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应玩转“鱼”“渔”“欲”
小学教育应玩转“鱼”“渔”“欲” 四川省南江县红四乡小学 梁国新 现今的小学教育,教师们受“功利性目标”和学生家长“唯分数论”思潮的制约,身不由己地在核心素养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边沿徘徊、迂回,很多时候都是在应试教育的“腐桥”上“拼杀”。教育悲剧无奈地重演着:“高分低能”现象比比皆是,“感恩情怀”虚无缥缈,“可持续发展”成为纸上谈兵。 而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基础,理应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学习方法,孕育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积淀主观能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时代大教育观也反复强调,教育就是借助“教”的平台完成“育”的任务。教育界的知名人士也一再主张,兴趣是最好的发展内动力,好习惯铸就好人生。新课改也在极力呼唤,回归课堂本真,把课堂的话语权、知识的获取权、素养的积淀权等归还给学生,让知识、技能和情感在动态中自然生成,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智慧大师”! 古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和“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告诫我们:一个人拥有适合自身发展的技能远比拥有一时之食好得多!一个人拥有强烈的进取欲望又远比光拥有适合自身发展技能更好!同时,这两句古训也激起了笔者的思絮:小学教育应该在“鱼”、“渔”、“欲”上做深层思考和践行,把它们三者玩转起来,为核心素养教育助力。 刷新观念,弄清“鱼”“ 渔”“ 欲”的内涵及其联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和“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中的“鱼”的本意是食物,在教育层面指的是必备的基础知识;“渔”的本意是捕鱼的方法,在教育层面指的是获取知识、练就本领的方法和技巧;“欲”的本意是欲望,在教育层面指的是探究新知、学习本领的兴趣和爱好。“鱼”、“渔”、“欲”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割裂开来理解。这样想,小学生没有必备的基础知识,就不可能有探索新知方法的基石,更谈不上摸索或拥有探索新知的方法和技巧,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一定的探索兴趣,那也是一时冲动。假如没有探索新知的方法或技巧,往往都是被动地接受新知,只会渐渐地厌倦学习,何谈更上一层楼的激情?知识的积淀又从何而来?以此就不难明白:小学生只有站在必备基础知识的基石之上,才有摸索、总结探求新知的方法和技巧的“食粮”,以免出现纸上谈兵的窘况;小学生一旦拥有了知识、技能的储备,才能感受到学习、探索的乐趣,才会激发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兴趣,才能激活其内在的潜能和“迸发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成为现实。 赠之以暂时充饥之“鱼”。 小学生,尤其是低段的小学生,毕竟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储备还很少,有些知识点在他们的眼里简直是全新的,甚至是陌生的。他们在不知道是什么的时候,他们怎么可能去自学自悟呢?这种时候,教师必须先要给学生“供给”必备的基础知识,否则,学生将会在懵懂中继续懵懂——雾里看花,水中捞月!譬如,学习垂钓技术的人,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能有体力和精力学习垂钓技术吗?当学生刚接触汉语拼音字母时,老师不教行吗?当学生刚接触英语单词时,老师不教行吗?只有当学生学会了认读汉语拼音字母、音节和音标时,才可能去自主学习带音节的绘本和新的英语单词。还有,学生上课的坐姿、写字“三个一”、相关的交通规则、相关的礼仪等,老师不直接教给他们,他们能自学自悟到吗?像小学的有些科学实验,老师不给学生讲解清楚,敢让学生去自学自悟吗?如此可见,小学教育虽然不主张直接给学生“送鱼”,但有时又不得不给学生“送鱼”,这就全靠教师把握好“送”和“不送”的时机和“送多少”的尺度。 授之以终生受益之“渔”。 教育的永恒追求不外乎就是在教师“教”的引领下,培育出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生。也就是学校的“教”是一种帮扶手段,是一种育人措施,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导航”,她的目标是“育”,矫正学生成长旅程中的不良倾向,让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就明确地告诉大家:不应再“死守”这句话了——“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储备一桶水。”而应革新一个“教”的观念,即要带领学生找水源,协助学生掘井取水,让学生在“寻水、取水”的体验过程中学会安全而有效的方法,让他们能独立地继续寻找“源源不断的活水”,确保学生终生“不缺甘泉”。这就是给学生授之以终生受益之“渔”!例如,指导学生如何辨析形近字?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积累佳词妙句,总结阅读方法和技巧,感悟作者的写作技巧,体会文本的情感……数学学科中,提示学生养成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引领学生积淀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开拓性地解决问题(善用简便算法),能多角度地解决问题(一题多解),让学生逐步拥有越来越丰富的解题经验。 孕之以主观能动之“欲”。 当一个学生既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又积淀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而不喜欢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就好比一个人既无温饱之忧,又掌握了垂钓的技术,而沉迷于懒惰一样,绝不可能收获更多、更鲜的鱼儿。这足以证实: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仅仅靠知识储备和方法与技巧的积淀是还不够的,还需要一定的发展内动力,这个发展内动力最好不过就是自己的探求欲望。欲望的核心是什么?就是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这也足以说明兴趣的重要性。健康、积极的兴趣,既是一个人主观能动发展的内动力,也是一个人主观能动发展的控制力。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学习兴趣源于对学习的热爱,而不是厌倦。要想他们热爱学习,就需要教师营造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领学生在生活中捕捉知识的原型,搭建运用知识和展示才华的平台,积极推介学生的知识成果等,让学生既感受到趣学乐学又能体验到成果被分享的舒心。这样一来,学生才会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才会由“学习的机器”转变为“智慧的大师”。自然而然地,学生的学习枯燥感和乏味感就没有生根的机会,主观能动的探求欲就会越来越强烈,何愁学生还厌学?何愁学生还缺乏发展的内动力?数学教学一定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要只顾埋头“教教材”,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语文学科的教师不妨多举办一点班级故事会,尽可能地把学生的美文推荐到相关的媒介,开设手抄报展示墙(或橱窗)等。学校也应多开展适宜的育人活动,如开辟小小种植园,让学生参与种植、管护和收获;开展野外拉练活动和举办校园狂欢美食节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知识,切磋技艺,共享成果,孕育公德意识和感恩意识等,做到寓教于乐和寓教于活动,从而孕育学生的主观能动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进取之欲。 诚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并不反对“授之以鱼”,“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只是强调“欲”的重要性,“鱼”、“渔”“欲”三者貌似存在递进关系,但是三者相辅相成,在相互渗透中相互融合,在不断融合中丰实一个人的核心素养。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就要潜心领悟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实际和内容实际,把握好这三者的“融入尺度”,教育质量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