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作者:市教科所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0 点击数:
3818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型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1]。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目标、主要内容以及与相关课程形态的关系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②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③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 ④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时空。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将成为重建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的过程。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和价值,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如下特性: (1) 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想象”、“创作”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3) 生成性 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都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规划,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对活动的周密设计,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性的一面。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性却是生成性,而非预设的。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性、更富有成效。 (4) 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目标[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 ①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②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③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④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⑤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国家着眼于宏观指导而研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地方和学校要根据纲要所设定的基本框架规划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类型、基本内容和具体活动方案。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线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围绕三条线索进行:①学生与自然的关系;②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③学生与自我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以学生为核心,实现上述三种关系的均衡与整合,最终指向学生个性健全发展。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四个领域,具体内容因地方、学校的差异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不同。 ①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各种富有时代感的主题(如环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价值观教育等) 都可以渗透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 ②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人格不断臻于完善。 ③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 ④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并倡导以项目为载体从事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特别指定的几个领域,而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全部。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 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 、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是由每一所学校根据实际充分发挥其创造性而确定的,各学校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时需遵循下列原则: ①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哪些真正是学生的问题或课题。帮助每一个学生确定自己的课题,运用体现其个性特征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对世界获得自己的独创性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旨所在。 ②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 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其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并使其成为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环节。 ③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 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特色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善于挖掘社区中的课程资源和研究课题,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在与社区持续交互作用中、在不断理解社区中健康发展。 ④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 日常生活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丝毫不亚于学科知识。尊重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问题进行探究,努力把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整合起来,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使命。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相关课程形态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明晰它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以及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关系,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重要的作用[3]。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 从课程目标来看,学科课程的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系统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思维、提高能力,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具有全面性,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课程内容来看,学科课程所传递的主要是人类长期积淀下来的间接经验,其内容一旦确定,就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围绕学生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性、综合性问题来选择课程内容,侧重于直接经验以及综合性和应用性知识。 从课程组织和课程结构来看,学科课程注重逻辑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强调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内在逻辑结构,将分门别类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学生的思维和认知作为组织课程的基础。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非逻辑性,它以活动项目和方式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作为组织课程的基础。 从学习方式和课程实施来看,在学科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学习,注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接受、理解和认知,其实施是分学科或分单元进行。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方式主要是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与操作性学习,其实施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活动开展为形式。 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尽管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二者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二者都是学校整体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学科课程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得以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技能可以在各学科课程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可以和某些学科课程的教学打通进行。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活动课程 从活动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历史发展来看,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历史性联系。从本质上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活动课程范畴,它们之间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二者是一脉相承的,秉持着同样的中心概念(经验、活动、实践、兴趣、探究等) 、价值观、宗旨和育人功能。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加注重从教育现实出发阐述具有现实意义的一些理念,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实特点,课程设计上更趋于规范合理,目标更加清晰全面,内容更加整合,学习方式更加综合,实施既注重结果,更加重视过程以及过程的“开放”性。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综合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但它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不仅包括课程内容及其组织形式的综合性,而且包括实施方式与功能价值的综合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不仅整合了一系列相关学科(包括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知识内容,而且整合了当代社会的综合性问题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在实施方式上不仅把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而且把观察、调查、访问、参观等多种具体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在功能价值上不仅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而且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系统能力以及良好态度、兴趣、观念的综合。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 1.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基本模式[4] 一般说来,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基本模式是:确定主题→提前准备→拟定方案→实施活动→总结评价。但模式并非固定不变。该模式的活动过程如下: 确定主题――为综合实践活动选定一个主题。 活动导入――可以由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相关活动,亦可由教师以充满激情和挑战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相关活动,还可由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引领学生进入实践活动环节。 活动组织――教师集中进行活动组织的动员,安排布置活动时间范围,提供活动相关资料和工具,指导学生制订活动计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制订活动开展计划,自主确定活动具体内容、设计活动展开形式、安排活动实施进程、选择活动方式等。 活动展开――活动实际实施阶段,大多数活动以学生自主实践为主独立进行,有些活动可以采取师生(或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校外指导者)合作的方式进行,但教师仅仅作为整个活动的参与者而非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在活动中,只是在学生需要时才给予适当的方法、资料、工具等辅助性指导。 总结评价――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重在感受与体验、展示与表达;评价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提倡鼓励、肯定、积极和发展性评价。 拓展提升――提出进一步思考、探索或需要延伸训练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引导活动向纵深拓展,提升活动的水平。 这六步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灵活安排的。在实施过程中,提倡各校鼓励师生勇于实验、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活动特色;整个过程都应体现学生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课程理念。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 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取向,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可采用如下策略[5]。 (1)学生亲历亲为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去做,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实施要点为:①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把学科知识加以融合并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同时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使学生满怀兴趣而又比较便利地投入到各种实践活动之中;②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来获得丰富的体验;③在具体的活动方式上,尽量采用参观、访问、调查、实验、测量、采访、宣传、郊游、野营、义务劳动、公益服务、设计、操作等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方式,时间的安排可根据活动的实际需要调节长短,以保障活动的实效;④对学生亲历亲为的评价,着重点在学生参与整个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获得体验的情况,学生活动的最终结果不作为考核成绩优劣的主要依据。 (2)自主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重视学生个人的观点和行为,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独立创造。学生可按照课程的一般目标,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自主设定活动的目标,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现有的水平选定活动内容和方式。实施要点是:①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具有自己的独特经验和情感态度的人,与学生建立起一种真诚、平等、信任的相互关系,为学生主动发展提供一种宽松、融洽的心理氛围;②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表现为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习什么,而不是规定他们必须学什么;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发现自己所学内容的用处、所做事情的意义,而不是要求学生按统一的方式接受他们无法感受、不能理解其意义的东西;③当学生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引发而产生出新的目标和课题时,教师要认识到那些新目标与新课题产生的必然性,肯定其存在价值,鼓励学生不断发现新的问题、获得新的感受;④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教师可给予适当帮助,但不能急于求成、包办代替,而应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⑤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持不同的方案,对学习结果的表现形式也可丰富多样。 (3)探索发现 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与发现。课程内容通常以主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某一主题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来展开,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给出现成的答案,而是为学生的探索和发现提供机会与帮助。实施要点:①通过多种方式如组织参观、访问、考察、实验等,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诱发探究动机;②促使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渠道在开放的情境中自觉收集和加工处理信息;③协助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注重启发思路、提供线索,而不是把学生的探究引向一个已有的结论;④对学生的探究发现进行评价时,看重探究学习的过程而非发现的结果;看重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和各种方法的掌握,而非知识量的多少;看重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而非单纯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看重探究过程和方式的独特性、创新性,而非某种固定程序的重复和再现;看重结论的有理有据,而非标准统一。 (4)交往合作 综合实践活动把教学过程视为一种交往合作的过程,是师生在社会这一广阔天地中进行的多边、多向、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把学习活动和社会活动结合起来,把学术的目的和社会的目的、个人的目的和群体的目的协调起来。这种交往合作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更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学会沟通与合作,形成民主素养和团队精神。实施要点:①疏通交往渠道,为学生提供多种交往的条件和机会;②协调人际关系,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洽、团结互助的心理环境;③综合采用多种交流形式,并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进行调整;④当学生以合作小组的形式展开活动时,引导学生制定小组共同目标,分享学习资料和活动设备,协助学生安排不同的角色分担相应的责任,组织小组成果汇报与交流,让学生共享成功的喜悦。 3.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的学生学习方式与教师指导方式[4] (1)学生学习方式 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学习方式对活动实施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学生应当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独立自主学习的方式。 第一,应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第二,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选择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学生独立选择,也可以是在同伴合作中进行选择,还可以是在教师提示下加以选择。 第三,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组织方式,主要有: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结伴合作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亦可通过各种方式(如借助网络技术)进行跨地区、跨国界合作探究。 第四,遵循“亲历实践、亲身体验、深度探究”的原则,对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持续深入探究,亲身实践体验,防止浅尝辄止。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所重视的不是问题解决的结果,而是学生探究课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及其方法以及探究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心理体验。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活动方式主要有参观、访问、调查、实验、宣传、郊游、野营、义务劳动、公益服务等。各种方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应当根据自己的年龄、知识、能力、兴趣、个性等特点,将几种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以求实效。 (2)教师指导方式 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从指导内容而言,教师应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过程。从指导方式而言,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指导,学校教师应善于协调统筹。从指导力度而言,不同学段甚至是同一学段的不同年级之间,指导的力度应不同;年级越低,指导的力度越大。 总之,教师既不能“教”综合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平等参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提出,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此外,还应从各学科相关知识、从社会的发展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等方面来选择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有以下途径和策略[6]。 (1)以学科或社会热点问题为载体,从兴趣出发,与学科结合,与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这类课题主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或者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或者涉足学科领域的专题研究。 (2)开展社区调查,了解社区状况。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如水土、气候、植被等,人文环境如工农业生产、交通、文化遗产、社区经济生活、社区文化生活等。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调查和了解,可以收集和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 (3)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高校、科研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图书馆、视听传媒、科协、农科所、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同时还包括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等。这些丰富的校外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时需要充分利用的。 (4)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找问题。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从身边小事到国家大事,从现实世界到历史和未来,都是综合实践活动重要的课程资源。 (5)注意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联系。通过给学生介绍一些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如航空航天、生物工程、计算机技术、环境保护、新材料新能源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可以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开拓新的领域和思路。 (6)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网络、图书馆、实验室、劳技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因此,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载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重组。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它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它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1]。 (1) 评价理念 ①整体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整体观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彻到活动中去。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研究报告、模型、主题演讲等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提供对课程改进有用的信息,实践于教学。 ②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自己所学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此外, 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③过程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要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评定的作业应该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即使最后结果按计划来说是失败的,也应从学生获得了宝贵经验的角度视之为重要成果,肯定其活动价值,营造其体验成功的情境。 (2) 评价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但无论何种方式,其基本方法为观察。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种评价方式运用的基本要求。在具体操作中,“档案袋评定”与“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档案,以便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立打破了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单一性, 丰富了我国的课程类型, 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 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7]。 1.教师应具有课程开发、整合、设计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主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教科书可依赖, 自主支配的空间很大。综合实践活动课本身的领域比较广泛, 各领域的内容又需要融合为一体, 而且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过程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 这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课程整合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为此, 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形成强烈的课程参与意识, 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和被动执行的做法。 (2)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随时捕捉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的信息。 (3)要有创意思考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无论是从主题的选择、过程的设计, 还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都非常强调教师的创新教学设计能力。 (4)具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决定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应该是综合型教师, 应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向博学或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并通过各种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 2.教师应该具有反思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校本课程, “教什么”基本上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具体情况来设计的。课程的内容是否可行, 实施过程的环节是否合适, 评价的方案是否全面, 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否得到开发等都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反思, 及时进行调整改进。因此,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的反思意识和能力要求更高。要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 同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3.教师要有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只有教师具有问题意识、具备探究问题的能力, 才能较好地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教师要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 向学生学习, 发展自我的实践能力。 4.教师应具有合作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综合性特征, 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以平等的方式在一起工作。不仅求要教师之间紧密合作, 而且还要加强教师与社区、机关、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人员协作。因此, 教师必须改变单兵作战的传统职业特点, 学会与他人合作。这样才能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设宽松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 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 5.教师应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能够迅速、准确地接受信息、处理和利用信息。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必须具有应用信息的能力, 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确获取信息的途径,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收集信息;掌握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学会运用调查、考察、文献检索、测量、实验等不同方法来收集资料;学会统计、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6.教师应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学生是整个活动过程的主体, 学生自主地探究问题, 教师的作用不是“教”而是“引导”。教师要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主要包括: 课题指导能力, 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始之初, 教师要对学生的课题选择给予指导, 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课题是否可行, 是否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指导和实施过程中问题的“点拨”。 7.教师应具有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 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认识和体验。这表明, 综合实践活动课追求的教育价值是多方面的。因此, 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的评价是一种综合性评价。教师要改变已往的评价方式, 树立新的评价观念, 提高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 既要全方位地评价学生, 也要全过程评价学生。 参考资料: [1]张华:《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载《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8期。 [2]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载《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4期。 [3]何娟、童隆、张薇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相关课程形态的关系分析》,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7月。 [4]张传燧:《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模式及其特点》,载《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年3月。 [5]辛继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取向与实施策略》,载《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11期。 [6]周可桢:《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期。 [7]杨雪梅:《论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 |
- 上一篇:让我们一起成大
- 下一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的推进战略与实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