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哲学常识中的谚语典故归类[四]_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高二哲学常识中的谚语典故归类[四]

61、事实胜于雄辩 
是说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才能把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并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又如,说了不算,做出来再看路遥识马力,日久见人心等,同属此理。 
67
、众人是圣人 
是说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它不仅创造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精神财富。那种认为英雄造世事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又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也是说这个道理。 
68
、为有源头活水来 
比喻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精神财富的来源,也是各种艺术活动的源泉,离开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所提供生动活泼的素材,任何创作都会成为死水一潭。 
69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是说在虚心学习间接经验,认真读书的同时,一定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因为间接经验诚然宝贵,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消化、运用、检验和发展。又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强调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70
、失群孤雁终难行 
比喻个人的实践必须同群众的实践相结合。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必须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否则,将一事无成。 
71
、苦尽甘来 
是说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不怕苦,不怕累,敢与困难作斗争,才会取得辉煌的成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又如,蒲松龄落地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同属此理。 
72
、阴阳二气充满太虑,比外便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范围也。(王夫之) 
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物质实体,在物质世界之外不存在另一个精神世界。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这就肯定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又如:气者,理之依也是变化日新的物质实体,(精神)不能脱离而存在。 
73
心之官则思(孟子)、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荀子)、人的记忆皆在脑” 
三者的共同点在于说明人们的思考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器官的基础。 
74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说明一切客观事物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事物及其运动规律都是客观的。 
7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自己知道什么就说什么,不了解什么就承认不了解什么,这样的态度才识明智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要把自己当作客观事物来把握,从自己实际出发,正确认识自己。 
76
、入山问樵,入水问渔 
樵夫熟悉山中的情况,渔民了解水的习性,故要入山问樵,入水问渔。这句俗语说明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中文域名: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