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中学语文第二届一次年会暨说课赛课巡礼_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教研

巴中市中学语文第二届一次年会暨说课赛课巡礼

      巴中市中学语文第二届一次年会暨说课赛课巡礼
                                                  苟志弘
  

    2004年11月17日至19日,巴中市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委会第二届一次年会暨中学语文说课赛课活动在巴州区恩阳中学隆重召开。大会由巴中市教科所所长何柏才同志主持,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家寿同志致贺词,并谈了他对语文教学独到的见解,由此拉开了大会的帷幕。
    作为一名语文爱好者,我参加了这次年会,收获颇丰,感受颇多。
一、难忘恩阳之行
    恩阳古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淳朴的人情,三县一区的领导和老师在这里有着真切的感受。这次活动得到了恩阳中学的大力支持,不论是学校领导,还是广大师生都是那样的热情,那样的尊重知识和人才。
   这次赛课是抽签调班,没有导排,保证了赛课活动的公平,同时恩中学生的精神风貌和精彩表现,让我们领略了恩中师与生、教与学的风采。
   难忘恩阳!感谢恩阳中学的领导、同行和学生!
二、精彩纷呈的教学展评
    这次教学展评,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给了与会老师许多新的启示。  
巴中二中刘秀荣老师的《错误》,他引用了很多诗词来对文本解读,引导学生对“错误”的理解,打破了教参的传统,有他独到的见解。平昌板庙小学何姗老师的《纸船》、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李雪莲老师的《山中访友》、巴中中学姜玲莉老师的《我与地坛》,他们都注重朗读训练,而且老师能很好地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情感。还有恩阳中学苟刚老师的《桃花源记》、恩阳中学侯明老师的《泪珠与珍珠》、通江中学刘兴方的《散步》等,他们无论是在对文本的解读上,还是在课堂教学设计上,都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三、 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该怎样说课?
    我认为,说课应从这几个方面来说:1、说教材(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2、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3、说教法;4、说学法;5、说教学思路(过程);6、自我评价。
    有些老师在说课时,开始就分析教材、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很冗长;还有的老师连新课标对初、高中的教学目标的规定还不怎么明确;还有的老师在说教学过程时,没有考虑学生是主体,设计了一个一个的问题,为了预防学生不按这个思路来,还预设了几个问题,学生是灵活的,是有个性差异的,我们能用固定的模式去设定吗?那要我们老师做什么?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在成都上了一堂示范课《论雷峰塔的倒掉》,他先让学生把课文读一遍,问学生这篇文章写的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学生不懂,他又叫学生读第二遍,学生说,还是不懂。这时,钱老师怎么处理呢?他说,这是一篇议论文,又是鲁迅的文章,老师当初也没读懂。同学们对记叙文很熟吧?同学们说:熟悉。钱老师说:那我们就把它当作记叙文来读,可以吗?大家都知道记叙文有几要素?然后就叫同学们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再找出主要人物,然后读课文说出白蛇娘娘、法海和尚的形象,再通过分析法海和尚的形象揭示出文章的主题。
    因此我们在备课时,无论设计得再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生不适合你这个方法,不能达到你预设的怎么办?我们若不能灵活应变,就只能硬往自己的思路上拉,这样,学生能学到什么呢?一课有一得就足矣,不可能一篇文章在一节课内,老师面面惧到,什么都讲。
   (二)语文课该不该注重朗读?
    语文的学习,应以读为本,尤其是诗歌的教学,更应该注重朗读的训练,直到背诵、默写。
    老师在教学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先让学生听《秋夜吟》曲子,问学生从曲中听到了什么?学生答不出。老师说:我们听到了哀怨,听到了忧愁,此时就想起了李清照。然后老师就大段大段地介绍了词人一生坎坷的经历,这才用课件显示课题《声声慢》。接下来又讲朗读的技巧如何,语调怎样,速度又如何等等,然后才抽学生朗读课文,再叫大家读,有不理解的字句请举手提问。老师然后解决疑难,课堂死气沉沉,没有书声朗朗,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生不知所云,听课的老师也不知所云。
    因此,语文教学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只有读,才能懂得文字,理解课文,感知作者,才能体味理趣,获得美感;只有读,才能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感悟、理解和体验,才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才能使学生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三)课题该不该板书?
     这次进入讲课比赛的六堂课,只有苟刚老师的《桃花源记》和何姗老师的《纸船》板书了课题和作者。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不说是比赛课,就是平时上课,能不板书课题和作者吗?
    (四)学生在课堂上的“亮点”能忽略吗?
     老师在教学《桃花源记》时,有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我觉得他太遗憾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老师避而不答,可能是老师在备课时没设计到,不能灵活处理,也可能是怕教学时间不够。但也该把这个问题留给学生课后思考。
     老师在教学《纸船》时,老师的范读没有把诗歌的感情很好的表达出来,而抽的第二个学生读得很有感情,老师也没有表扬和鼓励,是不敢面对,还是临场经验不足?老师在最后让学生写上自己最想对母亲说的话,然后让学生起来说,有个女生起来说了她真实的故事,很感人,她自己哭了,有的学生哭了,在座听课的老师有的也在流泪,可讲课的老师依然是面带微笑,没有和学生的感情形成共鸣,只是说:说得很好,很感人。可老师自己都没有感动,也没有安慰这个女孩子。难道我们的老师无论上什么课都要面带微笑吗?比如《大堰河,我的保姆》、《祭妹文》这些课文我们都一直面带微笑去讲课的话,能感染学生吗?学生能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吗?
  还有《我与地坛》一课,按老师说课的设计,是一堂很优秀的课,可在讲课时,老师的情感很投入,把握也很好,可只是自我陶醉,没有让学生与作品、作者、老师达到情感共鸣。
   (五)怎样解读文本?
    老师在讲解一篇课文,尤其是节选的课文时,应该通读全文,不能肢解课文。老师在教《我与地坛》时,只讲第二节“感受母爱,体悟生命”,而忽视第一节(其实第一节的内容不多),就意味着只是母亲的爱给了儿子生存的启发,那么学生也就会疑惑文章的课题怎么是《我与地坛》呢?就更不知道这园中还有其他的人也给了他生存的启发。
  《我与地坛》一共七节,原高中教材选了第一、二、七节,现在只选了第一、二节的内容。文章第一节第一句“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这是一个总领全文的句子,它开篇就呼应题目《我与地坛》,表明了“我 ”与“地坛”的关系。从内容上看,《我与地坛》有两条线索:一是作者与地坛的那种非同寻常的亲情关系;另一条是作者对地坛生活场景中的几个人物的观察、描写和思考。
    作者史铁生20岁说下肢不幸瘫痪,青春韶华,其苦自不待言,他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几乎崩溃,他首先想到的是死。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中来到地坛。而地坛是北京的一处古迹,和天坛、日坛、月坛等曾经同是清王室祭祀的场所,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天坛等几经修缮成为人们游览的热闹所在时,地坛却在风吹雨打中颓圮荒凉,趋于沉寂。但它生命依然顽强,那愈见仓幽的老柏树,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腾,稳稳停在半空的蜜蜂,摇头晃脑、展须疾行的蚂蚁……处处、时时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正是这种难以言说的包孕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静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史铁生的心灵以强烈的振动,地坛有此而成了他生命的组成部分,他终于意识到关键是如何活下去。
     还有在第二条线索里,作者写了与地坛相关的几个人物。一是他的母亲(第二节),作者残疾后母亲是多么悲伤,而为了儿子能活下去不得不把悲伤压在心底。残疾的儿子活下来了,而健康的母亲却匆匆离去。这节写得很感人。二是一对夫妇,他们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雪雨都要来园里散步,相依相偎。三是一位唱歌的小伙子,与作者曾互致问好。四是一位运气不佳的长跑者,他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别人的承认,天天到园子里练。结果他虽然在环城长跑中跑出了好成绩,但却并未出人头地。五是一对兄妹,他们从小就在园子里玩,美丽的妹妹竟是一个天生的弱智。除此,作者还简练地勾勒了饮酒的老人、捕鸟的汉子和朴素而优雅的女工程师。作者之所以写这么几个人物,也是源于他们给了他生存的启发,史铁生面对园子里的人们,如同面对地坛勃勃生机时的情怀一样,常常忘记了自己的苦难,以一个富于同情的健全的身心充分感受到了生活的意义。
    因此老师不能只讲第二节的内容,其他内容可以做简略的介绍,引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们老师应认真地解读文本,不能只局限于课本上的。
    这些不足之处,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提出来和大家共勉,绝无中伤他人之意。
    总之,通过这次教学展评活动,无论是观念的转变,还是方法、手段的更新,到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验,我们都欣喜地看到,我市语文教学工作在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语文教育理论工作者、教研人员和广大同行的共同努力下,“博采众长,熔于一炉”、“结合实际,为我所用”,就一定会迎来我市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春天!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中文域名: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