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的合作学习
作者:市教科所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0 点击数:
2567
一、什么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学生依不同性别或能力,混合编成若干小组(每组约2至6人),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导,共同努力学会教师每节课安排的内容,并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它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 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的理论 (一)目标结构理论 目标结构理论是多伊奇(M.Deutsch,1949)在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一理论认为:在团体中,由于对个体达到目的奖励方式不同,导致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也不同。多伊奇将这些方式分为三种:相互促进方式,相互对抗方式,相互独立方式。这些不同的作用方式对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 多伊奇认为目标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合作型、竞争型和个体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指的是,团体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当所有成员都达到目标时,个体自身才能达到目标,获得成功。若团体中有一个人达不到目标,其他人也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在这种条件下,团体成员之间必定会形成积极的相互促进关系,以一种既有利于自己成功又有利于同伴成功的方式活动。竞争目标结构指的是,个体之间的目标具有对抗性。在团体中,只有当其他人达不到目标时,某个个体有可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取得成功。如果其他人成功了,则削弱了某个个体成功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同伴之间的关系是对抗、消极的。每个个体都只按一种对自己有益的方式活动,但对于其他个体来说则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以增加自己成功的可能性。个体化目标结构指的是,个体是否达到目标与其他同伴是否达到目标无关,个体注重的是自己的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自身的进步幅度。因此,个体寻求一种对自我有益的结果,而并不在意其他个体是否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个体之间形成的联系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的。 多伊奇在自己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合作型目标结构使得团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更为频繁,他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每一名成员都更大程度感受到自尊和被其他成员所接纳,因此使得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更为积极,成就水平也提高得更快。在这些方面均优于竞争和个体化目标结构。 由此可见,多伊奇的合作目标结构设了这样一种情境,只有当小组成功时,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他们各自的目标。因此,为了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小组成员必须相互帮助以获得小组的成功。也就是说,这种在小组成绩的基础上进行奖励的方式创设了积极的人际关系,它使小组成员对同组同伴所做出的努力给予积极的社会强化,如表扬和鼓励。这是在传统的竞争目标结构的课堂上所没有的。 另外,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社会地位的变化也是学生的学习动力之一。斯莱文(Slavin,1978)发现,在传统教学班级中地位很低的学生由于合作小组的成就而获得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就是说由于合作小组成员在学业上成功导致了成绩水平低的学生社会地位的变化。同时,科尔曼(Coleman,1961)还发现对于成绩水平较好的学生来说,由于在帮助其他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使他们成为小组的“领导阶层”,这一社会地位的变化也会使他们更为自豪和更有信心,从而付出更多的努力进行自身的学习和帮助同伴成功。 同时,在合作学习研究的过程中,许多研究者发现传统的竞争教学方式主要存在着两个问题。首先,竞争奖励结构所提供的成功机会很少,只有少数人取胜,而大多数人以失败告终。只有那些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才能取得成功,获得奖励的机会。而对于成绩中等和低等的学生来说,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不再有学习的积极性。其次,竞争的奖励系统所形成的同伴关系也干扰了学生的学业努力。因为少数学生的成功会减少大多数学生的成功机会,所以同伴之间往往相互排斥甚至相互敌对,有时甚至对成绩水平高的“教师的宠儿”进行责难,干扰了他的继续努力。至于个体化教学,则完全忽视了形成积极的同伴关系这一环节。 很明显,合作目标结构创设了学生之间积极的同伴关系,而这种积极的同伴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又产生了积极而且意义深远的影响。 (二)发展理论 合作学习的目标结构理论是从动机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合作目标对学生从事学业任务的诱因影响,而发展理论则从认知的角度出发,重视合作学习对完成任务效果的影响(在达到小组目标的过程中是否每个小组成员都提高了自己的认知水平)。 发展理论主要是皮亚杰学派的观点。其最基本的假设是:在适当任务中,孩子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他们对关键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前苏联学者维果斯基将最近发展区定义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以及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共同探讨、进行问题解决时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他认为除了成人指导之外儿童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讨论问题,也可以提高他们已有的认知水平。因此,他认为合作活动比个体活动更为优越,可以加速儿童认知水平的发展。 同样,皮亚杰学派的其他研究者也强调了这一观点重要性,他们认为,通过儿童的相互作用可以更迅速地掌握知识。他们关于守恒性的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当同龄的守恒儿童和未守恒儿童一起完成需要守恒概念的任务时,未守恒的儿童会迅速发展自己的守恒概念。还有一些研究发现当两名均无守恒概念的儿童在观点上不一致时,也会在相互的讨论中形成一致观点从而获得守恒概念。 另外,一此研究者探讨了儿童在小组中担任辅导者和被铺导者的不同角色对认知的影响。被辅导者通过同伴的解释和帮助,提高了认知发展水平。辅导者进行辅导时需要重新组织材料并抽取最重要的材料进行讲解,这也进一步巩固了他们已学的知识,使他们在学习上获益。 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上,皮亚杰学派的许多人倡议在学校中开展合作活动。他们指出学生在学习任务方面的相互作用将导致他们认知水平的提高。学生们可以通过讨论学习内容、解决认知冲突、阐明不充分的推理而最终达到对知识的理解。 从合作学习的目标结构理论与发展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从动机的角度还是从认知角度来看,合作学习方法都是一种具有优越性的教学方法,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运用这种方法呢?
二、合作学习方法概况
从上述理论可以看出合作学习方法对学生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影响。但是,从文献综述中发现在一些针对合作学习与传统竞争学习的比较研究中,并未得出充分的证据说明合作学习优于传统的竞争学习,有些研究还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研究者认为,如果合作学习建构得不恰当,则可能达不到同组成员共同进步的要求,甚至会在合作学习中出现“责任扩散”的现象。即当小组的任务由少数人来完成,而其他人仅仅袖手旁观、无所事事时,合作小组的方法并不能使每一个成员都取得进步。并且,这些少数人也会感到不公平,从而降低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比如,在解决复杂的数学题时,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的想法有时是被忽视或嘲笑的,在解题过程中仅由小组中数学学得较好的学生完成,因此使数学学习较差的学生失去了练习机会和学习积极性,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成绩高的学生也会认为小组的贡献不仅仅应该是自己的义务,也是大家的义务,而出现责任扩散现象。 针对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斯莱文等人指出:要想使合作学习真正成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小组奖励和个体责任感。 1、小组奖励因素 小组奖励因素,即当合作学习小组达到规定的目标时必须对小组给予奖励。这样才会使小组成员感到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小组成员之间才会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斯莱文认为,若只给小组成员提供共同学习的机会,而不对小组进行奖励,只是对个体进行单独奖励,并不能保证他们的学习效果优于单独学习的效果,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比单独学习更低的成绩。 2、个体责任感因素 个体责任感因素,即小组所有成员要对小组的成功作出平等的贡献。如果小组的成功仅靠小组中个别人的努力就可达到,则小组的其他成员会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只有那些参与者可能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得也更快。而非参与者的提高程度就要大打折扣了。实验表明,当以小组前三名成绩的平均数作为合作小组成绩时,成绩水平较高的学生表现出更高的学习动机,获得的进步也更大;当以小组后三名成绩时,平均数作为合作小组成绩时,成就水平较低的学生的学习动力更高,获得的提高也更大。由此可以看出,当每一名小组成员对小组的成绩都负有责任时,所有成员才会积极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从而使所有小组成员都有取得进步的机会。 一般而言,激发个体责任感的方法有两种:(1)任务分工,即小组中每个个体分管一项分任务,而后将分任务综合成完整的任务。这样,人人都有具体的分工,人人对团体的成功都有着平等的贡献机会。(2)以小组成员成绩的总和为团体成绩。这样,每个成员的成绩都会对小组成绩起到关键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包括以下五个主要环节——课堂教学,小组讨论,小测验,学生的学习进步分数的统计和小组奖励。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过程与传统的形式一致,主要是由教师直接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强调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因为课堂知识的掌握对考试极有帮助,而每个学生的考试成绩直接影响到小组的成绩和小级的成功与否。因此上课时每个学生不但应该自己认真听讲,而且应该督促和帮助同组的成员认真听讲。 2、小组活动 教师讲解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4—5人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按学习成绩、性别、家庭背景等因素均衡安排,尽量保证每个组的学生具有相同条件。在小组中按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进行学习。小组成员一起讨论问题,比较答案,互相纠正作业中的错误。在小组学习中,成员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任务并帮助同伴掌握。 小组活动是合作学习最重要的特征。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每个小组成员都要为小组作出贡献,为小组作贡献不但意味着自己努力,而且意味着同伴之间的互助。因为小组成员给同伴提供的支持和鼓励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成绩都是极为重要的。同时通过小组学习还可以使小组间同伴关系融洽、小组成员自尊感增强,更容易接纳他人。 3、小测验或学业竞赛 当课堂教学和小组活动结束时,就进行小测验或学业竞赛。小测验或学为竞赛的目的在于检查每个小组对任务的完成情况,为以后的奖励提供基础。在测验或竞赛时,小组中每个成员独立完成测验,不允许互相帮助。 4、个体进步分数 合作学习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使每个人都感到有平等的机会取得成功,只要自己努力,同伴之间相互帮助,每个学生都可以做得很好。因此大多数合作学习方法采用的是个体进步分数而不是个体的原始分数。个体进步分指的是个体本次测验的分数比上一次测验高出来的分数。这种分数计算系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因为在自己过去的基础上进行比较,而不是和别人比较,它给每个学生设立了一个能够达到的目标—只要比以前努力,就能成功。因而不仅使成绩好的学生能为团体作出贡献,也使得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有信心为团体作出自己的贡献,从而更加努力。 5、小组奖励 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进步分数之和即是小组的总成绩,对优胜的小组给予奖励。也有的合作学习方法回避了小组之间的竞争,采用的是达标制,即当小组的成绩超过某一标准则获得奖励,如果所有小组都超过这个标准则都可以获得奖励。 合作学习在每次小测验后,都对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评定和奖励。并及时通报各小组的成绩,以使优胜小组成员有自豪感,从而再接再历。同时,也使每个小组能够发现问题,找出不足,达到解决问题的最终目标,为以后的提高奠定基础。 奖励的形式多种多样,可采用卡片、墙报、照片等形式,最好不断变化奖励的方式,以刺激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我们的实践 在经过学习和吸收了关于合作学习的理论与经验之后,我们教研组选取了三年级和一年级的一个班作为研究合作学习中小组建设的实验班,开始积累和研究怎样加强小组建设的策略。 1、 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六班是科创特色班,科创是我们的校本课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科技活动的开展在我校具有很领先的水平,无论是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都有很深厚的积淀,具备了进入课堂进行系统教学的基础,但相对于科技兴趣班来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学生人数多,所以课堂的组织管理,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我们经过一段时间前期的训练和铺垫后,以“亲子课堂”的课例为起点,将合作学习引入课堂,希望能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出一种科创课程和科技活动互为补充的新模式,并充分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技巧,让特色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高的平台。 三年级是学习科学课程的起始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和科学实验,动手欲望强,而自控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学习之初更应该建立一种良好的课堂秩序,以及优化的学习方式。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及科学课的特点我们也在课堂学习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旨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分组的策略 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我们将学生分为四人小组,全班工13组,采用的是异质分组的方法,将男生女生混编,并参考学生动手能力的高低进行了搭配。 三年级的孩子分成六人小组,全班共8组,方便了教师的管理。同样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 3、 小组分工的策略 一年级的分工策划为:组长 小教官 噪音管理员 卫生管理员 三年级的分工为:组长 纪律监督员 器材发放员 噪音管理员 卫生监督员 实验记录员 为了强化学生的任务意识,我们为每位学生制作了相应的卡片悬挂在他们的胸前,一方面能随时提醒学生自己的职责,一方面也能方便老师对学生的管理。 4、 小组激励的策略 一年级 采用了比较生动的小飞机比高的实时评价方式,通过评比榜上小飞机上升的高度来评价和激励表现出色的小组。 三年级 采用的了积星的方式来激励各个小组之间在学习上的相互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