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要培养学生静思素养_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新课程要培养学生静思素养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既要关注学生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变通性、批判性、深刻性等思维品质,还要关注这些品质的形成,那就是要注重静思习性的养成。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钱学森之问”。要回答该问会有很多答案,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静思素养就十分重要。当下流行“快餐教学”,课堂过于热闹是流弊之一。即使是学生在思考,也还存在诸多弊病,有学生受教师暗示而被动思考,缺乏应有的主体性;有学生只对所学内容进行形式化思考,没有利用自身的经验结合所学内容进行经验的改造与认识的自我建构;缺乏足够的持续思考,思维缺乏应有的深度与广度。没有思维的纠结,是难以因困于问题而思,从而超越自我与他人。总之,思维的热闹化、浅表化、短暂性制约了学生形成优质的思维习性与素养。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静思习性的养成。

  一、养成内敛沉思的性格

  新中国有两位总理曾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有学人曾经行走在南开中学的校园里,所遇到的学子大都沉稳而内敛。美国的万尔斯用MBTI四种尺度衡量人的个性,MBTI有八种偏爱,即外倾——内倾、感觉——直觉、思考——情感、判断——感知。有学者依据这个理论,从学生的性格与学业成就的关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依然是:内敛性和思考型性格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直接关系。所以,学生要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而细致地思考,甚或是获得创新性认识,切忌心浮气躁,毛毛草草地思考问题,而是要养成静思问题的习惯。这样才会充分调动自我的情智,体悟到问题的内蕴,获得对问题幽远的感受,产生妙乎于心的真知灼见。

  由于学生的静思,可使自我获得对问题深刻而独到的认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仅四千字左右且无参考文献,影响深远,这源于其广泛地思考,出现拔出萝卜带出泥的意外惊喜,也领悟了学科的本原性问题和方法性问题。

  那么,新课程下的学习应思考什么问题呢?以历史学科为例,应思考有关人性的自由精神;思考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思考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思考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由此,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应该是:用于思考——基于历史事实的知识解释;用于理解生活——基于历史方法透析社会问题;利用经验——基于历史结论认识历史过程。“好习惯就是好命运”,我们要追求有效的教学,就要关注学生性格的养成。

  二、养成持续思考的习性

  如果一个学生只能内敛,对一个问题缺乏持续不断地思考,那么他对这个问题未必获得多少真切的收获。所以,要想获得对问题的独到而有智慧性的认识,需要顽强的毅力,形成持久思考问题的习惯,应该纠结于某个问题,可能对这个问题暂时无甚见解。但由于迷恋这个

问题,或许会自己出现灵感而自明,或许在与他人对话中获得启发而茅塞顿开,或许在阅读相关书籍中建立了知识的联系,因而受到启发而大彻大悟。只有养成对问题的持续思考,沉浸在这个问题中,他才更有可能获得顿悟,才会超越自我,没有对一个问题的持续思考,你就容易得到对问题的一知半解,认识流于肤浅,而很难洞察出他人之未见。所以,教学应培养思想者。

  三、养成反思的能力

  由于人们受经验与背景知识、思维习惯等影响,自身认识问题是有局限性的,所以需要坚持反思的习惯,反思性行为就是要找到问题支持的理由及其所导致的结果,并对任何信念和实践进行积极、持续和仔细地考虑行为。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反思使我们从单纯的冲动和常规行动中解放出来,使我们能以远见指导我们的行动,以我们所能意识到的目的来安排我们的计划,使我们在行动时知道我们想要什么。

  学生要形成积极的反思,需要涉及直觉、情绪和激情,在反思性行为里,理性和情绪应交织其中。学生要形成积极的反思,还要有虚心、责任感和全心全意的态度。否则,反思只能是流于形式,或流于肤浅。

  著名特级教师孙维刚老师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每个走进孙老师教室的人,第一眼就会看到黑板两侧的条幅:“神圣的课堂永远安静;明亮的教室永远干净”。我们学校老师经过教学实践,也形成了一句引导学生学习的座右铭,那就是“入室即静,入室即学”,可谓如出一辙。笔者认为,教师引导学生养成静思的习惯是值得称道的,我们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具有静思的学习品质。只有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品质与素养,他才会获得学习发展的动力,这样的教学才会走得更远更高。当然,我们强调学生的静思,这是一种静中之动的认识性学习,并非排斥实践性学习。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中文域名: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