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两次教学实践对比与反思
作者:市教科所 发布时间:2010-08-08 10:54:27 点击数:
581
起因 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百分数”中未涉及个人所得税计算,在练习课上我补充了该例题。 [案例描述与对比分析] 情节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教学实践的对比分析 [第一次教学活动] 师:同学们,地方财政主要收入是什么?(鸦雀无声) 师:主要靠税收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一片茫然) 师:改革开放以来,你们家里发生了哪些变化?父母的收入有什么变化? 生1:家里换了台大电视。 生2:我们家在成都买了套新房子。 …… 师:从这些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爸爸赚了很多钱。 生2:房价在攀升,听奶奶说,房价还会涨…… 师:(打断回答)改革开放以来,国富民强。(出示例题:2008年我国公布了最新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月收入2000元以下不征收。月收入超过20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收。 序号 应纳税部分 税率 1 不超过500元的 5℅ 2 超过500元—20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2000元—5000元的部分 15℅ 4 超过5000元—20000元的部分 20℅ …… ) [反思:设计这个问题情境,初衷是让学生从身边的变化中感受到祖国的日益昌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依法纳税的法律意识。但从实践看极不理想,症结有:1、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前应安排学生进行家长个人收入变化,家庭环境变化这类实践调查活动,在调查中感受到祖国的巨大变化,从而利于思想教育;2、教师缺乏对答问进行有效的调控,学生没有理解到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意义。] [第二次教学活动] 课前学生调查家长月收入、地方财政收入来源及变化情况,并写成小纸条,课前在小组内交流。 师: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生:各种税收。 师:能举例吗? 生1: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 生2: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 生3: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 …… 师: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国防建设、九年义务教育 “两免一补”等等所需的费用都是靠税收。随着国富民强,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于1993年10月31日审议通过并公布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国务院于1994年1月28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细则》,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800元,个人月收入800元以下不征收。月收入超过8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收。 序号 应纳税务部分 税率 1 不超过500元的 5℅ 2 超过500元—20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2000元—5000元的部分 15℅ 4 超过5000元—20000元的部分 20℅ ……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5年10月27日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正式由原来的800元,提高至1600元。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自2008年3月1日起由原来的1600元,提高至2000元。(小黑板出示字体加粗部分) [反思:这次数学活动所创设的问题情境,简洁明了、指向明确,既激发了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又进行了税法知识教育,顺理成章引出课题。由此可见,恰当的数学调查活动和课堂问题情境是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基石,他能引起学生深思、探索,学生的对话、交流,生成有效的教学资源。] 情节二:“探讨计算方法”教学实践的对比分析 [第一次教学活动] 出示问题:王老师今年4月份的工资是2400元,李老师是2900元,王经理是7800元,他们这个月分别应缴多少个人所得税? 学生尝试计算后汇报。 生1:王老师:2400×5℅=120(元) 生2:王老师:(2400-2000)×5℅=20(元) 师:为什么? 生:超过2000元才征税,没超过部分不缴税。 李老师这个月应缴多少税? 生:(2900-2000)×10℅=90(元) 师:为什么呢? 生1:超过20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并且超过了500元,比起征点多了900元,所以税率是10℅。 生2:不对不对,2000元以下不征税,那2000元就应缴税,应这样算2000×5℅+900×10℅=190(元) 生3:我认为应这样算(1+500)×5℅=25.05(元) …… 师:李老师这个月工资是2900元,而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2000元,也就是当工资高于2000元时就征税,2900元比2000元多出900元,其中比起征点不超过500元的部分税率是5℅,所以这500元应纳税:(2500-2000)×5℅=25(元),而另(900-500)元是超过起征点500元—2000元的部分,税率是10℅,算式:(900-500)×10℅=40(元)所以李老师共应缴税25+40=65(元)。(学生听得似懂非懂。接着练习计算王经理这个月应纳多少税。) 这样做的特别多: 7800-2000=5800(元)500×5℅=25(元) 5800-500=5300(元)5300-2000=3300(元)2000×10℅=20(元) 3300×15℅=495(元)共应缴税:25+20+495=540(元) …… [反思:这道补充例题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学生接触少,概念生僻,老师缺乏对问题难度的充分认识并过高估计学生理解能力,教学中缺乏对学情的有效调查,教学中过于粗犷放手,让学生在似懂非懂中前行,导致在计算王经理纳税时一塌糊涂。] 第二次教学活动: 师:重读题目。(强调“起征点,应纳税部分,不超过,超过”。) 师:怎样理解这些字眼? 生:起征点,也就是超过这个标准就要纳税…… 进行充分理解后出示:李老师1995年4月份的工资是750元,2006年4月份的工资是1650元,2009年4月份的工资是2900元。他在不同年份分别应缴多少个人所得税?王经理今年4月份个人收入7800元,他这个月应缴多少个人所得税? (引导画图) 1、 2、师:按1994年的标准0—800元不缴个人所得税,
3、师:起征点是800元,不超过500元的部分税率5℅。这句怎样理解?板书:
4、请学生上台在线段上表示“超过500元——2000元”、“超过2000元——5000元”和“超过5000元——20000元”。 板书:
5、李老师1995年4月份的工资是750元,他的工资用线段表示应在哪个区域?(师画图) 如板书:
师:1994年4月份李老师应缴多少个人所得税?为什么? 生:不应缴税,收入没达到起征点。 师:李老师2006年4月份的工资是1650元,应缴多少个人所得税呢?请上台介绍并画图。 生:将图中的数据更改后如图: 板书:
生解说:超过了1600元,所以应缴税,缴税部份在税率为5℅的区域,所以税款为(1650-1600)×5℅=2.5(元) 师:2009年4月李老师应缴多少个人所得税? 全班讨论后明白了算理。画示意图并主要有以下几种列式: 图:
算式(一)应纳税部分:2900-2000=900(元) 税率为5℅部分税款:500×5℅=25(元) 税率为10℅部分税款:(900-500)×10℅=40(元) 共应纳税:25+40=65(元) (二)税率为10℅部分税款:(2900-2500)×10℅=40(元) 税率为5℅部分税款:(2500-2000)×5℅=25(元) 共应纳税:25+40=65(元) 学生兴趣高昂,比赛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王经理应纳税款。 师:通过计算李老师在不同时间里所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变化,你想到了什么? 生:李老师工资在不断提高。 生:国家越来越富裕了,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 [反思:第二次教学活动是对第一次的大力改进,主要有:一是充分运用学生易于理解的线段图,把抽象的语言用线段图直观地展示出来,并渗透集合和函数的思想,学生易理解题意。有梯度的问题诱导学生探索出较复杂的纳税计算方法,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会了分析和解决问题。二是学生在分年度纳税计算中了解到老师收入变化情况,于细微中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三是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了信息整理和分析。]
四川省南江县实验小学 黄自强
|