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高手的对决_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教研

两大高手的对决

 

 《陈情表》一文,历代评价很高,《古文观止》认为“悲恻动人”。苏轼认为:“读《陈情表》而不下泪者,此人必不孝。”宋代李恪非说:“《陈情表》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而当事人晋武帝的评价是:“土之有名,不虚然哉。”

  综观上面四条评语,前三条是从“情”的角度,后一条则是从“才”的角度。时至今日,对《陈情表》的解读,大多也是从“情”的角度入手,然而这篇表是写给晋武帝的,因而晋武帝的评价就更值得关注。

  对这篇“浓情满纸”的表,晋武帝读到的是“士之有名”,是“才华”,是李密处理问题的杰出技巧,而不仅是“情”。晋武帝拨开弥漫在表上的重重迷雾,洞若观火。那么李密呢,他是清醒还是糊涂?

  李密不仅是清醒,而且还老辣。他“辞不赴命”的理由也许确有一个供养祖母的问题,但绝不仅是这个问题。“忠臣不事二主”,作为一个文化人,李密难以骤然弃旧,并且对晋武帝心存疑惧,观望徘徊。但这段隐情是说不出口的,他知道自己瞒不过晋武帝,但“诏书切峻”,对这个烫手的山芋,李密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敢于迎难而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因而对这篇表匠心独运,苦心经营,以期滴水不漏,破绽全无。

  其一,抓住“情”字做文章。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陈情表》围绕情字铺开,写孤弱艰危的“苦情”,写进退狼狈的“难情”,写祖孙相依的“亲情”,写拳拳恳挚的“孝”情,写报答皇恩的“忠情”,写惕怵惶恐的“惧情”,写谦卑恭诚的“真情”,情浓情切,感天动地。

  其二,以“孝”为大旗

  文中不仅极力铺写自己的“孝”,而且以“孝治天下”的国策为背景,为倚托,从而博得晋武帝的同情和允许,让晋武帝无话可说。

  其三,情、理、势的有机结合

  文章不仅以情感人,而且以理服人。讲“孝治天下”其情可悯的道理,在忠与孝发生矛盾时,妥善提出了“先尽孝后进忠”的办法,让人觉得既入情又在理。末段“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数句,决非等闲之笔,更不是语意重复,它再次表明,自己孤苦的处境,诚挚的孝情,蜀人是认同的,地方官吏更是赞赏的,所以才推举为“孝廉”。不仅如此,連天地神明都看得明明白白。它暗示晋武帝,准其所请则可收民心,服官吏,动神明,慰作者,一举四得。另一方面,又委婉地告诫晋武帝不要一意孤行,应当明形势,懂利害,知进退,上应天心,下合民意。当时,晋刚灭蜀,晋武帝采用怀柔政策,希望服膺蜀地吏民,迅速安定下来,进而完成吞灭吴国一统天下的大业。所以这段话实在是说中要害;所谓“攻其必救”,而且软中有硬,又理事明彻,就算晋武帝残暴多疑,也不得不斟酌考虑了。

  可以讲,李密对天下大势,对晋朝国策,对武帝其人,都可谓了如指掌,估计充分,甚至事情的发展都纳入了自己的掌控之中,所谓“尽在彀中矣”,他的“为”是建立在“可为”的基础上的,别人“不可为”,但以他的大才却可以“为”,且“为”得冠冕堂皇,天衣无缝。也许这是一个“谎”,却也是一个不可捅破不必捅破而且有益的“谎”,也许双方都需要那一层窗户纸,而在这层纸的两边,两大高手达成了和解,达成了双赢。

   李密和晋武帝都是知彼知已,进退有据的高手,如果李密是“知其不可为”而“为”的话,那么晋武帝则是“知其不可为”则坚决不为。一代雄主,处于政治斗争漩涡中心的晋武帝顺水推舟,不仅收回成命,而且“赐李密奴婢二人及赡养祖母的费用”,全李密之孝,示天下以仁,笼蜀土之心。惺惺相惜,“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他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给予李密一个很高的评价,而不是从文章的角度,文学的角度,感情的角度。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中文域名: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