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春天》的教学反思
《触摸春天》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以生命为主题的一篇课文,文章短小精悍,诗意唯美,又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这样的文章对我自己也是一种心灵的触动,一种生活的启迪。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春天的早晨,八岁的盲童安静奇迹般地捉住了一只蝴蝶,并且在细细地感受到春光后,安静又把这只蝴蝶给放飞了。这给故事所给予孩子们的真切的感受是:盲童对生命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从而懂得珍惜生命和热爱生活。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去触摸盲童安静的内心世界,走进去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从而懂得去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整堂课分三个板块,一是创设情境,质疑“触摸春天”;二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与安静进行心灵的对话。三是升华情感,获得生活的启迪。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着力点放在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用心去读书、用情去体验,让学生真正读进课文里去,把课文读进自己的心里去,读出韵味,读出思考,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谈话围绕“哪些词句拨动了你心弦,触动了你的心,打动了你的情。你能不能透过这些词句,与安静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展开,通过引导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吟咏,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人文意蕴,使学生体会生命的美好,对课题“触摸春天”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丰富。从而思考如何对待生命,热爱生命。 本堂课力求体现以下几个理念: 一是努力贯彻以生为本,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备课、上课过程我都较为关注学生自主读书。老师只是给他们指明了方向,并进行适当的指导引领。学生的读书则贯穿了他们学习的始终。大声读,默读写批注,个别读,集体读,配乐读,以读促讲,以讲促读。在教学中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课前欣赏图片,表演“穿梭”“拢住”,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安静,你拢住了蝴蝶,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样,有什么感受?”都是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情境。 文贵自得。叶圣 二是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努力做对话中的首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篇课文语言隽永,富有诗意,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甚至有些抽象。有这样三个句子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我没有过于为难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有所收获,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体现“教师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的地位,努力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1、“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就是安静,请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描述放飞我们的想象。你可以边想象边做动作。 师朗读课文。 师:安静,你是怎么抓住这只蝴蝶的? 生:我是凭感觉。 师:在你想象中蝴蝶是什么样子的? 生:它有一双五彩斑斓的翅膀。 师:安静,此时蝴蝶就在你的手指间扑腾,你心情怎样?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非常激动。 生:我非常高兴。 生:我非常惊讶,蝴蝶怎么会被我抓住了呢! 师:也许这只蝴蝶呀就想成为你的好朋友,故意让你抓住呢! 师:安静拢住的仅仅是一只蝴蝶吗? 生:安静拢住的是对春天的无尽遐想。 生:她拢住的是春天的气息。 生:安静拢住的是一个春天的生命。 生:她拢住的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生:她拢住的一对春天的翅膀。 师:是啊,安静不仅仅用手,还有他灵敏的嗅觉、听觉,更有常人无法比拟的触觉和想象。春天可以让每个人感受到温暖,感到生命在颤动,包括盲人。 多么有诗意的语言,多么有创意的思维,这群孩子,你给他们点阳光,他们就还给你无尽的灿烂。他们分明是与安静对话,与春天对话,与生命在对话! 2、“此刻安静的心上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师:同学们,此时,如果你刚刚放飞了一只蝴蝶,当你仰起头张望,你能看到什么? 生:我能看到蝴蝶五光十色的翅膀。 生:我能看到蝴蝶振动着翅膀,飞向远方的太阳。 生:我能看到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师:这一切,安静也许永远也看不到了,但是她仍要张望,从这个词,你能读懂安静内心的渴望吗? 生:她也在想象着蝴蝶的美丽。 生:她渴望见到光明。 生:她多么渴望有一双像蝴蝶一样的翅膀。 生:她渴望和蝴蝶一起飞翔。 师:安静,抓住这只蝴蝶是多么不容易呀,你为什么又把它放飞呢? 生:因为它也是一个生命,它也渴望自由。 师:听出来了,你也有一颗渴望自由的心。 生:我不想一条小生命就在我的手中消失。 师:你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是如此的珍视生命。…… 在他们的体会中,往日封存的记忆被唤醒了,感觉变得丰富细腻了,语言也变得富有诗情画意了。他们也发现了安静的生活中“数以百计的有趣的东西”。而这些,都让我们聆听到了生命的翅膀飞翔的轻响。 3、“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 这是作者由眼前这动人的一幕所抒发的人生感悟,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画龙点睛之笔,在理解这句话时,学生的阅历所限,为了突破难点,我出示了几幅“种子破土”、“蜜蜂采蜜”、“无声的舞者”等生命的赞歌的画面,配上散文诗般的语言以及纯美的童声演唱,相信孩子们一定陶醉了,感染了,也受到了启迪。 上完课,也许学生对这些句子理解还是不能完整地讲出来,但是相信在他们幼小的心田一定也划出一道淡淡的痕迹。 三是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理解词语是这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流连、穿梭、流畅、悄然、竟然、奇迹、神奇的灵性、张望、飞翔、多姿多彩”这些词,我有的采用表演,有的采用联系上下文,有的结合生活的实际,有的展开想象,通过鼓励、引导,一步步达成对词语的深层含义的理解。如在理解“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对“流连”一词的理解,我不仅仅停留在字典上的解释“留恋,恋恋不舍”,我继续引导“安静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她都闻到了什么?还可能触摸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通过这样的追问,学生不光对“流连”的这个词理解更加具体形象,而且了解到安静是一个热爱春天,心思细腻的女孩。在理解“悄然”“奇迹”这两个词的时候也是与朗诵结合起来。学生体会到“悄然”就是悄无声息的,很隐秘地,指导他们在读的时候,就“重音轻读”也是一种表达感情的方法。 最后谈几点遗憾。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的理解未作深度的挖掘,有些仓促,草草收场。为了自己“赶”课,对一些朗诵指导的细节没有处理。课前预设在最后让学生仿照最后一节写一段话,“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写“的训练,又可以见仁见智的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悟。可惜因为时间的关系,没能实施,有点遗憾。 ( 作者:四川省南江县沙河小学 苟 玲) |
- 上一篇:自制教具探究类比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 下一篇:浅谈语文教学有效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