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学时管理平台开展校本研修工作
信息技术的发展助力学校对教师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中小学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运用将为教师专业成长建档立卡。我县就中小学如何利用学时管理平台开展校本研修工作进行了调研。 根据巴中市中小学学时管理办法2017[14]号文件精神,平昌县师训股成立了4个学时管理审核指导小组,每小组3-4人,于2018年9月25日至30日、10月8日至12日,奔赴全县86所中小学(含民办学校)进行学时登记督查。督查采用听取工作情况汇报、查阅档案、抽签形式进行。每所学校以教师总人数的10%比例抽取教师个人档案,含盖老中青教师、村小和中心校教师、一线教师和聘了职称未上课的教师。通过认真阅读各校的学时管理和校本研修的计划、制度、活动实施方案,查阅教师个人学习笔记、听课记录、教案、培训心得等的学时自我认定和学校审核认定档案,目的是理清、理顺2017年至2018年度教师的学时数,为2019年教师学时管理纳入“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做好准备、指导工作,促进中小学教师学时管理和校本研修在我县快步走上正规。 一、各校学时登记和校本研修基本情况 1.领导关注,机构健全 学校成立了学时管理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学校骨干教师为成员,下设学时管理办公室,制定学校学时管理和校本研修计划、学时登记细则,全面筹备、规划校本研修。 2.有登记、有培训、有活动 各校的学时登记工作都已启动,教师每年72学时规定数均已达到,其中远程非学历培训40学时、校本研修30学时、县教育局心理健康培训4学时,校本研修活动有计划、记录、点名册、签到表、总结等,实物档案对应相应的学时登记。 3.注重教师学时管理个人档案的建立 学校教师学时个人管理档案中有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自我认定表、学时登记卡、获奖证书、合格证书、学时证明、听课记录、学习心得、试卷分析等,学时管理个人档案健全。 二、学时登记和校本研修取得的成效 1.通过督查和指导,教师的思想有触动,观念有转变,认识有提高。对学时管理和校本研修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自己在学时登记中的角色有了明确的定位。 2.通过督查和指导,学时登记更加规范,学时登记卡和校本研修自我认定表上内容的填写真实。 3.通过督查和指导,学时登记和校本研修更讲依据、更讲规矩。教师对集中培训和校本研修的登记严格按照巴中市《中小学教师学时管理办法》和平昌县《校本研修学时管理办法》登记,有依有据,既便于操作,又便于规范,更有利于教师参与培训和教学活动的管理。 三、存在的问题 1.学校领导重视不够 部分学校领导认为学时登记随便找一个人完成就可,没有学校校本研修顶层设计,没有校本研修计划,没有活动安排,没有校本培训、校本教研、自主研修、研修成果的学时登记预设,更没有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的系列档案。 2.研究、培训一体化力度不够 部分教师自主研修中的三笔一画和研修笔记无效作业较多,以凑数凑量应付了事,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没有结合学校的实际,更没有结合教师发展需求实施系列活动,没有结合课堂教学,有活动没体验,为活动而活动,活动后无反思,活动丧失价值,教、研、训没有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对活动的参加存在着轻慢现象。 3.实施学时登记和校本研修的条件不平衡 (1)各年龄段教师对学时登记认识不同,老教师认为不登记也无妨,过几年就退休,新教师观念容易转变,并勇于实践。 (2)中学与小学学时登记和校本研修差异大。中学升学压力大,教师教学任务重,认为学时登记是学校办公室人员的事,从领导班子到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概念模糊。 (3)村小教师实行包班制,并有复式班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时间紧,参加中心校的校本研修活动时空受限。 4.学校学时登记和校本研修评审体系欠缺 教师在完成相应的规定学时数后向学校申报评审,学校应组织评审人员对校本研修学时的登记以及研修内容的真伪性进修审查,按依据及时确认。这种评审体系滞后,影响着教师学时登记和校本培训的积极性。 5.档案建设存在盲目性 部分学校档案资料内容不充实,且较为零散,不规范。 四、今后的工作策略和方法 1.县学时办要加强对各学校校本研修实施方案或计划的立项审查 县学时办年度初要求各校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传学校校本研修方案或计划,对各项研修内容进行立项审查,强调本校经验的构建,如学校创立的各种有利教师成长的有效制度(领导小组的例会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理论学习制度、开放型的教研组研修制度、研修成果汇编制度、校级互动制度等)、涌现出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知名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等,学时登录的信息务必与学时审核、校本研修方案或计划中的内容一致,方可确认通过。 2.各校要高度重视校本研修的总体设计,学时预设与研修内容高度统一 各校在制定校本研修方案时,要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教科体局各处室的目标任务,平衡教师工作量,瞄准核心素养目标这个突破口,反思学校办学理念,反思教师教学实践,反思学校办学效果,自主研修基于教师“自己研究,研究自己”的原则,让每位教师自己确定研修主题,每一学期研究的主题随着学生和学科教学的情况变换,也可继续研修原来的主题;校本教研可结合县教研室开展的赛课活动积极开展五课活动,即:年轻教师上合格课,外出教师回校上汇报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薄弱学校上研究课,人人上一堂挂牌课,“上、说、听、评”一条龙开展;校本培训可与开放型的教研组研修结合起来,不同学科的教师对共同感兴趣的研修主题开展培训活动,学校要求每个教研组每周在公示栏公布这个星期研修的主题、时间、地点,邀请其他学科参与;学期结束后,教师要将学期获得的研究报告或论文或案例或教案或随笔 或读书心得汇总到教研处,然后由学校汇编成册存档。校本研修四大内容活动的开展必须预设学时数,方便学校考核认定。 3.建立梯级学时登记和研修组织网络 教师是校本研修的主体,也是学时登记的责任人,活动的开展参与和材料的真实性由教师自己负责。教师在学满规定学时数后向学校学时管理员申报确认,学时管理员根据教研组、教科室、教务处具体实施的各项活动和培训确认教师的学时数,无误后上报学校领导小组审核并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县学时办。 学时登记组织网络:教师----学时管理员----学校----县学时办(师训股) 校本研修组织网络:师训股(负责督查)----学校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规划、评比等)-----工作小组(校教科室、教务处、教研组同志具体负责,每个人都有具体负责的内容和牵头项目,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校本研修小组(由学科教研组长担任,学科教师为成员,定时、定点、定人开展研修活动) 4.创新研修平台 学校要根据校情创造性的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比如:教师资源匮乏的学校,强调常规性的研修和登记。教师资源丰富的学校则侧重从文化角度、发展创新的角度进行研修和登记,以课题带动研讨,以培训解决问题,建立多元化的、开放性的、互动性的创新研修平台。 5.拓展研修空间 校本课程开发是拓展研修空间很好的路径。(1)开发人文课程资源,比如“乡情”教材,以“乡情”引导学生认识家乡、发现家乡、亲近家乡、热爱家乡等.(2)开发自然课程资源,走进博物。只要有心,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研究开发资源。(3)开发教材课程资源。如对教材进行再处理是一种开发,对教材进行拓展延伸也是一种开发。(4)开发师生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教师的个性风采、人格魅力、学生水平、经验感悟等,学生的成长足迹、心灵体验等都是栩栩如生的课程资源。 6.学时管理和校本研修档案合二为一 档案建设可设学校卷和教师个人卷。 学校卷:包括教师学时登记总表、校本研修学时审核总表、学时佐证资料——校本研修方案或计划、各种有利教师成长的有效制度、活动记录、总结、研修成果汇编等。 教师个人卷:包括教师学时登记卡、教师校本研修自我认定表、学时佐证资料——获奖证书、合格证书、学时证明、听课记录、学习笔记、心得体会、总结、交流材料、论文、著作、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的反思、课题研究、试卷分析等。 学时管理平台记录教师专业成长的点滴,是教师成长的助手,学校管理的帮手。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和明天,学校管理者运用信息管理平台开展校本研修工作,提升学校管理效益已提上日程! 四川省平昌县教师进修学校 张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