了上面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备
课的下一步就一定要想到面对的儿童。这一课的教学一定要结合儿童语言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开展,注
意以下几点:  1、教学氛围,要轻松不要沉重。 
 《西游记》是一部快乐的书,《三打白骨精》是其中仅有的几段让人感到悲伤的内容,但其中悟空不乏
猴性特点,英雄形象——这恰恰是儿童最喜欢的角色。《西游记》作为一部带有童话色彩的小说,读的
时候,你会感觉语言幽默,人物形象天真可爱,虽有故事情节的磨难,让人物的命运或悲或喜,但课堂
的基调不应让学生感到悲伤愤怒,而应唤起同情与思考。  2、教学结构,要网状不要线性。 
 《西游记》是一部囊括天文地理、三教九流的小说,其中的人物天马行空,上天入地,但教学不能面面
俱到。我们认为,教学《三打白骨精》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二是以它为引子
去读《西游记》。因此这篇课文的学习,不能停留在一般文章的水准上,要结合原文,体会体裁特点,
文字表达特点,主题呈现的脉络,故事叙事的特点等,展开主题导读教学。但围绕主题开展教学,既要
放得开去也要收得回来,这就要求教学的设计,不能单一,应当呈现一种网状结构,在散漫中将知识、
文化和思想慢慢渗透给学生,最后以主题加以提升总结,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就不会是牵强的和无选择性
的。比如教学流程大致分成以下环节:利用小说中“环境”的描写,渗透《西游记》中的环境描写;借
助小说中“情节”的研究,探究《西游记》中的写作特色;通过小说中“人物”的评价,导读《西游记
》中的意义主题。  3、教学方式、要聊谈不要串讲。 
   以往,我们习惯于把课文当作种种大道理的载体,眼睛瞪得再大也看不出“故事”的情趣和意味。承接
上学期教学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的经验——我们期待着继续以“聊”的方式,超越“讲”,教学中努
力做到,比“讲”更轻松、更幽默、更开放、更亲密。这种“聊”不仅是“说说”、“读读”,而是以
儿童为主体,深入挖掘课文中的故事因素,站在平等对话基础上的教学形式。因此,“聊故事”应该是
语文课堂的风景之一。当然,聊不是随心所欲,而是看似轻松,实则不轻松的“举重若轻”,那些语文
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应当在师生不着痕迹的尽情对话中得以落实。可以说,“聊”是一种高超
的艺术,愿我们能籍此与学生的心灵实现对接。从而,在对《西游记》和《三打白骨精》的文本深入解
读的基础上,可以确定以向善为主题,通过环境、情节、人物三大板块的课文与原著的比较阅读,实现
名著导读的课堂基本模式。  
  深度备课带给我们的思考  1、文本特质如何体现? 
按照王荣生在《语文科课程理论基础》中的论述,语文教材里的选文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即“定篇”“
例文”“样本”和“用件”。因此要“因文而备”。由于多数情况下,我们将教材中的课文当作“定篇
”来讲,很可能会忽视教材编者意图,甚至也是文本自身的不能承受之重。 
   近年来,基于对传统语文教学观的继承与提升,我们提出,主题教学的备课,不应仅是指向“语言与文
字”的教学,还要适度让学生获得“语言与文学”熏陶教学的思考。就《三打白骨精》这样的压缩文本
,我们姑且也给它起一个名字,叫“用具”——希望让学生以《三打白骨精》为“引子”,获得相关的
文体知识和读写知识,学习阅读与写作的“方法”,但同时,又借助课堂教学中解读到的意义“主题”
,引导学生导读《西游记》。因为是文学名著,就应以文学理论为背景,尝试从文章体裁本身的特点出
发,尽量以文学理论,对于文章体裁的赏析方法,作为理论依托,打破以往语文教学,只见文字不见文
学的屏障,让高年级学生,不仅仅停留在理解文字的表面,而是用“语文”的视角,对教学内容产生带
有文学鉴赏意味的阅读理解。 

   2、如何把握好取舍的度? 
   像《三打白骨精》这样,以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和共同主题的内容来建立的教学内容,与一般以“课
”为单位的备课组织内容相比,显然具有广阔的视角和灵活性。在寻求备课的道路上,如果我们跳出一
个隐形的前提,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也许一点一点打开,我们就有了更大的突破,当然,教学的效果必定
会因为这样的备课而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但,尽管如此,按照主题单元的形式开展备课,常常就感觉像自己手里有一桌满汉全席,每一道菜都想呈现给学生,但是知道的,不等于都要给学生,如何避免由于取舍不当而造成的教学内容过多、教学思想过深,学生消化不了的问题?就是说,这个“度”的把握值得我们深思。 
不管怎么说,主题教学备课的思路,既注重教材自身的深度解读,又要体现“课外阅读课内整合”的特
点,是带有“原创意义”的备课,希望形成一种介于讲读课与阅读课之间的新的课型。 
   3、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基于专业共同体基础上的深度备课,是主题教学思想的发展,更是提高教师备课的专业水准、为个人专
业发展打下深度储备的途径。不仅让教师,还要让学生得到深厚语文素养的润泽。可见,主题深度备课
服从主题教学开展的需要、适应教师备课现状的要求,也是老师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出口。 
然而,为了获得更大的阅读背景,主题单元的备课,要找到相关的同构主题或者异构主题的相关内容去
阅读,非常耗费时间精力,这样的备课放在假期里偶尔为之可能还行,但要把它变成自己每一天的教育
生活恐怕有相当大的困难。所以,《三打白骨精》只是作为一个典型课例而已。 
  但无论如何,我还是要呼唤这种备课精神。当我们一个学期能够深入钻研,钻研一类文章中的一篇,当
我们对那些经典的例文或样本进行深入剖析时,往往就能带动起对其他文本的深入解读。 
  西天取经之路,艰难险阻,酸甜苦辣,教师成立专业共同体,互帮互助,也时为了取得教育之经,这条
路是实现通融完满人性的路,更是接近于佛性的路。  漫漫取经路,漫漫修炼路。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中文域名: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