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后的启示
《解决问题》后的启示 ——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一、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强,教师在学生知道了试商的方法,掌握了余数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由于有前面的基础,解决问题在教材的编排上没有强调除法的计算,而是关于有余数除法的实践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合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对数的应用的一次扩展,从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来说,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节得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为出发点,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加深对商和余数单位不同的理解,降低了对余数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理解难度。 三、注重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全 在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课堂气氛民主、活泼、开放,教师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掌握数学知识。如引导学生观察算式,通过交流,明白单位不同和为什么要租8条船,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集体活动,人人都要参加,将情感目标落实。在课堂中,教师也积极地创设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控索的余地,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解决学习训的问题。 四、教学既面向全体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全面发展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老师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能力发展、思想品德及个性心理品质养成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同时,由于学生的个性素质存在差异,教学中,教师也尊重了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要求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学习水平。在本节课中,教师既解决了后进生学习难的问题,帮助他奉送克服了学习上的自心理。如在练习题的设计上考虑到三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注重了内容趣味性、解法多样性。练习分为3个层次(1)针对性练习。如“音乐游戏拍手歌”(2) 广纳小学:张洪联 |
- 上一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我爱家乡》活动设计
- 下一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