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系列活动荣获全国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优秀案例
铁溪镇小学:竹竿系列活动荣获全国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优秀案例 通江县铁溪镇小学 张培元 “我们的竹竿系列活动在全国获奖啦!”铁溪镇小学全体师生都高兴地说。 全国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于近日揭晓。由国家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各省市报送的904份案例进行初选和综合评选,共评选出全国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优秀案例100名。四川省共有4所学校获此殊荣,铁溪镇小学报送的“竹竿系列活动”榜上有名,荣获“全国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优秀案例”,是我省唯一获得该项荣誉的边远山区农村学校。 竹竿系列活动是该校教师张培元、巩晓燕主研,全体教师协助研究的微型课题研究成果《巧借竹竿舞激活小学高段课外体育活动的策略》的核心内容,旨在解决山区农村小学活动场地小,体育活动资源不足的问题,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有效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依托山区竹子资源丰富的优势自主开发竹竿器械,创编的竹竿舞、竹竿艺术操、竹竿游戏等为内容的竹竿系列活动,深受学生喜爱,让学校体育焕发了勃勃生机。先后获得了通江县第一届微型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巴中市第一届微型成果二等奖。通江教育网、通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巴中教育网、四川教育网先后对以《铁溪镇小学创编竹竿艺术操》《铁溪镇小学竹竿系列活动有声有色》《小竹竿撬动大体育》为题做了报道。2012年5月竹竿系列活动专题片在全县教育管理工作现场会上展播。 在课题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得到了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何柏才所长、曾旭主任等领导和专家,通江县教育局董洪卫局长、县人民政府督导室李炎主任以及县教育科学研究室副主任张远莲等领导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学校负责人表示说:“成绩的取得首先来源于领导和专家的关心和指导,二是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三是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这既是对我们的鼓舞,也是对我们新的鞭策。我们将乘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东风,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再创特色,再铸辉煌!” 附件:《竹竿系列活动》案例 一、设计思路 《体育法》指出:国家对青年、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给予特别保障。要求学校必须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外训练和体育竞赛,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但是,由于我校地处边远山区,因设施设备和场地等条件的限制,课外体育活动内容非常单一,主要局限于篮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因大多数学校仅有一个球场,三四张乒乓球台,参与锻炼的学生往往只有十几个人,运动的人少,隔岸观火的人多。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在体育活动时间无事可做,有的追逐打闹,有的躲在校园的角落里玩耍,有的甚至开展一些诸如打烟牌、弹滚珠等不健康不卫生的活动,或以电子游戏等来打发课余时间,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要切实开展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必须因地制宜,改革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我校地处山区,家家户户都有一大片竹林,竹子资源丰富,让我们自然联想到少数民族的一项群众性传统体育项目――竹竿舞。竹子价格便宜,将其制作为体育器械的方法简单,投入少,见效快。且竹竿舞简单易学,不受场地限制,其运动强度、运动量可随意调控, 容易组织、操作性强,顺应了学生“动起来”“跳起来”的心理需求,既与“健康第一”的思想相吻合,也能有效解决学校活动场地狭小,器材缺乏的实际问题。 基于上述背景,我们以竹竿舞为基础,开发体育活动资源,创编竹竿舞、竹竿艺术操、竹竿游戏等系列活动,以创新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开展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扎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 二、使用价值 竹竿系列活动丰富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竹竿舞、竹竿游戏、竹竿艺术操等成了新兴的运动项目,使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声有色;形成了以“顺应――发展”为基本策略的农村小学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模式。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兴趣为起点,能力形成和发展为归宿,充分整合资源,精心设计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让其广泛参与,动起来,跳起来,舞起来,提高其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顺应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顺应,健体健心,形成志趣;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达到100%,所有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均在一小时以上;自2000年开始推行竹竿系列活动以来,无流行性疾病发生,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效提升,达标率均为100%。 三、内容结构 (一)竹竿器械的开发 根据学校体育活动实际,我们从竹竿长短粗细、形态变化等方面开发竹竿器械。 1、竹竿长短粗细变化。传统的竹竿舞,竹竿都比较长,一般为3米左右。我们变单一的长竹竿为可长可短,长则三四米,短则二三十厘米,可粗可细。因此,一个人也可以敲击着短竹竿独自跳起竹竿舞,让活动形式灵活,活动场地更为广泛。 2、竹竿形态变化。一是竹竿存在状态的变化,可将竹子原材切取为一定长度的竹竿,也可以将其变化为扁担、竹筒等形式。二是竹竿形状的变化,如将细竹竿弯曲,制作成弓箭等。三是将竹竿进行加工。如,打通竹节,装上小石子制作成接力棒等。 (二)创编竹竿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体育活动 以竹竿舞为基础,充分吸纳各种体育活动、音乐、舞蹈、体操、游戏的优点,将教师创编和学生自编相结合,形成以竹竿为器械的竹竿舞、竹竿艺术操、竹竿游戏等系列活动。通过大课间活动、课外活动以及活动展示、体育竞赛等途径,有效开展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1、竹竿舞 竹竿舞也叫跳竹竿,黎语意为“跳柴”,起源于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地区,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其基本技术可分为打竿和跳竹竿。参与者因之可以分为打竿人和跳竿人两类,打竿人每组2人,跳竿人可多可少,在跳竹竿时必须伴有舞蹈动作。我们根据实际,大胆创新竹竿舞的表现形式:一是是打竹竿的方式除坐打、蹲打、站打以外,将别人打竿与自己敲击竹竿自己跳舞结合起来;二是跳竹竿者可以采用单脚进退、单脚连跳、分腿跳,可以单人跳、双人跳,也可集体跳。亦可将拉丁、秧歌、腰鼓等舞步渗透其中;三是多人跳竹竿时队形可以变化多样,或为几组平行,或为矩形,或为多边形等。 《赶圩归来啊哩哩》、《竹竿迪斯科》、集体舞《十分钟》等都是师生共同创编的具有校园特色的竹竿舞。 (1)《赶圩归来啊哩哩》 ①活动准备: A、将学生分为8小组,每组打竿人2个,跳竿人4-6人。每组打竿用竹竿2根(竿长3米)。 B、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 ②操作要点 A、随着轻快的乐曲,8个小组进入场地。首先进入的一组排列于场地中央,其余7组绕其周围排列成正七边形。打竿节奏为“开开 合”共八次,“开合开合,开开合开开合”两次,跳竿人单脚进退朝一致方向跳进跳出,并伴有简单舞蹈动作 B、随着第一次间奏开始,变换队形为两个正方形,然后,打竿节奏为“开合开开合”跳竿人随着以秧歌舞步跳竿。 C、进入第二次间奏,变换队形为两个方队(每4组为一个方队,每组平行),学生每2-3人并排依次从自己所在方队开始至跳过另一方队的四组竹竿然后在依次在方队外排成一个大圆圈,原地单脚跳。打竿节奏为“开合开合,开开合开开合”。音乐结束,打竿人与跳竿人一起完成造型。 《赶圩归来啊哩哩》让学生通过打竿、跳竿,充分感悟感悟彝家姑娘在赶圩归来时的愉快心境,既体会到旋律的欢快优美,又锻炼身体,陶冶了艺术情操。 (2)《竹竿迪斯科》 ①活动准备:竹竿(长30厘米,每个舞者2根),迪斯科舞曲。 ②操作要点:每个舞者左右手各持竹竿1根,跟随迪斯科舞曲节奏采用迪斯科步伐跳舞,并伴随竹竿舞动,敲击。竹竿迪斯科可以一个人或者一个班、乃至全校学生一起在音乐伴奏下一起进行。 迪斯科节奏感强,学生喜闻乐见,在竹竿器械的配合下别有一番情趣。 (3)集体舞《十分钟》 取材于学生的课间10分钟,巧妙地运用竹竿器械,采体育舞蹈、健美操之长,以明快的节奏,轻盈的步伐,欢悦的情调,再现了课间生活的丰富多彩。 2、竹竿艺术操。 我们在竹竿舞的基础上,创编了竹竿艺术操。 艺术操以长30厘米的竹竿作为器械,每个学生2根(左右手各持1根),可进行简单装饰,汇集踏步、跳跃、转体、伸展、体侧、旋转、扩胸、踏步和竹竿敲击等基本动作,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竹竿艺术操动作简单,韵律性强,体现了健身、健美的功能。 3、竹竿游戏 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据此,我们把体育游戏和竹竿舞有机整合,借助竹竿让学生充分参加活动,通过动脚动手动脑,使之达到健体健心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运动性游戏。以快速运动为主要内容的游戏,如快速扶竿、跨越竹竿丢手绢、穿越竿林等。主要锻炼学生的奔跑、跳跃等运动能力,提升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 【范例】快速扶竿 每2人一组,各扶一根竹竿(竿长1米左右),相对站立。听口令后迅速换位扶竿,竿倒地即为失败 ②平衡性游戏。以训练学生身体协调性为主要内容的游戏,如,单手托竿、竹竿夹小球、踩高跷等。它以训练学生身体重心平衡、肌力与肌耐力、动作节律性为目的,主要锻炼学生身体平衡能力,做到速度、时间和动作地有效配合,提高学生身体协调能力。 【范例】单手托竿 学生用一只手将竹竿(竿长约1.5米)在手心直立托起。竹竿直立的时间长者胜。 ③对抗性游戏。以小组对抗为基本形式的游戏,如竹竿拔河、竹筒运沙接力等。在游戏中可以发展体力,培养坚毅、顽强的意志和集体主义精神与体育竞技精神,。 【范例】竹竿拔河 人数相等的两组(每组以5-8人为宜),相对交错握竿(竿长3米左右),听口令后同时向后拉,越线队为失败。 ④智力性游戏。以发展智力为主要内容的游戏,如巧移竹竿使等式成立或改变图形、队形等。让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其善于观察,乐于观察,勤于动脑,敢于尝试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竹竿游戏生动活泼,融体力发展和智力发展于一体,寓德育于体育锻炼之中,寓教育于兴趣活动之中,深受学生喜爱。 四、条件保障和安全 竹竿器械的制作要做到切口整齐,对棱角处要进行处理,以防伤及学生。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进行简单装饰,以展现艺术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竹竿系列活动对场地要求不高,只要地势平坦就可以,参加活动人数视场地情况可多可少。活动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间隔距离,不用破裂的竹竿,保证竹竿器械的安全使用。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进出场要有序,防止拥挤,不要随意挥舞竹竿,活动结束后要做好竹竿的存放和保管。 五、使用效果 随着竹竿系列活动的开展,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竹竿,巧妙地设计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高涨,保证了人人每天锻炼一小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明显提高,体质健康达标率连续两年达到100%。2011年11月《铁溪镇小学编创竹竿操》在巴中市教育局《巴中教育网》、四川省教育厅《四川教育网》发表。2012年2月我校利用竹竿系列活动,创新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经验在通江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交流。竹竿系列活动在通江县20余所农村中小学推广应用。同时,竹竿系列活动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广泛支持,受到市县有关领导的高度赞扬。 |
- 上一篇: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 下一篇:让学生在礼仪文化的滋养下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