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课程一起成长_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教研

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龙岗初中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挑战和压力,同时也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课改伊始,我校便把目标定位在:出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基;出教师,打造一支具有全新教育理念的“学校生力军”;出经验,反思吸纳积累教学实践的经验,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三年多来,我校积极探索,勤于反思,经过全体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大胆尝试,课改已呈现出可喜的景观: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想说会说,师生之间合谐融洽,交流互动,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我校师生正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我校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具体做法是:
    (1)坚持一条主线:以学生为本
    要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并能在改革的浪潮中屹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紧紧围绕这条主线。每学期开始和结束,一份份面向学生的问卷调查都会发放到广大学生手中:“你喜欢你的班主任老师吗?请说出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怎样的?”,“你有悄悄话想对某位老师说吗?如果有请你把它写下来,我们帮你转达。”……
    只有学生才是学校真正的主人,远离学生、不切实际的教育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学生的需要是我们工作的源动力,聆听着我们的学生一句句发自内心的呼唤;看着我们的学生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目睹我们的教师在师道尊严的枷锁里,以一幅权威者的姿态俯视着学生;才知道我们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鸿沟正在慢慢扩大……教育的这种现状必须要改变,变则通。变什么,变理念。学校的办学理念必须要紧紧围绕着我们的学生,要以人为本,要一切为了我们的学生,学校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帮助每一个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并促进他们这种需要的满足,那么,如何来做到这一点呢?我们教师必须心中有爱,有幸福感,真正关注学生的感情、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成长因素,我们教师必须真正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开启学生的心灵,敏锐地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具体来说:
    ①舍得给学生机会。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一言堂”,“填鸭式”,教师应舍得给学生机会,要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自己甘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
    ②充分相信学生。要求学生主动的去自主学习和探究,不搞教师包办代替,而要充分的信任、相信并发挥学生的潜能。
    ③关注学生的弱势群体。不论什么样的学生,将来都要走上社会,都要生存的,而他们的生存能力大都是在学校学习的这段黄金时期形成的。因此,必须从过去的精英教育真正转向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学校特别注重对“留守学生”的关爱,通过与教师结队牵手,让他们重拾亲情和自信。
    (2)做好四项工作:
    1、打造全新理念的教师队伍,为课改提供人才基础。
     还记得当第一套新教材发下来以后,着实让一些学科的老教师傻了眼:图文并茂的教材,一连串的自主探索问答,老师们一片茫然!这是教材吗?以前的知识点都哪去了?学生学什么?“教什么”、“怎么教”,实践证明:那种一本教材、一只粉笔、一张嘴写满黑板、喊遍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用了,我们的教师只有更新观念,跟上课改的步伐,才能在课改的浪潮中扬帆远航!
    在给教师“洗脑”的过程中,落实了“五个抓住”。首先抓住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先进经验。除了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教师培训、管理干部职务培训外,还派出学校管理者、学科骨干教师到外省、市名流学校观摩学习,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在2003年―2005年三年内,先后安排参加省内外各级培训168人次,还多次邀请教研室的领导和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学能手来我校进行讲座和讲课。几年下来,全校的每位教师开阔了眼界,领会了许多独自探索所达不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二是抓住实践,学校根据课标制定了《学校学生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此评价指标实施教学,对照反思;三是抓住探究,引导教师针对学科教学现状与学生实际,探究出有效益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出适合素质教育的模式;四是抓住展评,学校教务处按期组织课堂教学展评,在教师展评活动中,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策略;五是抓住落实,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关键在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坚持有的放矢地指导教师做好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落实。
    2、扎实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为课改提供校本研究平台。
     学校逐步探索形成了“教导处——教研组――学科备课小组”的课改研究小组,研读新《纲要》、学习课程标准,每周轮流主持,逼着教师被迫学习;教师每周撰写课改案例材料,交教导处,再由教导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在全校教师中交流、研讨,共同“会诊”,揭示矛盾,总结经验,反作用于课改。
    3、建立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为课改提供机制保障。
    我们认真分析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如何在教学管理体现这一新的课程理念。我们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①改变以往管理细则化的倾向,实施宏观管理。在探索阶段,我们把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进行了调整,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各项内容分步过关,循序渐进,给教师创设宽松的实践空间,激发教师参与改革的热情,让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创造者。
    ②教学管理模式由行政型向研究型转变。教学管理人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了解教学情况,发现问题,使教学过程及时得到监控。同时,及时协助教师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使教学过程及时得到优化,实现行政管理人员向以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协调者、研究者方向发展。
    4、加强教育科研,为课改提供智力支持;主动参加教育科研,有利于教师发展,要求人人有科研课题;课改期间,先后完成了市级课题《运用电化教育手段 培养中学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教育部课题《运用电影媒体,促进农村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有效性研究》、市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等研究,使我校一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迅速适应了课程改革的需要。
    (3)成果总结,问题反思:
    1.在几年的学习与探索中,教师观念变了,教学方式改了,师生关系民主了,学生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在课改实验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教学新秀,他们用崭新的教学理念驾驭课堂,在县教育局每年一届的学科教学展评活动中,力压群雄,光彩夺目,有二十多人获一等奖。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的教研文章便多达23篇,在市、县级交流和参加评选获等级奖的文章也有37篇。
    2、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显著;从2004年――2007年,在初中生毕业会考中,升入省、市重点中学人数连续四年获全县农村学校第一,先后有67人次获得教育局教学效果显著奖。
    但在课改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
     1、老教师的知识更新急需解决。
     有一部分老教师,知识结构相对比较老化,又安于现状,不求知识的更新,而我校地处农村,师资紧张,教师的进修和轮训计划实际是一纸空文。
    2、骨干教师的流失日益严重。
    由于我校地处农村,条件较差,一些培养出来的骨干教师不安心任教,向往着城市和工资待遇高的外省,即便是私校。往往出现培养一个走一个,让学校失去了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师资优势。
    3、新教师的培养成长尚需一段时间。
新教师尽管有信心,有冲劲,有朝气,希望在课改中大显身手,但在教学经验上的欠缺,不可能一下子成为教学骨干和能手,他们的成长尚需一段时间。
    4、教育主管局仍然用传统的尺子来考核新课程改革的学校,考试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决定着学校的命运,至使学校在课改的开展中畏首畏尾,放不开步伐。
这几点都给我校的课改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当然,课改还在持续,许多问题还处在探索当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平昌县龙岗初中  于中林          2007年12月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中文域名: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